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曾对某所幼儿园全体教师作过一个这样的调查:“当幼儿园教师压力大吗?如果是,你认为你的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其中有一位教师这样写道:“幼儿园的管理模式是由园长所决定的,如果园长常常给教师一种行政管束的感觉,使幼儿  相似文献   

2.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中国幼儿园的园长参观美国的一所幼儿园,她看见一个小女孩在困难地系衣服扣子,保育员走过来一边看”边表示她相信小女孩能系好扣子的,然后就走开了。这个小女孩继续系那不听话的扣子,我国的这位园长走过去对小女孩说:“我帮你系上好吗?”小女孩摇摇头说:“我都长大了,我会系扣子。”我又曾在某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件事:日本幼儿园举行幼儿运动会,一位两岁左右的幼儿在赛跑途中摔倒了,站在终点线的保育员鼓励道:“跑啊!别泄气!”那孩子边抹眼泪边咬牙爬起来坚持跑到终点,赢得热烈的拥抱和赞扬。这两件事如果发生在中国,人们是否会这样处理呢?一定有不  相似文献   

3.
一天,一纯妈妈来找我,说一纯这几天回家后老提不起劲儿来,问她在幼儿园有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她不吱声;问她学了什么本领,只说学了一首儿歌,言语之间露出颇不耐烦的神情,跟以前判若两人。一纯妈妈百思不得其解。我猛然想起前几天一纯把脚伸到过道里绊倒了一位小朋友,我当时提醒她以后要注意。会不会是因为这件事,一纯以为老师不喜欢她了,所以不开心?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便对一纯妈妈说:“没事,让我来解决,保证还你一个快乐的女儿。”第二天晨间活动时,我对一纯说:“一纯,你有一样东西弄丢了,被我捡到了。”“什么呀?”“你的笑容呀,怪不得这…  相似文献   

4.
我的梦“(口当)(口当)……”座钟敲响了十二下,已经是夜里12点了,可我的作业还没写完。我困极了,真不想写了,可又怕挨罚,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写下去。眼皮开始打架了,头也晕乎了。忽然,一个小男孩从我的作业本上跳了下来,一下子跟我一样高了。我惊奇地问:“你……你是谁?”“我就是你作业本封面上的小孩呀,我叫方方。”“你来这干什么?”我问。方方说:“我要带你去一个国家旅游,你闭上眼睛。”我顺从地闭上了眼睛,只听耳边风声呼呼作响。“好啦!睁开眼吧。”我睁眼一看,面前一个很大的城门,上写着“无家庭作业国度”。我和方方进去,只见街上的孩子都愉快地玩着。我很奇怪,就找了一个小朋友问:“你们怎么不在家里写作业?”小朋友说:“作业在学校都写完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过:“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教师如何把“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呢?在长期的习作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这样的经验一得心应手写出来,推敲琢磨改精彩。就是先让学生尽快地把习作的草稿写出来,然后细细推敲,反复琢磨,把习作改精彩。  相似文献   

6.
在女儿上学的幼儿园,听园长说过这样一件事,让在场的每一个人为之感动:“如果你是一个当妈的,回家以后看到自己的孩子反穿着鞋,错系着扣子,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孩子要离园了,一定要再看他一眼。”园长的话,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教育无小事,特别是在幼儿园,孩子们的衣食起居都是老师们的大事。这件小事里面包含着的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看什么?这里面大有学问,有经验的教师在孩子离园前,一是看服装。孩子穿戴整齐了没有?别让孩子在冷天冻着,在夏天晒着。把每一个幼儿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对  相似文献   

7.
<正>如果你读过很多书,依然不能更好地生活,依然无法在躁动、迷茫、无助甚至是绝望时给自己做一次简单的心理按摩,不妨试着给我们写一封信说说。我们很乐意踏遍古今中外为你找到属于你的心灵智者。秘密树洞:597516737@qq.com读者来信我家楼下开了一家理发店,店主是一个五十来岁的女人,她几乎每天都在店里忙。我猜她早上醒来,就开始给顾客洗头、剪头、烫头……直到晚上。这样的生活,真的是生活吗?应该有很多人过着这样的生活吧?他们快乐吗?这就是生活的真相吗?我不明白。  相似文献   

8.
解语 《河南教育》2005,(8):52-53
解语:我是一位中学教师,对待工作还算努力。可我并不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总想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学校,做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或者干脆改行换一个职业干干。每每有“跳槽”的举动,就会遭到同事们的非议和领导的白眼,好像你这个人有点儿不安分守己,甚至是不务正业,似乎教师“跳槽”是一件可耻的事儿。难道说干上了教师这行就不能“跳槽”了吗?虞城县晓阳晓阳老师:解语想问你一个问题:你喜欢你目前的教师职业吗?如果你还执著于教师这个职业,解语不希望你轻易改行去做别的行当。与其重新挖掘一口新井,不如把你当下的这孔井挖得更深一些。如果真…  相似文献   

9.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材料:日本的一堂小学美术课上,老师教孩子们怎样画苹果。老师发现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苹果,于是就耐心询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学生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子上,一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下摔坏了, 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该多好啊!”老师鼓励地说:“你真会动脑筋,祝你能早日培育出方苹果。”请你结合生活的感受,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擂台题  相似文献   

10.
翟运胜 《山东教育》2004,(16):62-63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8的分合”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8个苹果,在母亲节的时候,你准备怎样分这8个苹果呢?”生1:“母亲节到了,我准备把这8个苹果,给妈妈4个,我留4个。”“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问。生1:“我4个苹果,妈妈4个,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教师未做任何评价。生2:“母亲节到了,我给妈妈5个苹果,我留3个。”“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微笑地又问。生2:“妈妈这么辛苦,在母亲节里应该多给她一些。”“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教师热情地表扬了他。其他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要把8个苹果…  相似文献   

11.
成浩 《湖南教育》2004,(22):21-22
一堂课是不是好课,不是看教师是否有精彩的表演,而是看学生是否有出色的表现。善讲,是我们很多老师共有的特点。文科爱讲,理科爱讲,中学爱讲,小学爱讲,据说有的幼儿园老师都有“讲瘾”。有一位幼儿园阿姨向一位有“厌学情绪”的三岁孩子的家长告状:你的孩子不认真听讲。很多教师离开了讲,似乎就不会上课。有一个人所共知的道理:学习能力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更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课堂教学改  相似文献   

12.
许卓娅 《山东教育》2003,(27):20-21
“空间语言”的使用,似乎是一个神秘而又陌生的话题。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幼儿园老师向我抱怨说:在指导集体活动时,我站或坐着不动,园长要批评我“不动”;我动了起来,园长又批评我“乱动”。这不是让人横也不是竖也不是吗?!我告诉她说:园长的意思没错,可能是你没有理解为什么要动和为什么不动!因为,教师的空间状态和在空间中运动的状态,其实也是一种人际交流的语言。当你想要使用语言的时候,就首先必须要弄清楚: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你对什么人说、怎样说、说什么,才能最好地达成你的目的!因此我们首先还必须弄清:什么是“空间语言”!一、什么…  相似文献   

13.
善讲,是我们很多老师共有的特点。文科爱讲,理科爱讲,中学爱讲,小学爱讲,据说有的幼儿园老师都有讲瘾。有一位幼儿园阿姨向一位“有厌学情绪”的孩子家长告状:你的孩子不认真听讲。这个孩子只有三岁。很多教师离开了讲,似乎就不是上课,就不会上课。 课堂本应是学生的学堂,为什么教师总要主讲甚至独讲?有一个人所共知的道理:学习能力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更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课堂教学改来改去,教师主讲课堂的局面总没有多大改变,这是为什么?在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次偶然的听课,让我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节初中语文听说训练课。在我听课的同时,正好学校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他们用了一种新方式:将教师的课堂教学全程录像,而后看录像评课。课堂上教师提出要求后,学生就开始了大量的听说活动,课的效果不错。让我疑惑不解的是,摄像机的镜头总是对着教师,而不管教师讲课还是不讲。尽管学生有那么多的学习活动,还  相似文献   

14.
把真正的大自然还给孩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芬 《早期教育》2003,(10):7-7
某幼儿园围墙边有一个角落,那里凹凸不平,长着一些树和花草。每次上级来人或卫生检查,都说这儿是卫生死角,要求把它平整掉。可年轻的园长坚持说:“我们幼儿园到处是水泥地、花坛,我就是要给孩子们留一块属  相似文献   

15.
“文本”教学中的两个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开始日益强调“文本”或“文本思想”,但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在“落实”上还存在问题。笔者此举二例,谈谈粗浅的认识。一、“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笔者读中学的时候,一位语文老师就曾经谆谆告诫我们:学习一篇文章要解决三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时间已过去20年,自己从事了教学管理工作,这样的“教诲”,在语文课上仍然能够听到,没有先前那样“权威”,只是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时候,偶有发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看来,“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教师的“文本”教学中是一个要解…  相似文献   

16.
在一所幼儿园里,园长陪着一位外籍专家参观班级。这位外籍专家看到正在绘画的孩子们,非常高兴。园长对一名幼儿说:“把你的画送给这位老师好吗?”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玩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玩具具体、形象的特点恰好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同时,在玩玩具中,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然而,我们发现在有的幼儿园里,玩具不是被教师牢牢地锁在玩具柜里,就是高高地放在教师规定的“禁区”里,成了幼儿只能看不能动的装饰品了。教师之所以这样做,我想不外乎这么几个原因:教师怕分发玩具麻烦;怕玩具损坏、丢失;怕幼儿争夺玩具。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是这样做的: 一、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培养幼儿独立收发玩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今天是家长开放日,整个幼儿园热闹非凡。游戏时间到了,幼儿在各个区域自由活动,家长们伴随在孩子左右,整个环境有些闹哄哄。接近中午时间,有一位家长走进了园长室。家长:园长,我儿子这个班的孩子太多了,其他班也是这样。园长:对,这是个现实问题。家长:你们为什么不少收些幼儿?园长:我们每次都严格地按照省示范园规定班额招生,可是那么多的家长一定要将孩子送来,我们也不忍心不让他们的孩子上幼儿园。家长:但是孩子们太闹了。园长:今天是家长开放日,孩子们的表现欲特别强,而老师们又特别随和,他们就更加感觉不同了。家长:我认为教师平时怎么…  相似文献   

19.
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8的分合”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8个苹果,在母亲节的时候,你准备怎样分这8个苹果呢?”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涿州市第二幼儿园园长史秀萍获得过许多荣誉:河北省优秀园丁、三八红旗手、优秀保教工作者、十佳园长、省优秀园长。她还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市巾帼明星、模范教师。一、争当行家里手1984年,涿州市组建涿州镇幼儿园,上级任命时任小学教师的史秀萍为园长。为了使自己更快适应工作,成为行家里手,史秀萍抛下年仅6岁的儿子到石家庄参加“河北省幼儿园园长培训班”培训。回来后,她立即组织全体教师培训。因为是新建园,教师都是从中小学抽调来的,别说教法,许多教师就连琴都不会弹。史秀萍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所有的老师。一个多月下来, 史秀萍的嗓子哑了,后来根本就发不出音。怎么办?为了克服小学化教学倾向,培训自然不能中断,于是,史秀萍先备好课,再由另一位教师代讲。培训终于结束了,可史秀萍园长的声带也坏了。值得欣慰的是,这所幼儿园越办越好,生源不断增加。1987年,该园正式改为涿州市第二幼儿园,家长们都愿意把孩子送到二幼。每到报名时间,家长几乎要挤破园长办公室。有一年招生,一位家长来到园长办公室恳求说:“今天园长要不收下我的孩子,我就不走了!”史秀萍园长为难了:不是我们为难家长呀,实在是活动室少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