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改革的基本理念。这种理念贯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突出"质疑"二字。但长期以来,学生的语文质疑能力不强。现代诗歌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质疑能力的很好媒介。在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关键在于学生树立起质疑的意识,掌握好质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自己感到疑难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后的质疑,课中进行深入性的质疑,课后进行延伸性的质疑,并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解疑,从而在质疑、解疑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科学素养、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要努力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清除"不敢问"的心理障碍,为"大胆问"撑开一片蓝天,使他们在课堂中敢于质疑、学会质疑、探究解疑并在解决问题中再次质疑。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这并非时髦,而是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质疑"它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创建了自主、合作及探究的平台。当然就现在而言,在部分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完全把"质疑"完全渗透到课堂中,在有的课堂中甚至看不到学生"质疑"的影子。那么问题何在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5.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质疑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提出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质疑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能力,但现状是学生质疑能力薄弱,很多学生不会质疑。"疑贵有法",笔者提出首先要在阅读课上集中指导,让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 ;"疑重坚持",质疑能力离不开有效系统的训练;"疑恒有情",只有在评价中不断激发学生乐于质疑的激情,才能让质疑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7.
"质疑"是打开学习大门的金钥匙。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失为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选取了几个课堂教学片段,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质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引导学生"生疑"而"质疑"是重要的学习品质,对奠定终身学习基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力培养质疑的意识。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创设良好的质疑情境。及时抓住最佳时机,形成乐于质疑的氛围。不失时机妥善解疑,巩固学生质疑的成果。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教活知识,注意学生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理清思路,学活知识,触类旁通,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由此造就出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丰富的创新内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为学生创造创新的机会,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全面的发展。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点燃学生创新火花的几点做法。一、鼓励学生质疑,疑中求新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获得发展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自己思考得出的不同意见。鼓励他们敢于向老师质疑,向课本质疑,向同学质疑。引导他们课前预习后质疑,课中学习时质疑,课后进行延伸性质疑。同时,指导学生运用多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我们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改革教法,因材施教,采用科学的方法,以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我们教师应该激发质疑兴趣,促使学生"乐于"质疑提问;克服心理障碍,促使学生"敢于"质疑提问;善用多个感官,促使学生"勤于"质疑提问;掌握提问技巧,促使学生"善于"质疑提问。  相似文献   

11.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发现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而质疑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开端,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培养善于质疑的能力,使学生爱质疑,会质疑。  相似文献   

12.
庄秀吉 《考试周刊》2013,(20):40-41
读书贵在质疑。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者从"打开心门,使学生主动质疑;巧授方法,引导学生科学质疑;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持久质疑"这三个方面下工夫,以期达到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马育明 《快乐阅读》2011,(16):137-138
在语文教学中,质疑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质疑,让"质疑"植根于小学语文课堂呢?笔者试图从营造氛围、指导方法、巧妙释疑等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4.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效的质疑是学生深入文本、感知文本的重要策略之一,它能促进学生在质疑中更好地探究,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让语文课堂释放出思维碰撞之美。语文课堂如何让学生有效质疑?本文从营造质疑环境,激发质疑欲望;把握动态生成,推进深度质疑;渗透质疑方法,提升质疑能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缪文兵 《时代教育》2009,(7):161-16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然而不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仅停留在"儿童喜爱玩具"的层次上,他们不敢质疑或不会质疑.本文试从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疑"是思维的开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因为学生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自己去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华萍 《教书育人》2012,(25):29-30
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质疑是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积极表现。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好奇好胜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善于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给他们创设情境,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使学生具有"海阔凭鱼跃"那样良好的"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8.
<正>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宋代教育学家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见,教会学生质疑是开启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也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在阅读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静心阅读,并加强对学生质疑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质疑,形成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9.
<正>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将能撬动整个地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撬动数学学习,给学习过程带来事半功倍作用的"支点"无疑是"质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就要敢于质疑,在质疑中弄清知识的本源,进而牢靠掌握知识,发展解释应用的能力。其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比较关键,一是要为学生的质疑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敢于表达想法和特立的观点;二是要  相似文献   

20.
汤娇君 《文教资料》2008,(8):110-111
质疑是科学发展的起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态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笔者就自己的几年的教学经历,谈谈对"质疑"的重要性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态度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