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航 《科教文汇》2014,(23):145-146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钢琴在教学水平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我国开创了钢琴教学的新局面。本文主要介绍了钢琴在中小学教学课堂上的创新思维,但结合钢琴教学新的发展趋势和实际教学的要求,引发了对我国中小学钢琴教学课程新的思考。用于节奏律动训练以及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对自然界声音的模仿,发挥着多媒体设备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中小学在钢琴教学中要转变钢琴教学的观念,对钢琴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踏板的发明不仅是钢琴制造业的一大革新,而且对丰富钢琴的音色、钢琴音乐的创作及演奏技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确的运用踏板将会使乐曲演奏的更完美。而在钢琴的踏板中,右踏板(又被称为延音踏板)是被最广泛使用的,它可以延续声音、丰富音色、增强音量,就延音踏板的分类和运用延音踏板的依据进行了介绍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钢琴教学中不同类型范奏的艺术特点,及范奏在钢琴教学中的组织与运用.  相似文献   

4.
蒋丹平 《科教文汇》2011,(1):139-140
微格教学法是通过细化教学过程,设置可控制缩小的教学环境,训练师范生个体掌握的一种特定教学技能方法。钢琴即兴伴奏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在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中运用微格教学法具有良好的客观条件和现实意义。本文将运用微格教学法的相关理论探讨高师钢琴即兴伴奏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如何细化教学环节、提高上课效率,更好地提高学生弹奏技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乐器音色特征的频谱分析基本上体现在三个大的方面:(1)声音的频域特征分析;(2)声音的时域特征分析;(3)声音的倒频域特征分析。国内研究者采用频域辨识方法仅针对钢琴音质、音色的研究为数不多,多集中在单一领域(如谐波对钢琴音质的影响等),在实验中且存在人为因素影响(演奏者每次触键力度、深度、速度的微差)。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拾音技术对钢琴单音进行录音,并对信号进行分析,再分别从时域、频域两方面找出影响钢琴音色的主要客观参数,对钢琴声音信号的频谱分析进行全方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6.
粟童 《知识窗》2022,(10):102-104
在中等职业学校音乐表演专业钢琴课程中,钢琴即兴伴奏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学生步入职场或继续深造后,能否较好地开展音乐表演或教学活动,能否为适应音乐学习和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文章从中职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钢琴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这的确是一架钢琴。但是,这种钢琴是你以前所闻所未闻的。 首先,这种琴看上去就与一般的钢琴不一样。钢琴的每根钢弦都与一个可滑动的白把手相连。敲一下钢琴键就滑动相应的琴弦上的把手,这样就会出现所需的声音。这就像一个吉他手用手指在弦上滑弦时的声音,并可以按准确的方式进行音调变化。  相似文献   

8.
于勒 《科教文汇》2008,(16):133-133
数码钢琴集体课就是指通过运用现代电子技术,将数码钢琴运用于钢琴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它利用先进的电子监控系统,形成由一架主琴带动数十架副琴进行集体授课的方式,同时还可以利用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摄影仪器和先进的监视监听系统等现代化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20世纪90年代后,数码钢琴进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集体课教学中,数码钢琴教学系统的自弹自听,节省师资和教学空间,扩大高校生源,以及低成本的诸多优势,已成为高校艺术教师的共识。在音乐学院和非音乐专业的学前教育等专业建立数码钢琴室,学生的专业兴趣在短期内得到了激发,有力地帮助了教师钢琴技能知识的传授。本文就高校数码钢琴的利弊,及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试图能够给钢琴教育领域以推动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邓川 《内江科技》2009,30(10):201-201
钢琴集体课符合了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为社会输送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目标和音乐教育改革的需要。传统一对一的钢琴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钢琴教学的发展,数码钢琴集体课具有多样的演奏形式,丰富的教学内容,系统的教学结构和创新的教学方式等优势,可以迅速提高学生键盘综合运用能力,有助于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辛永姝 《科教文汇》2008,(3):200-200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声音又是钢琴演奏者最主要的手段。声音质量的好坏则主要取决于科学的触键,只要触键是正确的,声音出来才是好的。  相似文献   

11.
单新梅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9):179+9-179,9
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声音是多媒体课件中运用的一种重要媒体,课件中声音运用地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着课件的质量。对声音媒体在多媒体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多媒体课件中恰当运用声音媒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如何使学生认识正确的声音,掌握正确的声音歌唱到运用正确的声音歌唱三方面介绍,阐明了在声乐教学中掌握正确声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在钢琴教学中采用哪种教学原则、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要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来加以选择。而实际的运用中几种原则、几种形式、几种方法又常常是相互交替、结合和渗透的。在教学实践中也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带有可操作性的新原则、新形式和新方法。本文对大学钢琴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理性反思,并提出了合理构建的三项对策。  相似文献   

14.
罗承松 《内江科技》2006,27(7):81-81
本文从高师钢琴教学的现状、数码钢琴教学的优势、存在的一些疑问进行分析,认为数码钢琴教学是高师钢琴教学中新型的良好教学模式,它将和传统教学模式一起,担起高师钢琴教学的重担。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多数师生都忽视了钢琴基本技术训练,使其成为演奏中一个巨大的障碍。本文我们将从钢琴基本技术训练的重要性着手,从而找出切实可行的钢琴基本技术的训练方法以及触键方法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手腕的运用,并且着重指出我国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触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单一的钢琴教学方法已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其教学效果还是非常理想的。  相似文献   

17.
钢琴教学是音乐教育中基础而关键的一环,是整个艺术教育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因此,高校历来重视钢琴的实际教学。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钢琴教学出现了教师、学生、教材上的变化,因此不能守着传统钢琴教学模式来僵化地进行钢琴教学,必须对钢琴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使钢琴教学得到进一步发展,达到钢琴教学的预定效果与目标,实现对学生发展目标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研究者采用主观评价的方式对钢琴音质的研究为数不多,且多集中在琴弦振动方面,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对不同钢琴采样的录制、比较与分析,用主观评价的方法研究了钢琴音板震动的声音信号,结合信号处理,发现了能影响钢琴音质的几个要素:(1)高次谐波(18次以上)对音质影响不大;(2)高次杂波对音质影响不大;(3)低于理论基频的峰对音质有一定的影响;(4)对1~18次谐波的声音均衡调整对音质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钢琴教学中,运用形象性的语言,不仅能够较好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深入的理解教学内容,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联想,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形成记忆表象,并有力的促进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这类语言简洁明了,把一些的钢琴教学理论化繁为简,让学生更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20.
在钢琴教学中,运用形象性的语言,不仅能够较好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深入的理解教学内容,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联想,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形成记忆表象,并有力的促进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这类语言简洁明了,把一些的钢琴教学理论化繁为简,让学生更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