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亚萌 《收藏》2007,(6):171-172
北京师范大学曾经负责启功先生事务的侯刚,以及启功先生侄孙章正认为,近期“中国舍得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启功先生书法作品选》所刊登的55件作品全部是赝品。  相似文献   

2.
赵孟頫的楷书、行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其小楷作品中,署延佑三年三月书写的这一卷《道德经》十分重要。其历经明代项元汴、清代梁清标两代收藏大家递藏,并在明清两代已多有著录。后又经张大千、徐邦达审鉴,均无异议,并被认为是赵孟頫“晚年小正书代表杰作”。在今天,这一作品也被权威学府的书法史教材列为经典。即便是在书店,不同出版社出版的这一作品字帖至少也有五六种同时在售。从书法学习角度讲,它也几乎是临习小楷的必修课。赵孟頫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列为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就是这样一件几百年来奉为经典、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在此,肖燕翼先生对其是否出自赵孟頫本人之手提出了强烈质疑。  相似文献   

3.
惠林 《收藏》2008,(6):74-78
被评为“CCTV2006民间寻宝记·走进南阳民间十大宝物”的《清代书法二十四进土书法屏》,是清康熙五十五年在京为官的一批翰林书法家的作品,代表着当时馆阁书法的最高水平。这批翰林中,有在清代扪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书法大家王澍、张照,有独占鳌头的状元王云锦、赵熊诏,有后为高官的大学士阿克敦等,他们分别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四十五年、四十八年、五十一年、五十四年五科进士。这24位翰林书法家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用当时最好的纸绢“库纸绢”为同一人书写了同一主题:恭送彭老夫子荣假锦归。这批作品历经300年风雨保存完好,流传至今,实属不易。令公示于众,与天下收藏爱好者同赏。  相似文献   

4.
张少华 《收藏》2006,(4):154-154
凡是到访本刊杨主编办公室的人,无不对室内悬挂的王世襄先生书法对联“才能广授收藏学,玉德时参鉴赏禅”之为文与妙对而击赏。王老书此联已届91岁高龄,其书法功底之浑厚,亦可见一斑。鲜为人知的是,这幅对联的背后深藏着王世襄先生与《收藏》杂志的一段佳缘。  相似文献   

5.
李甡 《集邮博览》2010,(11):67-67
沈鹏先生是著名书法家、诗人、编辑出版家,首批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中国文联副主席。著作颇丰,有书法、诗词等多部作品行世。北京诗词学会根据工作需要,拟聘请沈鹏先生出任学会名誉会长  相似文献   

6.
曹隽平 《收藏》2012,(10):44-47
著名书法家王防先生曾是20世纪80年代欧阳中石先生第一批书法专科班的学员,我2003年投师中石先生门下,比他晚了近20年,故有同门之谊。王防先生自1990年邀游商海20余年,近年来重操旧业,回归书法,作品陆续上拍,成绩裴然。  相似文献   

7.
曹隽平 《收藏》2012,(19):44-47
斜阳下喝着咖啡,把玩着古扇,几段清代帝师的历史在咖啡的浓香中悠悠地弥漫开来。著名书法家王昉先生曾是20世纪80年代欧阳中石先生第一批书法专科班的学员,我2003年投师中石先生门下,比他晚了近20年,故有同门之谊。王昉先生自1990年遨游商海20余年,近年来重操旧业,回归书法,作品陆续上拍,成绩裴然。王昉亦好收藏,经常出入国内各大拍卖会,几年下来,斩获颇多。壬辰初春一个下午,与我相约郴州摩泰酒店共赏珍藏。王昉先生这次拿出的是两件裱好的扇面和一把成扇,扇面分别是翁同龢的书法和陈宝琛的古松,  相似文献   

8.
张建勇  张天鹏 《武当》2010,(9):28-29
(接上期)浑洒翰墨浓香李兆生先生作品多臻神境而声名远播。已故书法界之前贤,天津李鹤年老先生曾这样评价:“兆生大师雄踞吉林,名震扶桑……贻我巨著,《声律真诠》、《真元宝笈》、《翰墨缘》与法书,博涉深邃,才富五车,更精内功及剑术,至于书法遒劲浑朴,灼见真知……。”  相似文献   

9.
李炳武 《收藏》2006,(6):48-51
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于右任先生诞辰127周年,2006年4月11日至4月25日,由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陕西省文物总店联合举办的于右任先生书法藏品展在西安隆重举行。展览共展出两家主办单位珍藏的于右任先生手迹、国内书画名家纪念于右任先生的作品170余幅,其中不乏首次公开展示的艺术精品,在古都艺术界、收藏界产生了强烈震撼。本刊特别邀请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李炳武教授撰文评介该馆收藏的于右任先生的部分书画作品,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葛炳芳 《收藏》2006,(2):42-42
欣赏林散之先生的书法,犹如品尝一杯香茗而使人心旷神怡。对联“脱俗书成一家法,写生卷有四时春”,为林老86岁高龄时书,乃晚年精品。其联墨化虚灵,线条朴拙,气韵生动,体现出深厚的功力与学养。  相似文献   

11.
武原 《收藏》2001,(8):36-36
唐代,在书法艺术大繁荣的社会环境中,书法收藏事业也很兴盛。不论是国家收藏还是民问收藏,都把重点放在历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上,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作更是重中之重。为了弄清楚得到的书迹是否确实出自某位书法家之手,收藏者一般都比较注意对其真伪进行鉴别。如太宗李世民特别崇尚王羲之书法,在全国悬赏搜求王书。受权力的强制和厚利的诱惑,各地所献甚多。那么,  相似文献   

12.
邓达平 《武当》2009,(8):23-24
章祖安先生为我国仅有的两位书法博士生导师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伊始至八十年代中期,我与章祖安先生为邻于杭州市景云村居所十余年,同一大门出入,过从甚密。常听其谈玄论道,机锋叠出,妙语惊人,得益匪浅。先生严谨治学外,于书法更情有独钟,经年累月,寒来暑往,日课不辍。特别是大暑之日,当时连电扇并无,遑论空调,惟洞开门窗,见其解衣磅礴,虽大汗淋漓,而神情自如。兴致好时,常邀我人室同赏,并自行点评,说到高妙处,眉飞色舞,不能自已,得意忘形之状可掬,豪爽天真人也。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8,(12):54-57
书法是一门抽象艺术,其鉴定、鉴赏是有门槛的,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作为支撑,掌握足够的书法理论,还要动手实践。书法家寇克让在新书《条条大路通书法》中对鉴赏问题有所涉及,本刊也就此采访了寇克让先生,希望通过更为细致的剖析为读者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陈智 《收藏界》2012,(4):143-143
近几年李斌枞先生的音乐书法在书法界掀起了一股热潮,我想这是当代书法新思路的何益尝试,也是比较成功的艺术试验。 当代书法在全面的传统同归之中,更为关沣的是技法和气息的泥古,这是一种当代风尚。然而我们纵观历代的书家圣手,能领风骚者往往有两类:其一就是有大才而开山立派者;其二就是另辟蹊径,借鉴融合相关艺术形式,别开生面者。前者如下、颇、苏、黄;后者则如太白、怀素、八大、  相似文献   

15.
窦志明 《收藏》2011,(3):68-69
在我的藏品中,有两幅近现代名家的作品,一幅是白蕉的《书法扇面》,一幅是沈桐的《双鱼图》,尺幅都不大,却很精致,正如古人所说:虽小却好,现将这两幅作品公之同好共赏。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08,(1):200-200
庄传林,又名庄沛。1928年出生于安徽临泉。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函授大学教授、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阜阳书画院名誉院长、一级美术师。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展,多次在北京、上海等地及日本,美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在台湾展出时,  相似文献   

17.
李斌权简介     
《收藏界》2012,(7):134
2012年8月,李斌权先生将赴英国伦敦参加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中国书法音乐会",敬请关注。李斌权作品收藏、活动举办请联系:18611770137音乐书法网:http://www.yinyueshufa.com李斌权微博:http://weibo.com/libinquan  相似文献   

18.
王岗 《搏击·武术科学》2009,6(2):F0002-F0002
在世界范围内,人们看待中国武术就像人们看待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样,始终是站在西方人的视角来看的。正如英国苏立文先生谈到书法在西方人眼里“大约三年前,在大英博物馆有一个现代书法展,但我觉得收藏者和观赏者是从西方抽象画的角度看的,而不是用书法的眼光看的,甚至有的人因为不认识字而从抽象画的角度来欣赏中国书法”的评价标准一样。今天的中国武术在西方人的眼里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收藏界》2012,(8):134
李斌权简介李斌权,1965年生,籍贯山西,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音乐书法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作品先后在保利、翰海、传是等各大拍卖公司拍卖,被奥地利、英国、日本、香港等海内外团体和个人广泛收藏,反响强烈。近日,在保利春季拍卖中,著名书法家李斌权的书法《芙蓉楼送辛渐》经过十几轮的激烈竞拍,最终以28万元落槌成交。此次保利春拍书法专场几乎汇集了所有近现代、当代书法绘画名家的作品,从另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06,(4):30-32
艺术简历 郭石夫.1945年出生于北京.祖籍天津。以大写意花鸟画享誉画坛。并兼擅山水,书法.篆刻,诗词及西洋绘画等。于戏曲造诣尤深。郭石夫先生的花鸟画。博综集萃.渊源广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