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阶梯教室里,悬挂着“新课程、新理念、新实践--龙小、上海课改交流活动“的横幅,听课的几百位老师小声地交谈着,期盼着教学活动拉开序幕.孩子们自由地小声交流着,从他们东张西望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这种场面略感紧张.成都市龙江路小学的程燕老师微笑着来到孩子们中间,她一边努力调整着自己的情绪,一边不时地和孩子们小声交谈着,孩子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上课铃声响了…………  相似文献   

2.
吴珺珺 《今日教育》2007,(11):28-28
下午的游戏时间教室里总是吵吵闹闹,孩子们大声地交谈着。为什么孩子们不能小声说话,安静地游戏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教室里闹哄哄的呢?  相似文献   

3.
朱小艳 《甘肃教育》2020,(2):139-139
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教育家说过:"注意力是我们唯一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须经过它才能进来。"如果学习时学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时有发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刚刚迈入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对于他们的活泼,爱讲话的习惯,老师需要耐心对待。有时上课期间,有的同学边玩文具边小声交谈,看见老师时一脸茫然,眼神游离于课堂之外,当老师点名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还会在底下窃窃私语,说些与上课无关的话。  相似文献   

4.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恒神采飞扬地手举着一只色彩鲜艳的蝴蝶风筝走进了活动室."哇噻!"孩子们立刻蜂涌过来,围着高恒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我被他们激动的情绪感染了,心血来潮地随口说了一句:"午餐后,老师带你们去放风筝."  相似文献   

5.
一根棒棒糖     
"黄老师,请多奖给我一根棒棒糖好吗?"这天下课后,我刚走出教室,班上的小谭同学就走上前拉着我的手,用恳求的眼神望着我说。我有点惊奇地问:"刚才老师不是奖给你一根棒棒糖了吗?"小谭有点不好意思地小声说:"是呀,老师您是奖给了我一根棒棒糖,我非常开心!可是我想多要一根……"此前,我和孩子们有个约定:平时上课表现好,我就奖给...  相似文献   

6.
"抽背了,抽背了!"大家都在尖叫着.唉,又是一节恐怖的英语课! 上课铃响了.窗外正下着小雨,大家越来越紧张.10秒、20秒、30秒……老师迟迟未到.大家在小声议论着——"老师哪去了呢?"有人小声说:"该不会失踪了吧?""那最好不过了……"有人斗胆这样说了.老师似乎听到我们在说她,说到就到了.她"咳"了一声,教室顿时鸦雀无声.  相似文献   

7.
下午放学后,办公室里只有我和另外一位老师在,鑫鑫慌张地闯进办公室,小声地说:"老大,谈谈!"并指了指办公室门外,示意我出来。"老大"是我带的六年级三班的孩子们对我这个班主任的爱称,在他们眼中我无所不能。看鑫鑫这样急匆匆地来找"老大",一定是有难事上门了。"老大,我今天做错了一件事。"鑫鑫站在门外,个子已经很高的他头低垂着,使劲地来回搓着双手。"怎么了?"我问道。  相似文献   

8.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恒神采飞扬地手举着一只色彩鲜艳的蝴蝶风筝走进了活动室。"哇噻!"孩子们立刻蜂涌过来,围着高恒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我被他们激动的情绪感染了,心血来潮地随口说了一句:"午餐后,老师带你们去放风筝。"  相似文献   

9.
[案例描述] 片段一 整理课伊始,按照惯例孩子们自主地拿出语文、数学、英语各学科学习用具,进入自我整理阶段.教室里静悄悄的,朱怡丹、厉人豪、陈浩博、苏温贤、唐毅来等7名学生从座位上轻轻向语文老师走来,簇拥在教室门口,大家一起交谈着今天语文学习的重点,学生提问、老师解答,学生尝试练习、老师讲解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天清晨,汤昱昕小朋友拎着两大袋东西走近我:“王老师,这是我妈妈送给您的礼物。”孩子们围上来,小声议论着:“是什么礼物呀?”“老师,汤昱昕为什么要给您送礼物呢?”“我家刚买了进口水果,明天,我也送给老师。”听着孩子们的议论,我心中不由格登一下:我得妥善处理这份礼物。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孙亚文 《家教世界》2014,(6X):52-53
<正>孩子们马上要离开幼儿园了,接连两天我都在和小朋友聊小学的话题,孩子们静静地听,偶而也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今天的谈话活动正在进行,伴随着话题的展开,我的情绪也跟着波动。"孩子们,再过几个星期,你们将离开幼儿园,想知道老师想对你们说什么吗?"简单的导入使小朋友的目光一下子聚焦过来,此时是那么安静。我深情地说:"我想对你们说,离开幼儿园,老师仍会想念你们……"孩子们被我的情绪感染,"我们也会想你的。"予瑜自言自语。"今天,我们就以‘某某,我想对你说’为内容来说一说,听听大家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12.
蔡娟 《安徽教育》2014,(4):43-43
<正>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评价的作用不可小觑,在课改已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脸上的笑容多了,对学生的表扬也多了。但我们不难发现,教师若不断地重复简单的"很好""你真棒"等语言评价,久而久之,孩子们也觉得这是一种敷衍,导致学生上课情绪依然低落。记得听过某老师的《小白船》一课,一名学生上台演唱,声音不太好,节奏也不对,演唱完毕后,老师却说了一句:"XX真勇敢,唱得真好。"其他学生的表情可就复杂起来,甚至有位学生小声说:  相似文献   

13.
李玲 《四川教育》2002,(11):28-29
还是这三尺讲台,还是这块熟悉的黑板,不一样的是这略显拥挤的教室里多了几十张陌生的面孔。“今天有人来听课,快坐好!”听着孩子们小声的相互提醒,除了欣慰而外,我也感到了孩子们些微的紧张。怎样解除孩子们的紧张情绪是我这堂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段轻松的课前谈话,引出了这节课的主人翁———小葫芦。由于我随意的拨弄,小葫芦如同一个不倒翁在讲台上左右来回晃动,引得孩子们咯咯地笑出了声。紧张的情绪得到了释放,他们一个个着急地冲我“挥舞”着小手,“嚷”着要对小葫芦说话:小葫芦,你真像一个胖娃娃,圆圆的脑袋,大大的…  相似文献   

14.
又到了语文课的时间,面对8个天真活泼的盲孩子,我认真地问:"谁能告诉我,昨天的语文课,你们记住了什么?"一片沉默。孩子们的脸上显出困惑迷茫的神情,似乎没有听懂我的话,我又认真地重复了一遍。我耐心地期待着。终于,坐在前排的小张小声说:"老师,我记得昨天我们学习了《争吵》这篇课文。"全班哄堂大笑,打破了原有的沉寂。我微笑地鼓励他:"你记得真  相似文献   

15.
正周五的故事会上,我讲了一个与原著不一样的童话故事。临时的修订,或许会让我们成人感觉突兀,但在那时那刻,却饱含了我对孩子们深深的爱。又到了周五的故事会时间,这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我像往常一样,慢慢地放下窗帘,缓缓地点燃季节桌上放置的蜡烛。台下,孩子们已经开始小声嘀咕起来:"老师又要讲故事喽~""太好啦!"  相似文献   

16.
刚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很胆小,非常内向. 上数学课了,老师点我起来回答问题,我却像个犯人一般,无语地站着.我害怕地想:这可咋办呢,要是说错了,会被全班人笑死的!老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下课后,她约我到湖边散步. 我来到湖边,风像妈妈的手一般抚摸着我.老师拉起我的手,微笑着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上的一颗星星,老师的眼睛不好,你能闪亮一下让老师看见你吗?"我似乎明白地点点头,小声地说:"能!"  相似文献   

17.
张涛 《学前教育》2004,(9):30-31
小朋友要去洗手了,闻一走到我跟前说:"老师,我跟你说句话行吗?""好啊!"我一边看着小朋友洗手,一边听着她说。可是,还没等闻一说完,陆续又来了几个小朋友,都想跟我说句话。结果,你一言,我一语,教室里的秩序一下子打乱了。看到这种情景,我马上打断他们说:"沛文可能也有话要对老师说,但是她就知道先洗手、喝水再来找我。你们能像她一样吗?"孩子们听了我的话,都悄悄地离开了。但是我从他们的表情中明显地看到了无奈,有的孩子还小声地嘟囔着:"真没意思。"  相似文献   

18.
请看我班每月一次"客座教师"活动的几个片断: ●孩子们围坐在一位身穿新疆民族服装的妈妈老师身旁,在轻柔的新疆乐曲中,一边吃着哈密瓜、葡萄,一边倾听着妈妈老师声情并茂的叙说.孩子们完全沉浸在新疆美丽的风土人情之中,仿佛自己已经坐在新疆的葡萄架下,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甜美的葡萄.  相似文献   

19.
与往常一样,小班的孩子们一个个陆续来到教室,孩子们正在有序、安静地活动着.突然,生物角那边一阵喧哗,继而又是一阵惊恐的哭声.带班老师被吓了一跳,连忙跑过去,原来是生物角中的小乌龟死了.这位老师忙叫其他孩子把死乌龟扔了,还大声地对哭的孩子说:"好啦,别哭了.看你,有什么好哭的.真傻!"说完,就走开了.这天,这个孩子的情绪一直很低落,离园时,他也一反常态,没跟老师打招呼就走了.  相似文献   

20.
打电话     
《高中生》2007,(22)
每个星期天,牧师都把孩子们叫到教堂前给他们讲一个故事。一次,为了更好地说明祈祷的意义,他拿来了一部电话。"你们在电话里与人交谈,但是看不到电话线另一端的人,时吗?"牧师开始讲道。孩子们点头称是。"那好,跟上帝交谈也就像在电话里跟人交谈一样,上帝在另一端,虽然他在听着,但是你们却看不到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