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学知识具有工具性及基础性特质,在现代科学发展中数学知识起到推动性作用.物理知识与数学知识存在关联性,合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是有效解决物理习题的必要前提.鉴于此,本文立足于物理教学实际,重点分析数学知识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课本是高考试题的“策源地”,也是高考试题的基本来源和主要依据,大多数试题的产生都是在课本题的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发展的结果.课本是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生长地”,学生的数学学习,始于数学课本,数学课本是数学知识的载体,高考复习要立足于课本,回归课本.如何回归课本呢?  相似文献   

3.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是高考命题的永恒主题,无论选择题还是计算题都会涉及用数学知识求解物理问题,以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学生要在高考的物理考试中取胜,就要熟练掌握高中物理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通过多年高三的物理教学积累,发现最常用的数学知识主要有以下几方...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引出在初中物理课本及参考书中常见到这类题目:1、沿着长5米,高1米的斜面,把重10~4牛顿的物体匀速拉到车上去,如果所用的拉力是2500牛顿,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用辘轳从井里提起重为200牛顿的水桶,辘轳的轴的直径是20厘米,摇臂的长是50厘米,如果加在摇臂末端的力是50牛顿,求整土辘轳的机械效率。[以上两题选自初二物理课本第187页的(1)、(3)两题]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是应用数学知识最多,也是应用数学知识最成功的学科之一.在中学学习物理的基础知识时,也处处离不开数学.本文介绍一些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小建议     
1.高级中学课本《物理》上册,在p.279“气体的体积”这段中说:“在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有米~3、分米~3、厘米~3等”。这种说法欠妥。建议将课本中的叙述改为:“在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是米~3,国际符号是m~3,常用的单位还有分米~3、厘米~3等”。 2.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上册学生实验十二“验证玻意耳—马略特定律”中有这样一段叙述:“称出活塞和框架的质量,算出它们受的重力”,大家知道,在实验中,欲称出活塞和框架的质量,应该用天平,这样一来,不但增加了该实验所用的器材,而且还增添了运算的过程。因此,我建议将这段叙  相似文献   

7.
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利用手边的学具做一些小实验,既可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又可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活跃课党气氛,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手边的学具有书本、纸张、笔、刻度尺、圆规、橡皮等.只要认真进行一番研究,学生就可以利用它们做不少的课堂小实验.下面介绍几个实例. 1.在讲“摩擦”的时候,让学生从练习本上裁下一张宽约2厘米的纸条,问谁能用这张纸条把物理课本提起来.学生经过一番试验,终于把纸条夹紧在靠近书脊处,将课本提了起来.如图1所示.这时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时,有时会发现自己教授学生数学知识时,学生貌似已经全部都理解了,可是让学生结合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却拿不出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使得有些数学教师开始感叹:数学教学没有效率啊!那么什么是有效率的教学呢?要怎样教学才有效率呢?本人认为数学教学有它独到的特点,只有从它的特点着手引导学生学习,才能使数学教学变得有效率.一、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数学知识有高度抽象性的特点,这种抽象性体现在高中数学课本的所有数学知识领域中.比如高中数学课本中  相似文献   

9.
物理的学习一定需要数学的帮助,数学知识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很多时候都是物理思想与数学方法的有效结合.在物理学习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教学大纲的明确要求,也是高考重点考察内容.一、物理学科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指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求解.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与物理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很多人都说:物理学得好需要数学的辅助.由此可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物理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几个题目谈谈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要求考生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指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递推法"就是一种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而在此方法中常常会讨论n的取值问题.下面举例说明,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物理研究和学习都离不开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在物理教学中发挥非凡作用,若选择正确的数学方法、思路和解题技巧,可以解决一些常规物理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1.根的判别式法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本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又是教学的依据.部分高考试题就是以课本例习题为素材,通过一定的变形、延伸与拓展而命制的.历年的高考试题特别注重发挥教材功能,所以我们应回归课本,重视教材,以课本为标准,将课本中的题目加以延伸、拓宽、变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便切实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是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教授课本知识,而且应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再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内容融入高中的物理解题之中,可以快速有效的对题目进行解答.函数、方程、极值法、几何等都是数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现在被大量应用于高中物理中的数学知识.高中物理中随处可见方程、函数、图像法、几何法等的相关理论,例如规律的描述、物理概念、公式的推导等.物理具体实际问题,更是与数学知识中的思想成为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没有数学知识,高中物理很多问题都要束手无策.可见数学知识在物理解题中的重要性.二、函数的应用有时候方程求解会特别复杂,如果适当的换元,就可以由难变易.但是换元法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应对不同的情况,采  相似文献   

16.
物理与数学密切相关,数学是物理解题的工具,若恰当运用数学知识及技法,可使物理推导过程简单明了,合乎逻辑.下面举例介绍物理题中常用的数学知识及技法.一、合比、分比、等比定理合比定理:  相似文献   

17.
●调查分析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容乐观: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数学知识并会用数学知识解答课本上的问题,却往往不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受学习材料的限制。数学课本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课本学习材料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基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数学课本在编排时,已将复杂的实际问题抽象为通俗、易懂的数学问题,这是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知识。但对于实际…  相似文献   

18.
把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用于初中物理解题中,对学生更好理解题意、降低解题难度、高效快速准确解题,以及提高学生物理解题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利用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解题的意义,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适当的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合理建立物理问题与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的联系,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物理的学习离不开数学思维的应用,物理越来越趋向于"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察.笔者就针对数学知识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做出归纳,以供大家参考.1.运用数学比例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我们在解物理题目时,常常要用到比例知识来解题.尤其是在一些选择题中,或者一些求比值的计算题,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阶段的物理,数学知识的应用也是多方位的.具体到解题,有时若能有意识地应用数学知识来建立物理模型,将有效地提高我们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简化解题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