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生物标本是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素材,是不可再生的战略生物资源。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是中国生物标本资源保藏、研究和科学教育的中心,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物标本能够提供物种、空间和时间3个维度的重要信息,有巨大潜力服务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挖掘、利用,可有效支撑生物多样性相关领域的研究,包括物种认知、生物多样性编目、濒危物种保护与管理、外来生物入侵防治、生物多样性监测,以及物种分布格局与生物多样性变化等。未来对标本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需要致力于更加全面地收集和保藏,加强深层次信息的获取和数据整合平台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生物标本是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素材,是不可再生的战略生物资源。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是中国生物标本资源保藏、研究和科学教育的中心,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物标本能够提供物种、空间和时间3个维度的重要信息,有巨大潜力服务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挖掘、利用,可有效支撑生物多样性相关领域的研究,包括物种认知、生物多样性编目、濒危物种保护与管理、外来生物入侵防治、生物多样性监测,以及物种分布格局与生物多样性变化等。未来对标本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需要致力于更加全面地收集和保藏,加强深层次信息的获取和数据整合平台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依据现有的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科考资料和对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游客及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同时使用沿路踏查的方法来辅助调查保护区山地植被类型随海拔垂直分布的情况,全面考察了社区居民生产活动、旅游、教学实习与科学考察等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内自然环境类型多样,物种资源丰富,但由于近几年来自然和人类的双重作用,生态环境逐渐退化,生物多样性种类数量减少。根据调查结果文章分析了目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提出了今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山地植物区系构成特征及其垂直梯度的生态意义,根据对三峡大老岭地区植被垂直样带 调查获得的植物区系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植物区系成分构成的基本特征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寻找了区系平衡点的位置;并利用聚类方法分析了山地气候垂直分异对区系成分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大老岭植物区系具有温带性质,但仍反映了与热带区系的历史联系,有强烈的区域性;②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归为热带分布、温带分布、地中海—中亚中心和东亚中心4组,各组区系成分的垂直梯度特征不同;热带、亚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的平衡点大致位于海拔650m;③区系成分构成和属的物种数量构成的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显示了植物区系构成与山地气候和植被垂直带相对应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贺兰山植物物种资源构成的垂直分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通过建立物种资源数据库 ,分析了贺兰山东坡不同高程段中植物物种资源的构成特征 ,结果表明 :①贺兰山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有随海拔升高先增加 ,随后又减少的变化趋势。海拔 1 4 0 0m~ 2 2 0 0m是植物物种集中分布的地段 ,海拔 1 80 0m~ 2 0 0 0m高程段内的的物种丰富度最大。②地理成分多样性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③海拔 1 2 0 0m以下地段和海拔 30 0 0m以上地段的物种组成与其它各高程段的物种组成相似性较低。④植物物种资源构成特征的垂直分异是其现代生境特征和地史变化共同作用于植物区系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拉琼  许敏  扎西次仁 《西藏科技》2013,(12):69-70,80
文章介绍对拉萨河中游墨竹工卡县甲玛沟境内的山地植物群落的144个样方的物种组成调查,用双向指示种(TwINSPAN)和去势对应分析(DCA)方法对所调查的总数据进行分析。TWINPAN共划分出8个大的植被类群。经DCA排序揭示了海拔梯度下的8个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反映出水、热环境因子随海拔梯度变化对决定植被类型和垂直分布格局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英国研究者们对特定地区物种灭绝速率的精确测定发现,鸟类最适合用来监测灭绝速率。许多鲜为人知的物种,其绝灭速率与鸟类相同。很多种生物如地衣、昆虫、苔藓、鱼类和植物等,都与鸟类的灭绝速率十分相似。鸟类这种美丽的生灵有着丰富的多样性,多种鸟类有着  相似文献   

8.
东江干流河岸带植物多样性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江干流河岸带为案例研究区,借助回归分析和冗余分析(RDA),从不同尺度探讨了研究区内河岸带植物群落物种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等指示群落α多样性的指数沿东江干流河岸带的变化情况相似,从下游至上游总体上均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其中除Pielou指数外,另三种指数的回归拟合均达显著水平(P<0.05);②以Bray-Curtis指数表示的群落β多样性在上、中、下游不同样地间群落相似性整体较低(均值仅0.17),经广义可加模型(GAM)拟合后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其中β多样性相对高值点出现于中、下游区域;③相邻样地间Bray-Curtis指数显示该干流的群落β多样性具较强波动性;④经RDA排序揭示的群落分异主要影响因素,首推纬度与海拔的叠加效应,表征为群落样地沿第一轴从左到右按下、中、上游顺序清晰排布;⑤下游群落物种多样性较低,外来物种入侵程度较高,中游次之,上游情况与下游相反;⑥东江干流的物种多样性与入侵植物对群落的侵入程度,以及与土壤总磷、总氮、pH值、有机质等营养要素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又以土壤总磷的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西藏油菜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田间试验,用Shannon-Winener,Greerberg多样性指数和Pielal均匀度指数分析了西藏油菜的品种,表型,生境,垂直分布,地理分布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西藏油菜的品种多样性十分丰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较高,但不同生境,不同垂直高度及不同的地理范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海拔3500-4200米的西藏中西部地区集中了西藏93.81%的油菜品种,在海拔3500米以下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品种数量渐趋增多,在海拔4200米以上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品种数量逐渐减少,表现出西藏油菜品种丰富的多样性和相对集中性,同时,提出西藏中西部地可能是我国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起源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按照空间尺度可以划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砚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财富,对维持全人类的生存环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两个世纪以来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极大地破坏了世界的生物多样性.世界范围的生物多样性正在急剧下降.奉文综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国内外生物多样性的测度方法、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便为保护和利用全球生物多样性提供知识支撑.  相似文献   

11.
资讯     
<正>人类消费行为威胁物种多样性此前的研究发现,人类消费行为及其背后的商品供应链与全球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利用大数据分析,最新绘制出一组全球物种受威胁地图。研究人员重点关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鸟类联盟列举的6803种易危、濒危、严重濒危的陆地和海洋物种,计算出由于具体哪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以及哪些消费类别而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哪些物种造成何  相似文献   

12.
以米拉山区不同海拔的群落为对象,分析了群落特征和性质。对不同海拔的33块样地材料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米拉山区共有种子植物71科304属728种。其中东坡分布有61科242属500种,西坡分布有62科231属456种。在米拉山区以季节性河滩地和山坡塌积地所组成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坡地;以桦木为主的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其它群落。最低的是海拔较高的高山柳杜鹃灌丛,海拔较低的高山松林、高山栎林则处于中等水平,说明物种的多样性与所分布的海拔高度无明显差异;而与其生长的土壤、小气候形成的小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3.
温带次生林破碎化对繁殖鸟类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6年,通过考察森林斑块破碎化指数和鸟类的群落结构,探究了温带阔叶次生林破碎化对繁殖鸟类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次生林岛屿内鸟类多样性及鸟类密度年际间存在很大的波动(P〈0.01);不同面积的森林斑块间鸟类多样性差异显著(P=0.015),但不同物种对次生林斑块面积的反应各不相同,鸟类密度在面积不同的岛屿中也存在差别(P=0.526);面积大的斑块中物种多样性较高,面积小的斑块中鸟类密度较大;岛屿形状对鸟类多样性影响显著(P=0.032)。鸟类多样性随岛屿形状的不规则程度的增大而增加;鸟类密度与岛屿形状不规则程度呈二次多项式关系(P=0.594);岛屿面积与鸟类多样性及密度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验证了经典的岛屿生物地理肇理论。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是国际重要水鸟停歇地,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水鸟栖息地面积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通过引用淡水对栖息地进行恢复,能大大提高水鸟的生境质量,增加水鸟的多样性。然而该地区淡水资源短缺,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大,生态用水量严重不足,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淡水、海水和废水资源,发挥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净化环境的功能成为水鸟栖息地恢复的关键问题。本文总结了黄河三角洲的水鸟多样性及其生境需求,归纳了水资源的应用现状。在淡水资源短缺情况下,使用淡水、海水和废水3种不同水源补给湿地时,水鸟及其栖息地的特征和面临的挑战。结合水鸟迁徙、黄河来水的时间特征、水鸟栖息地斑块尺度和区域尺度需求特征、不同水源的用水现状、恢复效果及空间分布特征等要素,提出了综合利用海水、淡水和废水对区域和斑块尺度的生境类型进行配置的生态补水恢复模式,建议斑块尺度重点考虑水深及水面植被比例,区域尺度重点考虑水资源分布及自然和人工不同类型湿地的空间优化配置,最后从多样性维持以及不同水资源综合有效利用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本文结果旨在为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和水鸟生物多样性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方法研究初探   总被引:72,自引:2,他引:72  
该文通过建立物种资源数据库,分析了贺兰山东坡不同高程段中植物物种资源的构成特征,结果表明:1、贺兰山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有随海拔升高先增加,随后又减少的变化趋势。海拔1400m-2200m是植物物种集中分布的地段,海拔1800m-2000m高程段内的物种丰富最大。2、地理成分多样性(土地整理;耕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生物栖息地丧失和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两大挑战。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鸟类栖息地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并针对濒危珍稀鸟类栖息地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对目前鸟类栖息地适宜性研究中数据源的功能特点及适宜性评价所使用的模型理论等方面进行总结,介绍鸟类栖息地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由于青藏高原的地貌效应,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应对现今该地区生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居群遗传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对这一地区特有分布物种祁连圆柏Juniperus przewalskii Kom.整个分布区内20居群392个个体的trnT-trnF序列变化进行了研究;共发现3种单倍型(haplotype),构成两种地理区域:高原台面上的居群主要固定Hap A,而Hap A、Hap B和Hap C在高原边缘居群均有分布。所有居群总的遗传多样性HT = 0.511,GST= 0.847。在低海拔的高原边缘,Hap A、Hap B和Hap C高频率固定在不同的居群中,表明可能存在多个不同的避难所,居群反复缩小和扩张的瓶颈效应造成了遗传多样性的丢失。而边缘的一个居群含有两种相似单倍型频率则可能是冰期后迁移融合而成或者该居群在冰期经受的瓶颈作用更弱。高原台面东部间断分布的居群只固定Hap A,表明它们可能经历了冰期后共同的回迁过程和由此产生的奠基者效应。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圆柏在冰期可能存在多个避难所,瓶颈效应和奠基者效应造成了这些居群现在的遗传多样性分布式样。  相似文献   

18.
王献溥 《资源科学》1992,14(4):68-73
大家都知道,要开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的研究,首先必须知道哪些地方生物多样性丰富,即所谓生物多样性中心。判断和确定生物多样性中心,既要了解物种的丰富程度,即一个区域面积的大小和种类数量多少的关系;同时也要了解特有种的数量多少及其理论和实际价值如何。如果一个区域大多数种类都是广泛分布的,为了保护它们,在适当地区建立1—2个保护区就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一个区域特有种多,就必须根据其分布情况,分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多样性保育是当前国际生物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领域。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涵盖各种各样的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的总和。一般来讲它体现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 (由不同生态系统构成的空间单元 ,不同于地理学的景观概念 )四个层次 ,也就是说 ,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 (物种多样性 )及其遗传信息 (基因多样性 )以及生物体与生存环境一起集合形成的不同等级的复杂系统。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的高低 ,或通常所说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程度 ,就是指上述四个层次上拥有的多样性的…  相似文献   

20.
云南物种多样性研究现状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世界十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东喜马拉雅地区的核心区域,生物种类及特有类群之多居全国之首.1980年以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激增造成的物种多样性损失,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美注,本文在探讨云南物种多样性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云南物种多样性研究现状、保护和研究方法,分析了云南物种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及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云南物种多样性研究的思路,以便为保护利用该地区的自然资源提供最基本的知识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