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众传播媒介一般指的是传播信息的载体和工具。就目前而言,幼儿接触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电视、电影、广播、图书、游戏机、录音带、录像带、影碟、卡拉OK等。近年来,大众传播媒介对幼儿的影响愈来愈严重,占据着幼儿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根据对全国3336名城市儿童的调查,70%左右的幼儿在两周内接触4-8种媒介,其中尤以电视为甚。据另一项全国性抽样调查表明,40%左右的4岁幼儿每天看电视时间达1小时以上,18%的4岁幼儿每天看电视超过2小时。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幼儿接触媒介的种类、时间均呈上升趋势,媒介成为了幼儿的“保姆”和“朋友”。 就大众传媒本身而言,它是一种中介物质,也是一种中性物质,无所谓好抑或坏。但大众传播的内容,幼儿接触媒介的时间长短,幼儿与媒介相互作用的方式等,均构成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其影  相似文献   

2.
谈谈婴幼儿的媒介接触卜卫特约主持人卜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1990年开始研究电视、广播、杂志、书籍、电子游戏机、计算机等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已出版专著《走进“地球村”──中国儿童和大众传播》,并发表了约500万字的论文、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媒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燕 《教育导刊》2006,(1):11-14
大众传媒(也称“大众传播媒体”或“大众媒介”)作为个体社会化的四大承担者之一,对儿童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这已成为教育社会学者的共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随着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我国儿童的生活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用和享受大众传播媒介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儿童电视频道及栏目、儿童电台及广播节目、儿童报刊杂志等获得空前发展;随着传播新技术的普及,新兴电子媒介也迅速进入了儿童生活。全国城市儿童调查表明,我国儿童接触的主要媒介有电视、报纸、广播、卡通、录音带、字书、杂志、电…  相似文献   

4.
家长朋友们:你们好饿是卜卫,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研究员,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我的主要研究项目是电视、书籍、电子游戏、计算机及互联网络等大众媒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非常高兴在《媒介与儿童》专栏里与家长一起交流。我最大的希望是:这个栏目对您有用!如果家长朋友对这个专栏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给我写信。我的通讯地址是:北京2011信箱100026。1995年,我正为某刊主持(媒介与儿童》亏栏。那年,计算机突然卖得“火”起来,于是,我接到了一些关于如何对孩子进行计算机教育的家长来信。第一封来信是一位父亲…  相似文献   

5.
试论电视在儿童社会化中的影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电视为主体的电子媒介普及的今天,电视已成为家庭环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支柱。1992年到1993年的全国城市儿童媒介接触调查研究发现,电视是儿童接触率最高的媒介,约50%的儿童一周看电视3至5次,在大城市中,看电视的次数更多一些。由此可见,看电视已成为当代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儿童可直接通过电视来了解自然环境的状况,接受某些知识,并掌握所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可以说,电视作为现代科学技术送给当代儿童的特殊礼物,已成为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新动因,它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其他大众媒介的作用,甚至可与家庭、学校等的影响相匹敌。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电视作为儿童接受社会文化的重要手段,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不仅是给儿子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长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卜卫,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研究员,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我的主要研究项目是电视、书籍、电子游戏、计算机及互联网络等大众媒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非常高兴在《媒介与儿童》专栏里与家长一起交流。我最大的希望是:这个栏目对您有用!如果家长朋友对这个专栏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给我写信。我的通讯地址是:北京2011信箱100026。1995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位母亲的强烈呼吁”,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这是一位母亲写来的信。信中说:“我是一位普通的中年妇女,原本有…  相似文献   

7.
家长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卜卫,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研究员、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我的主要研究项目是电视、书籍、电子游戏、计算机及互联网络等大众媒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非常高兴在《媒介与儿童》专栏里与家长一起交流。我最大的希望是:这个栏目对您有用! 如果家长朋友对这个专栏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给我写信、我的通讯地址是:北京2011信箱 100026。 根据一些家长的建议,我想先谈一谈广告及其广告教育。  相似文献   

8.
广告教育     
家长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卜卫,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研究员,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我的主要研究项目是电视、书籍、电子游戏、计算机及互联网络等大众媒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非常高兴在《媒介与儿童》专栏里与家长一起交流。我最大的希望是:这个栏目对您有用! 如果家长朋友对这个专栏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给我写信。我的通讯地址是:北京2011信箱 100026。 根据一些家长的建议,我想先谈一谈广告及其广告教育。  相似文献   

9.
大众媒介在给儿童带来新鲜与便利时,也制造着前所未有的麻烦和困扰,如何保障儿童在媒介社会中健康成长是我国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媒介本身出发,分析媒介的本质含义,考察儿童媒介教育的历史进程,借鉴国际媒介教育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儿童媒介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0.
优秀图画书是作者对幼儿生活的仔细观察和传神再现,表达着作者的儿童教育观。在为数不多的涉及到师幼关系的图画书中,《迟到大王》、《我的名字克里桑斯美美菊花》及《点》比较典型,分别体现了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倾听与平等、关注与爱护、期望与传承的儿童教育观。图画书中幼儿园教师的儿童教育观直接影响了幼儿的发展,这就启示我们的幼儿园教师应该遵循图画书中的儿童教育观,消除话语霸权,平等对待幼儿独特的精神世界;内化职业认同,注重教育中积极情感的投入;敬畏童年潜能,使用合理期待激发幼儿发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儿童社会化进程以新媒介为界限,出现了明显不同的状态。在计算机及互联网普及以前,电视等大众媒介对儿童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范围内还未深入到学校教育。但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应用,新媒介不再只是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产生影响,开始对传统的学校教育形成了冲击。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报刊、广播、书籍、电影、录音、录像等)为研究对象。《大众传播学》将传播过程视为一个整体,包括五个组成要素,即五个W:谁传播(Who)、传播什么内容(What)、通过什么渠道传播(in Which channel)、对谁传播(to Whom)、产生什么样的效果(with Whateffect)。它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一门新兴交叉科学,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探索揭示人类社会信息交流规律,以提高传播的效果。所以,《大众传播学》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教育紧密关联,乃至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质性研究叙事分析方法,聚焦小孩爱唱《孤勇者》这一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基于儿童教育视野展开对新闻样本和访谈的叙事分析。本研究发现,小孩爱唱《孤勇者》呈现大众媒体的跨媒介叠加现象和正向情感的建构特点,在实证访谈与个体调查中呈现现象热度分布不均、教师评价高低各异的具体叙事表现,折射出网络时代中儿童与成人之间的教育伦理问题。应客观看待不同叙事差异塑造的儿童和教师形象,并从中分析普适性与规律性的教育启示,发现成人价值伦理以及社会文化冲突中反映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4.
暗示的艺术     
陈鹤琴(1892-1982)浙江省上虞县人。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曾留学美国,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东南大学教授兼教务主任等职。毕生从事儿童心理与教育的研究,重视实验与实践,建立并完善了中国化、科学化的现代儿童教育理论体系,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主张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了解儿童,认识儿童,才能教育儿童。其著作主要有《儿童研究纲要》、《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等。  相似文献   

15.
大众媒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积极影响电视为渴望了解社会的儿童打开了窗口。一是电视开阔了儿童的视野。电视是当今儿童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之一,看电视多的儿童知识往往比较丰富,他们从电视中了解国内外大事,领略世界的变化、发展。二是电视成了儿童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一项研究发现,教育电视节目可以有效扩大儿童的词汇量和知识面。三是电视有利于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调查发现,电视节目有利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儿童通过模仿电视节目中人物的行为,可以提高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行为能力,例如利他主义、助人为乐、注意仪…  相似文献   

16.
周燕 《教育导刊》2006,(1):11-14
大众传媒(也称“大众传播媒体”或“大众媒介”)作为个体社会化的四大承担者之一,对儿童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这已成为教育社会学者的共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随着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我国儿童的生活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用和享受大众传播媒介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儿童电视频道及栏目、儿童电台及广播节目、儿童报刊杂志等获得空前发展;随着传播新技术的普及,新兴电子媒介也迅速进入了儿童生活。全国城市儿童调查表明,我国儿童接触的主要媒介有电视、报纸、广播、卡通、录音带、字书、杂志、电影、电子游戏机、录像带、计算机、网络等12种。儿童开始成为电子出版物的消费者和互联网络的用户。  相似文献   

17.
《百家讲坛》作为传统文化与电视媒介"联姻"的产物,在电视媒介传播特征和媒介市场化运作的双重作用下,传播的是发生了"变质"的传统文化。本文通过分析《百家讲坛》现象来对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播进行一定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接触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引发了社会及家长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北京市544名幼儿家长为调查对象,借助《儿童屏幕暴露量表》和《家长媒介干预策略问卷》调查幼儿的电子产品接触情况、家长媒介干预方式及二者关系。研究发现:幼儿电子产品接触情况不容乐观;家长对五种媒介干预方式加以应用,其中禁止使用的应用程度最高,建立使用规则的应用程度最低;监管、禁止使用和建立使用规则对幼儿电子产品接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但三种方式对幼儿电子产品接触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由此,提出以下建议:幼儿电子产品接触程度有待改善;借助控制类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控制幼儿的电子产品接触程度;应充分了解和发挥不同家长媒介干预方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特点当代儿童比以往任何一代儿童都更充分地享受了媒介资源 ,其成长也更多地受到了电视广播节目、报纸刊物和新兴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社会学家已将大众传媒列为除家庭、学校、同龄群体以外的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传播学研究者指出 ,在儿童可塑性最强的时期 ,大众媒介为他们提供了一幅现实世界的图景和各种人生理想的模型。因而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方面 ,大众媒介通过社会宣传有关法规政策 ,传播有益身体健康的信息 ,帮助儿童认识社会 ,帮助儿童成长。但另一方面 ,大众…  相似文献   

20.
北京东方剑桥儿童教育开发中心是一个面向社区,托幼园所,指导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服务专家系统。1995年推出:“北京95六婴成长”跟踪指导示范行动,成立了全国首家“儿童成长专家服务网”,并发行《同步成长全书》,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合办“万婴跟踪”节目,创办北京金色摇篮潜能开发婴幼园,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程跃出任园长。我中心根据北京市多所幼儿园调查了解,许多幼儿园缺乏幼儿语言训练材料,我中心开发了《幼儿识字阅读》游戏拼板,并配有教学录像带,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成长。《幼儿识字阅读》由55块图板、55块词板、22块单字板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