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刻板印象是人们社会活动中认识他人的角色图示,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成为了人们形成角色图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所传播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受众有着内在的、深层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或改变着受众的刻板印象。文章以"媒介女性形象"的实地调查问卷为主要分析文本,试图了解受众对当今媒介女性形象的认知状态,并探讨消费主义文化于媒介女性形象塑造过程中在受众心理的映射,以此彰显大众媒介在传播女性形象上的效果问题,为我国媒介改善女性刻板印象报道,塑造真实女性形象提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从《申报》看媒介形象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形象传播对于塑造媒介品牌是相当重要的手段,但历来以化事业自居、并以传播为己任的新闻媒体开始注目自身形象传播却是不久之前的事情。本拟以献研究为基础,借探讨旧中国名商业大报《申报》媒介形象传播思想及经验,希望在媒介职能形象传播、媒介公共关系两方面为新闻业界提供一些有意义的素材,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时期以来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考察,发现女性形象主要是以圣洁化、商品化和幽闭的姿态存在着,这从侧面形象地反映了男权社会中男女地位和权利不平等的事实,也说明了新时期小说在女性形象创造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竹君是清末民初颇具影响的女性社会活动家,当时报刊对其进行了持续的形象塑造。1902年马君武的《女士张竹君传》塑造的女豪杰形象在媒介中呈现并广泛传播;1904–1905年张竹君扶植女界的实行家形象深入人心;1911–1912年媒介塑造了她战地女医生的形象。张竹君媒介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既有舆论界精英塑造时代新女性形象的启蒙诉求,亦可见形象主体自觉地进行媒介运作的痕迹。不同媒介形象展现了张竹君身份的多重面向,却有共同的摆脱家庭走向社会、具有独立意识的新时代女性的特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媒介广告对女性形象刻板化的再现,揭示媒介广告在形成对女性刻板印象中所起的作用,及在这背后反映出的性别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的文化与女性的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使形象符号的生产、传播、消费成为控制和组织当代社会的基础 ,文化呈现出明显的“视觉化”的倾向 ,与之相伴随的是大众文化的兴盛。大众文化通过诉诸于视觉、听觉和想象一体的现代电子传媒技术 ,对女性形象从内到外的扭曲和畸形刻画 ,导致了女性的严重异化。大众文化中性别歧视的存在会加剧了社会文化的失衡 ,而这种失衡则会进一步影响人们对两性平等原则的尊重和倡导 ,导致社会对女性解放的误解 ,不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女性的弱势群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时代,文艺传播环节有了新的变化和新的发展趋势,如文艺生产创作观念上的更新,新的文艺样式的出现;文艺传播采取多种媒介交叉融合传播的模式,文艺传播主体间界限的模糊化;文艺消费环节的平等化、影像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妇女地位地不断提升,女性形象也愈加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媒介上。人们通常认为,媒介形象总是"直接"、"真实"地表现了现实,但社会性别理论却认为媒介塑造的女性形象易从男权角度对性别进行概括和简单的归类,进而使得女性形象模式化、角色定型化。男权文化孕育了媒介模式,媒介模式反过来强化了人们头脑中的男权文化观点,由此形成了受众对女性形象的性别刻板印象的无意识,而受众的性别印象又是媒介表达的动力和来源。在这个过程中,媒介起了强大的作用,因此,媒介应当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承担起改变女性性别误解主要的责任,从而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中女性形象的建构有其深沉的文化内涵.媒介传播中女性形象的传统文化象征反映了性别文化作用于社会生活以及性别制度作用于时代文化的一些典型特征,它们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中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当前媒介化社会时代,借助庞大的文化工业和先进的电子媒介技术,资本主导的大众文化女性修辞构建了一个超真实的媒介世界,其生产和传播运作逻辑包括大众文化的女性诱惑修辞、女性身体认同修辞、女性符号修辞三个主要方面。在资本逐利本能控制下,大众文化的女性修辞对广大受众的世界认知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表现出日益显著的诱惑性异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以围绕网络现代媒体对广播等传统媒体造成的挑战是为了广播是一种挑战和一种机遇。作为广播节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歌曲受到网路的挑战之下,利用现代媒体应发挥传统媒体优势,进一步做好把歌曲和广播节目的适合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新闻媒体的发展,广播作为校园传统媒体,其地位正日益被网络等新兴媒体所取代。高校广播与网络等媒体比较,有着自身的特点,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有主要作用。高校广播台工作在网络时代存在着问题,要作积极的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自从主持人节目形态出现以来,人们一直习惯于用"播音主持"来统称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行为,以为播音与主持同属一种有声语言传播形态,甚至不少业界人士也存在这种模糊认识,并对实际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其实,播音与主持是两种不同属性的传播行为,二者在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相互不可替代的。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进一步厘清播音与主持的界限,以便对实际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广播与网络的融合成为必然。认真研究网络时代的广播媒体,了解网络广播的发展,针对网络广播的传播特点,指出目前制约其发展的局限因素,并对它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早期广播电台的民营,既是大众媒介走向“现代性”的尝试,也是中国都市文化融入“世界性”的缩影。在传媒产业化、资本化的今天,对于中国早期电台民营化的研究与反思,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早期广播电台的民营,既是大众媒介走向“现代性”的尝试,也是中国都市文化融入“世界性”的缩影。在传媒产业化、资本化的今天,对于中国早期电台民营化研究与反思,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困扰广电改革进程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如地方有线网络的各自为政,有线网与电信网整合的遥遥无期,节目供给不足等,探讨广电媒介的宏观发展,并相信以市场化和渐进式的方式推进广电媒体改革,广电媒体就可以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8.
作为"弱势"媒体的广播媒体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是光明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本文从营销学的角度研究广播媒体的经营思路、受众构成、专业化经营及经营内容与重点,以此探讨广播媒体的经营问题。面对压力和挑战,广播媒体只有正确的把握媒介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掌握媒介的经营模式才能积极应对,重塑广播产业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回顾广播的发展历程并认清广播当下面临的新环境、新机遇,有利于我们从广播的媒体属性人手探寻广播发展的新出路。广播与网络的融合将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未来,网络广播必然成为广播媒体新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探讨流媒体的概念、工作原理以及流媒体传输技术在基于WWW网络多媒体教学中的作用。论述了运用Shockwave流媒体技术在Internet上发布和播放多媒体课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