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鸦期儿童的绘画指导罗艳绘画是儿童的一种“语言”,儿童常借助于这种“语言”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表达在纸上.2—4岁的儿童还处在涂鸦期,他们从握着画笔在纸上自由自在地涂抹,过渡到利用自己所制造的独特符号来表达认为最重要的、感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此时,...  相似文献   

2.
国外教育界有句名言:“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儿童天性好动,他们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玩也就成为他们探究奥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过程。据心理学理论分析.兴趣是儿童进行活动的主要动力.而玩游戏是众多兴趣中最能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并唤起儿童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欲望的方式。在玩中.儿童会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如何带着孩子用“游戏”的方法来学习英语,这很值得我们教师探讨。笔者就自己的经验谈谈在教学中的操作。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标明确指出: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给儿童,而是儿童本身主动发现的过程,教师不应当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力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一、巧设导入,激发参与动机认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最积极的学习动机,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而产生疑问则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动因。为此我认为知识的引入,要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进入角色,这就有如蓄势待发的感觉。教学片断一:《快…  相似文献   

4.
李乐 《学子》2014,(18)
正线描画是最古老、最原始的绘画方式,利用线条的变化来对事物及其形体结构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式,是我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儿童线描画主要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写实性和较强的装饰性,与黑白装饰画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明显区别。就造型语言来说,儿童线描画以线为主,点、面为辅,而黑白装饰画是点、线、面的综合应用。低年级学生通过线描绘画可以把自己用眼睛观察到的事物生动地表现出来,并能将自己的感受、理解融合进创作对象之中,再现物体的美感。  相似文献   

5.
一、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中学生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相似文献   

6.
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营造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一、能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如今的学生,他们的定向能力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层次仍然不高,尤其是中学生,他们的注意状态更容易因新异的刺激活动而兴奋起来。针对这些情况,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绘画对开发儿童智力有良好的作用,它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一点已引起不少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师,我经常遇到一些家长向自己提出如何培养儿童绘画能力这个问题.根据自己在担任儿童美术辅导工作和美术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儿童时期,因年龄不同,对绘画的兴趣以及兴趣的浓厚程度也不同.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讲,绘画可以说是他们的一种特殊而有趣的游戏.幼儿不懂得绘画的基本要素(明暗、构图、色彩、空间关系及透视等等),他们不会模仿自然,完全凭着记忆中保持的形象去作画,画出来的东西在大人眼中往往是“不象”,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由于具体形象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把直观性看作是年龄较小的学生的脑力劳动的一条普遍性原则,他认为直观的形象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力量,能给认识带来一种情绪色彩,通过视觉表象可以“如见其人”,通过听觉表象可以“如闻其声”。低年级儿童好奇心强,对一些事物比较敏感,特别是具体的事物或形式新颖、色彩鲜明的对象,最能引起他们的随意注意和兴趣。由于视觉、听觉与思维同步,学生在对情境的反映和评价中,  相似文献   

9.
吹泡泡绘画     
小朋友都喜爱用肥皂水吹泡泡。将吹泡泡游戏运用于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则更有情趣,能取得好的效果。美国心理学罗艾斯指出:儿童对圆存有偏爱并且喜欢用圆来表现事物,这是由于儿童独特的心理特征所诱使决定的。幼儿时期,手腕肌肉还不能很好地协调活动,绘画时常常因不能得心应手而引不起兴趣,甚至产生心理压力。根据以上特点,我试图用一种最简单的视觉形象“圆”来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于是试行了吹泡泡绘画教学。  相似文献   

10.
陈小冬 《成才之路》2010,(35):13-14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最能激发学生探索事物奥秘的愿望,与学生智能的发展紧密关联。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过程是理解和记忆,而记忆的前提是对记忆的事物首先引起注意,没有注意就没有记忆。乌申斯基十分形象地把注意力比作一把钢刀。它愈是锐利,留下的痕迹就愈深刻,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兴趣则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后,他就不再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而把它当作一件快事。许多科学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途径来引起他们对自然界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奇中激趣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都有一颗好奇心,教师…  相似文献   

12.
儿童感知事物有整体性的要求。心理学的格式塔派强调经验的整体性,指出学生“不是对学习情境的特殊的、孤立的刺激方面作出反应,而是把它作为整体来感知并把它作为有重要意义的因素加以应答。”学生所感知的东西对他来说是一种“完形”。儿童感知这一特点,在艾伟、蔡乐生两位的识字心理实验中  相似文献   

13.
儿童绘画一般是指12岁以前小孩的绘画,而4~6岁学龄前儿童的绘画思维又最为活跃。儿童的思维方式幼稚、单纯,他们画画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的限制,更没有“对、错”可言。由此形成了儿童绘画所特有的稚拙、梦幻及荒诞的特点,这是儿童天性的自然流露。儿童把画画当作游戏,是因为觉得好玩。说是玩,实际是学习,因为画什么、怎样画是必须要儿童自己去思考和动手实践的。如果父母能正确引导孩子,对儿童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儿童绘画主要有几种形式,如记忆画、想象画、写生等。我们可从内容和题材方面启发孩子,让他们在涂涂画…  相似文献   

14.
“类比”是一种在找出两个不同事物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点后,把一事物的有关知识推移到另一事物,从而对另一事物做出假定性说明的推理方法。在教学中,它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因能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规律和实验过程而被广大教师视为教学的一大“法宝”。在生物课堂上巧妙地运用类比化解学生学习中的疑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涂鸦时期的儿童画是幼儿的另一种童言,每个幼儿都有美丽的童话世界.而他们内心世界的情感能通过绘画释放出来。许多中外教育家历来都很重视对儿童绘画的研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绘画的价值:“可以表现儿童的美感,可以发展儿童的思想,可以增进儿童的知识,可以练习儿童的目力和手力。”所以在教幼儿画蜡笔画时,要了解幼儿的绘画特点,从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入手,开阔幼儿视野,  相似文献   

16.
一次美工课后,我举着乐乐小朋友画的画对全班幼儿说:“这花画得很不错,就是太大了,怎么比树、房子还高呢?你们见过比树、房子还高的花吗?”孩子们顿时哄堂大笑,乐乐很难为情地低下了头。事隔多日后,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篇文章,题目恰恰是“孩子为什么把花画得比树、房子还大?”我一口气将文章读完,文中写道:幼儿不同于成人,他们心中有一个儿童的世界,他们认为特别重要或最感兴趣的那些事物应该画得大一些。大人不必追求规范的画法,而加以纠正,那样反倒扫了幼儿的兴趣而失去了绘画的勇气。我这才恍然大悟,并为因自己“无知…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获取科学知识,必须指导学生做到三个独立。 一、独立观察 当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们提供了观察的材料之后,首先不要指定他们观察材料的哪些特征,提出这样、那样的观察问题,限制儿童的自由观察活动和观察方法,而是尽量地鼓励他们主动、独立地、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以各种方式观察提供的材料。儿童对不了解的事物,本身就有一种好奇心和神秘感,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观察活动、观察方式去发现秘密,获取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如果教师在他们观察之前就把观察事物的属性或有关问题提出来,那就破坏了儿童对事物的神秘感,减弱了儿童的观察兴趣,不利于他们独立观察活动的展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可塑性强,对知识充满好奇,对很多事物都极易产生兴趣,但这种兴趣却很短暂。教师就应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一鲜明特点,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手段,将这种短时的兴趣转化成长久的爱好。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种“愉快教学”模式,始终以导情、激情、表情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愉快地获得知识。一、创造动感课堂,愉快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  相似文献   

19.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儿童美术创作最能发挥创造力,开发人的潜能,因此,辅导儿童画画应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放在首位。我是尝试从这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一、情境教学,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运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做头饰》一课中,我找几名同学戴着动画片中的人物头饰出场,并邀请别的同学参加游戏活动,学生在这种游戏活动中展开了生动的想像,仿佛已经置身于充满笑声的游乐之中,所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绘画效果很好。二、组织观察,激发创造思维儿童作不好画的主要原因是对平常的事物观察不细,在头脑中没有形成深刻的印象,教师就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绘画日记是培养小学生记忆力,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好办法,也是解决难点的好办法。对于不会画的事物,引导他们多观察、多体验,如我们校美术特色班的同学,我要求他们一个星期交两次绘画日记,比谁观察得细、谁画得生动。另外启发孩子从身边最熟悉、...  相似文献   

20.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儿童美术创作最能发挥创造力,开发人的潜能,因此,辅导儿童画画应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放在首位。我是尝试从这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一、情境教学,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运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做头饰》一课中,我找几名同学戴着动画片中的人物头饰出场,并邀请别的同学参加游戏活动,学生在这种游戏活动中展开了生动的想像,仿佛已经置身于充满笑声的游乐之中,所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绘画效果很好。二、组织观察,激发创造思维儿童作不好画的主要原因是对平常的事物观察不细,在头脑中没有形成深刻的印象,教师就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绘画日记是培养小学生记忆力,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好办法,也是解决难点的好办法。对于不会画的事物,引导他们多观察、多体验,如我们校美术特色班的同学,我要求他们一个星期交两次绘画日记,比谁观察得细、谁画得生动。另外启发孩子从身边最熟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