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广播电视研究在国内还没有成熟,但在发达国家,广播电视研究已被纳入到大众传播学研究之中。传播现象是与人类俱来的、普遍的社会现象,但是人类长期没把它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进入信息社会之后,好象一夜之间发现了传播在人类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奋起研究,传播学应运而生。大众传播学是传播学中被世人最为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它在西方已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可将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信息传播和接收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传播者,学生是信息的主要接收者。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正好对应了传播学始祖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的“五W模式”——谁(Who)、说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ich 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据此,引中出传播研究的五个参数或五个内容: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本文中,笔者将从传播的五个内容来剖析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美国政治学家和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模式: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在拉斯韦尔公式中,谁(传播主体)、说了什么(传播客体)和渠道(传播媒介)三者共同形成了新闻生产的三要素。客体之所以被主体传播,除了客  相似文献   

4.
一、多媒体教学的意义教育教学过程是传播教育信息的过程,是教师借助一定的媒体向学生传送一定的教育信息,从而引起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过程。在传播学的五个"w"的经典理论中,(谁(who传者)何时(when)何地(where)向谁(who受者)传授了什么(what))它所强调的是受者接受了什么。学生接受教育信息的  相似文献   

5.
陈力丹 《大学生》2015,(7):60-61
信息交流渗透到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之中,它是形成人类关系的材料,是流经人类全部历史的水流,不断延伸着我们的感觉,而新闻是社会信息中重要的一类。1997年,新闻传播学在中国被确定为一级学科。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知晓新闻传播学,特推荐以下书目。《非言语传播学概论》,宋昭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简介:10万年之前到人猿时代,我们的祖先如何传播?此书为传播学的非言语传播基础。推荐理由:这本书在我国开辟了一个  相似文献   

6.
任鹰 《当代电大》2003,(10):7-9
3 简答题1)人类传播活动分为哪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 )如何把握信息的概念 ?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 )传播学的三大来源是指哪三门学科 ?传播学是如何从这三门学科中汲取营养的 ?5 )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的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6 )心理学家卢因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7)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是什么 ?8)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是什么 ?9)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0 )传播学的两大学派———经验学派…  相似文献   

7.
我们生活在一个传播的世界里,一方面接受着来自各种各样渠道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一方面又以各种方式传播着各式各样的信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传播的行为是伴随着人类而诞生的,对传播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从人类传播活动的初始便从未停止过。而传播效果作为传播学极其关键的一环,对它的研究可以说与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一样长。作为表现人类精神世界美的艺术,其发展自然离不开传播,离不开专属于艺术的传播效果的研究。本文以传播效果的理论为基础,按照艺术传播活动的构成因素,从宏观上把握艺术的传播属性,着重分析研究艺术传播效果的诸理论、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影响艺术传播效果的内外在因素,以期能提高艺术的传播效果、加强艺术传播学研究和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何小红 :周老师 ,您好 !据我所知 ,您是国内较早从事传播学的系统研究和教学的学者之一 ,对推动该学科在国内的展开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您能给我们《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的读者朋友们简要介绍一下这门学科的基本情况吗 ?周晓明 :当然可以。人类交流传播的历史与人类自身历史一样长。但现代意义上的传播学 ,作为一种具有自觉意识的学科 ,作为一种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至今不过百年左右的历史。传播学 (我本人更倾向于称之为“交流传播学”) ,作为研究人类交流传播活动、交流传播现象的科学 ,其形成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19世纪末、2…  相似文献   

9.
《政治传播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是邵培仁在主编《经济传播学》之后编的又一部力作,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第一部研究政治信息传播过程及规律的专著。通读这部装精良的新著,读者不难品味出该书的三大特点: 其一,它拓展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以往的传播学研究大多局于新闻传播和个别政治传播现象,难以超越传统的理论框架和传播模式,视野狭窄,钻探不深,而《政治传播学》则把研究取向和焦点确定为政治领域内的信息传播现象,并在充分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比照古今中外的丰富资料,以政治传播的过程为经,以各种政治传播的要素为纬,立体地多层面地全景式地勾画和揭示了政治传播学的构成、历史、现状和趋势,从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生活在一个传播的世界里,一方面接受着来自各种各样渠道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一方面又可能不知不觉地以各种方式传播着各式各样的信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传播的行为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的,对传播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从人类传播活动的开展伊始便从未停止过。而传播效果作为传播学极其关键的一环,对它的研究可以说与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一样长。作为表现人类精神世界美的艺术,其发展自然离不开传播,离不开专属于艺术的传播效果的研究。本文以传播效果的理论为基础,按照艺术传播活动的构成因素,从宏观上把握艺术的传播属性,着重分析研究艺术传播效果的诸理论、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影响艺术传播效果的内外在因素,以期能提高艺术的传播效果、加强艺术传播学研究和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永州市所存石刻数量和价值,均居湖南第一,研究永州石刻在传播学方面的价值很有意义,依据美国传播学先驱拉斯维尔的理论进行分析,永州石刻的传播者主要是老百姓、地方官员、文学家、书法家、旅游者。其受传者主要有科研人员和普通大众,其所承载的主要有文学、历史、书法方面的信息,它作为传播媒介主要有五种,其传播效果主要表现为社会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美国政治学家和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模式: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在“拉斯韦尔公式”中,“谁”(传播主体)、“说了什么”(传播客体)和“渠道”(传播媒介)三者共同形成了新闻生产的三要素。客体之所以被主体传播,除了客体自身的价值因素外,传播主体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社会的急剧变革决定了其深刻变动。文章剖析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及其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带来的正负影响;进而借助大众传播学中拉斯韦尔的"5W"模式理论,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Who)、传播内容(Says What)、传播媒介(In Which Channel)、传播受众(To whom)、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s)等五个要素进行了探寻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播与科技期刊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科技期刊的传播过程、科技期刊的质量把关和科技期刊的传播效果等方面,阐述了大众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在科技期刊编辑中的应用。在科技期刊的传播过程中,通过反馈使作者、编辑、出版物、读者构成了一个传播"信息链",编辑则是这个"信息链"中最重要的一环。编辑要运用大众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研究科技期刊的传播规律,把好科技期刊的质量关,提高编辑技巧,优化传播效果,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15.
在传播学的五个"w"的经典理论中,who-when-where-who-what("谁(who传者)何时(when)何地(where)向谁(who受者)传授了什么(what))。它所强调的是受者接受了什么。大众传播如此强调受者的接受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传播学及其理论研究是对于民族群体承载并传递民族文化信息、物质的传播行为、相互交往行为活动规律的理论建构,也是创建中国特色传播学的重要基础.民族文化传播学研究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传播与文化信息交往研究;民族文化传播学与民族文化遗存形态关系研究;人作为文化的媒介,成为传播的终极介质研究.用现代传播研究方法,对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传播方式、传播初识、传播行为、传播介质的研究.同时研究这些介质本身保留的民族文化.创建民族文化传播学,同西方大众传播学的规律性研究不同,它更加关注对于民族生活化传播行为的研究,并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等视角进行传播内容的文化分析,以沟通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自1959年贝尔森(Bernard Beleson)在《民意季刊》(Public Opinion)上撰文宣称"传播学的枯萎"以来,迄今为止传播学依然无法摆脱理论建构的现实困境。由于"传播学是在具体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环境中研究人和制度的学问,也是在变化的条件下研究人和制度的学问",所以有必要回到现代性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进程中,重新思考传播、传播研究与现代性的关系。我们要做的是把现代传播研究放回到它原本属于的地方,即"一系列有关现代社会出现、发展、结构特征以及未来变迁的学科之中",重新对"什么是传播"、"传播研究的边界"做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特殊的传播活动。为此,通过运用传播学的5W模式,分析谁在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对谁传播,要取得什么效果,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传播学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基础,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双向交流过程。传播学称信息发出者为传播者,信息的接受者为受众(单个的接受者为“受传者”)。从传播者到受众之间需要一定的媒介,其中报纸、书籍、电视、电影等现代化传播媒介为大众媒介。传播组织通过大众媒介对广泛的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过程,叫大众传播。人与人直接交往传递信息称为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同属传播学研究范畴。人际传播仍要有一定的通道和人体自身的感觉器官(如眼、耳,口等)作媒介。但从参与程度、时效、反馈的多少和难易等方面来看,两者均有许多不同之处。笔者为电大面授辅导教师,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体会看,借助传播学理论方法中的某些成分来看我们电大辅导教师在广播电视教育中的位置,会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胡再 《地理教育》2011,(1):106-107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互动的教育活动,从传播学角度看,它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活动。信息传播是指人们发出和接收信息的活动,是一个信息交换、交流的过程。从信息传播角度看,教学是一个由传播者(教师)对信息(教学内容)进行编码、加工,通过一定的信息通道和媒介作用于受传者(学生),受传者(学生)再将信息反馈给传播者(教师)的完整过程,完全符合传播学原理。因此,运用传播学理论,可以指导地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