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作为率先使用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一位执教者,笔者认为,新《语文》因时而化,注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为语文课堂引进了一汪“活水”。现就新版高中《语文》第一山使用的几点感受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地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这样严重扼杀了农村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农村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产生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3.
古老的命题考试评价,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仍然是语文学科评价的一种方式。如何改革命题考试评价,让它彰显语文课程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近几年来,笔者根据所处的农村学校比例大,农村学校语文阅读资源不足等特点,以“活用教材资源,提升学生素养”为理念,对农村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命题如何用活教材资源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4.
就农村学校而言,应试教育还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整天在题海中疲于奔命,语文素质不高。为学生摆脱题海,提高语文素质,笔者采取了几点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整理出来,与广大农村语文教师交流。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为了提高升学率教师们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对学生不断地进行训练,严重扼杀了农村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农村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厌学情绪。我认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摒弃教材专制是关键。由此,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就成为每一个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低年级学生晨读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以被动的内容记忆为终极目标。为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在本校一二年级中进行“晨诵”的实践研究。通过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联系农村学生生活环境、与教材相关的晨诵内容,又借助多媒体,实行师生共读等晨诵方式,以改变农村低段学生的被动地位,丰富他们的晨读内容和形式,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李克华 《云南教育》2001,(12):42-42
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 ,而阅读又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九年义务教育《语文 》 教材 ,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作了细心编排。   几年来 ,我从农村学校的实际出发 ,按教材的思路 ,以“五读法”培养学生的阅读 能 力 ,对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读“说明”。教材的说明类似一般书籍的“绪言” ,主要介绍全册书的结构框 架 ,教学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读一读“说明” ,可使其明白具体的学习任务 ,领悟编者 的意图和师生在语文课堂上各自的地位 ,对把握全书的学习任务极有好处。   二、读“目录”。《教材》“目录”有…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人生建构、知识建构和发展需要出发来处理文本。教材,即教学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是师生合作交流的平台,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9.
吉光秀  刘燕 《新疆教育》2013,(14):25-26
语文味的缺失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失误,其主要原因与教材选编,教师素质及多媒体应用不当有关。要提高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首先要净化语文课堂,其次是提升教师素养,最后是重视师生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无外乎两种能力,即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能力是吸收,写作能力是释放。就其目的而青,阅读最终是为了释放,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写作又分两个方面,即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从交际的实效性看,口语交际的频率远远高于书面表达,是人与人交流的主要手段。“新课标”将口语表达规定到语文教材中,是对口语表达作用的真正肯定,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将口语表达列入语文教学的议事日程。那么,农村中学将如何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呢?笔者多年在农村中学执教,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做了下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山区农村学校由于交通和信息不畅,语文学习资源相对不足。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拓展山区农村小学语文学习资源呢?近几年来,本人以“活用教材资源,提升学生素养”为目标,从考试命题入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农村小学教育,历来比较薄弱,尤其是作文教学,教师还采用“教师命题——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教学程式。这些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改革农村小学作文的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已是当务之急。几年来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神”的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从2005学年第一学期起,笔者所在学校发动全校语文教师开展“一课四练”特色教研活动,确立“一练教材、二练教法、三练学法、四练和谐”的校本教研模式。笔者在第一轮的教研过程中,四次执教义教版二年级下册《我们成功了》一课。在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教材、教法、学法三者间的交叉与融合,尤其对语文教学内容有了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拓展是实现“大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它如同放风筝。有效的拓展可以打开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架设文本与自然、社会的桥梁;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阅读文本,自主地理解文本、研究文本。在某次教研活动中,笔者聆听了一位教师执教《钱学森》一课。在敬佩执教者精深的教材解读的同时,对其阅读教学的拓展产生了些许想法。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们为了提高升学率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农材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农村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学生厌学情绪。如何使农村中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笔者认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当从转变观念、研究学生心理、改革完善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师素质诸方面去努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优化语文教学的角度,谈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自觉或不自觉地处于封闭状态。语文教学模式在课堂——教材——学生。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相对封闭,渠道单一,因而效益不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下面六点: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摈弃教材专制是关键。所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就成为每一个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一、遵循语文规律,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笔者认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教师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给学生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历来受到重视。而事实上我们师生在作文上虽然耗费了不少心血和精力,但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上却收效甚微。作文“难写”与作文“难教”的教学矛盾往往导致怕写和怕教的心理症结,严重挫伤了师生的作文积极性。怎样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研究写作者本身,  相似文献   

20.
刘青 《现代语文》2009,(6):103-103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计划、成系统地开展符合学生语言素质发展阶段的活动,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达成语文课程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讲台上走下来.变“平面教学”为“立体教学”,变“范文”为“例子”,使语文教学走出教材,与课外衔接起来,广泛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