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赋予中华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我们应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时代内涵及现实意义,大力弘扬四种伟大精神,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取得辉煌历史成就。新时代站在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起点上,科学探析中国共产党人奋斗观的生成逻辑、系统阐释中国共产党人奋斗观的主要内涵、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人奋斗观的当代价值,为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实践提供方法遵循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3.
艰苦奋斗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精神支撑和思想武器。艰苦奋斗精神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支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宝贵精神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保障,具有历久弥新的现代价值,必将焕发出更加灿烂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4.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撑和推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精神赋予新的内涵,提出了四个伟大精神,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四个伟大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彰显四个伟大精神,需要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把握其深刻内涵,使伟大创造精神造就人间奇迹、伟大奋斗精神创造美好生活、伟大团结精神凝聚磅礴力量、伟大梦想精神引领光明未来。  相似文献   

6.
<正>【试题回放】39.(12分)中国梦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某班同学围绕"中国梦"畅谈学习体会。同学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这一伟大梦想,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同学乙:经过百年奋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通过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富起来了。历史表明,个人的前途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全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充分展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担当和作为。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团结带领人民彻底改写了历史,谱写了中华民族5 000多年发展史的新的壮丽篇章。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独特贡献。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品性。《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五个方面历史意义的总结,体现了党中央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11月,习近平和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这一梦想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明,概括了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体现了六十多年来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实践,更寄托了当下中国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中国梦"不仅是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联系,旗帜鲜明地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方法,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的五重逻辑理路,即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文明逻辑,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弘扬“四种精神”,顺势而为,砥砺奋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勇于创新、建功立业,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0.
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不同时代赋予奋斗精神以不同的精神实质。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内涵实质是积极进取、攻坚克难、苦干实干、无私奉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将奋斗精神贯穿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奋斗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学习奋斗思想以武装头脑,弘扬中国精神以激发责任担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坚定奋斗意志,发挥榜样作用以激励奋斗实践,从知、情、意、行四方面培育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伟大的民族团结奋斗史,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百年团结奋斗的生动实践中形成了伟大的团结奋斗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红色血脉的精神内核之一,团结奋斗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学说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古代团结观和奋斗观的当代样态,能够更好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主动性。回瞻历史,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通过团结奋斗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的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巩固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为重要抓手,努力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号召全党“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这需要进一步深化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新的伟大奋斗,要求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要求我们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本质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牢记“三个务必”,在创造新的伟业中保持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阐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党百年奋斗的主题,为中国梦教育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例,要结合讲话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回顾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展现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不懈努力,对学生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期望,增进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14.
分析全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斗争中取得的重大胜利,发现其中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四个伟大精神":在树立世界抗疫"新的标杆"中,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在发扬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中,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抗疫中,中国人民的伟大团结精神;在"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的总动员中,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精神。这些精神的即时燃起与充分彰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涌动与时代写照。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学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必定会激发全体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不断振奋民族精神,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历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家领导人在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后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人民的梦。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既凝结着无数先贤不懈奋斗的光荣传统,更体现了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深深的民族情结和崇高理想。这样的中国梦精神,对近现代小学数学教育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忠于人民、报效祖国、崇尚科学、艰苦奋斗为核心的罗阳精神,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教育,应唱响主旋律,弘扬时代新风,把学习罗阳精神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起来,激发青年勤奋求实,无私奉献,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8.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政治品格。党中央在西柏坡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继承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淬炼了敢于斗争的精神气质,锻造了不懈奋斗的政治品格。在新时代,西柏坡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启示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坚持艰苦奋斗思想指引,永葆艰苦奋斗的政党本色,践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是引领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命运与共、战胜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财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在抗击疫情中彰显出的为民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以及伟大奉献精神的精神内核,需要通过媒体宣传、教育引导和榜样示范等方式发挥其重要作用,继续助力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20.
在澳门回归祖国进入倒计时之际想到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共同在落实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方针中立下的历史丰碑,创造的光辉范例证明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坚韧不拨的奋斗精神和超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