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羽毛球教学历来棘手,主要是技术动作多,且细腻而又复杂,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而学生则难以领会.通过结合‘练’、‘念’,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羽毛球成绩和技术动作的准确度、规范性.通过教学实验,发现采用“念动教学”能加快中学生掌握羽毛球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8,(44):136-137
本文通过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分析2017年男双、女双、混双15场国际羽毛球决赛发球技术的使用情况。结论:在羽毛球双打比赛中,无论是男双、女双还是混双,主要以网前小球为主。前场1区的球最多,其次是5区,后场4区的球最多。在发球区域上男双、女双、混双没有显著差异。男双发球失误中,发球过腰的次数最多,女双发球下网次数最多,混双发球不到位最多。羽毛球双打运动员应该在注重发球质量的同时,适当增加发球落点的变化,增加对手接发球的压力。双打运动员应该加强发球的练习,减少发球失误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新诗在语文课堂上始终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教师可从"以‘歌’带‘诗’,激发兴趣","以‘读’品‘诗’,增强语感","以‘写’论‘诗’,提升能力"三个方面,实施新诗教学,唤醒学生阅读新诗、创作新诗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滕飞 《考试周刊》2013,(30):106-107
本研究采用3种合作学习模式对羽毛球初学者进行羽毛球运动技能学习,以击球准确性、动作技评等为评价指标,对不同学习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旨在探讨不同合作学习模式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4人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羽毛球初学者发球动作的准确性和发球动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放暑假了,和我老T一起运动运动吧!做什么呢?打羽毛球吧,这是常见的一项运动,既经济又有趣。现在让我们学一些打羽毛球的常用术语吧。serve[s蘼v]发球It’s your turn to serve.该你发球了。a fastserve快速发球3s.Itry to catch it,butitruns too fast.(2)班郭磊tie[tai]平手,比分相同T hey are going to tie again.你们会再次打成平手。吃t e abackhand反手(的)H e hasa good backhand.他反手击球很棒。forehand['f蘅蘼h覸nd]正手(的)Everyone uses a forehandserve.doubles双打每人都用正手发球。D oubles are m ore fun.双打比较好玩…  相似文献   

6.
在多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总结出了三步培养数维英才的模式,即"针对所有学生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夯实基础";"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加入‘数维学生社团’,提升实践能力";"选拔高水平学生加入‘数维技能大赛集训队’,培育英才"。通过实施该模式,该专业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充分挖掘、整合、辐射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以开发实施"小学生校园足球文化‘四力’课程"为载体,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体验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发展思维,提升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相似文献   

8.
叶澜教授说:"‘教’让人认识外部的‘天地人事’,‘育’让人长出内在的‘生命自觉’"。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明确"立德树人、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方向,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关键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的根本任务。本文试从"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比较探究、应用拓展、激励评价"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对当前如何使学习真实发生的探索,值得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打羽毛球 今天一起床,浑身感觉有点酸痛,为什么呢?因为昨天跟老爸老妈一起打羽毛球了。哦,对了,初次学打羽毛球,一切从零开始。当我发球时,总是或左或右地发偏,要么就干脆发不出去球,这可把我急坏了。看到这些爸爸对我说:“打羽毛球要先看看对方站在哪里就往哪里发球,注意力集中,发球时一定不要着急,像吃饭一样一口一口地慢慢吃,欲速则不达嘛!”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羽毛球发球教学过程中应用阶梯式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阶梯式教学应用在羽毛球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合作意识、创造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的评后修改,是习作训练的重要一环。然而,长期以来,这个习作训练环节却普遍存在"弱化"的现象,影响、制约着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必要引入"二次习作",并加强管理与研究,采取"可操作性的‘二次习作’方法"、"自主性的‘二次习作’训练"、"激励性的‘二次习作’评价"和"过程性的‘二次习作’展示"等指导策略,以有效引领学生做好习作评后修改,提升习作质量和能力,促进小学作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数学运算”是数学学科关键能力之一,它是数学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能力与素养,也是获取其他知识、技能、素养的基本工具.笔者有感于浙教版八年级下“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这一课题的教学,既是学生对方程学习的深入探索与挖掘,也是对数学运算素养的内化与提升.从“亲历过程,在体验‘数学运算’中获得运算的方法与路径”“立足本质,在强化‘数学运算’中感悟运算的结构与变形”“拓展延伸,在深化‘数学运算’中提升运算的能力与素养”三个方面谈一谈“数学运算”能力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网球运动中,发球与击球技术是网球的主要练习内容之一,也是保证网球技术提升的基础.随着发球技术的不断提升,大力发球在网球运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加强对网球运动中大力发球力学原理和大力发球能力的研究,成为提升网球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网球发球技术生物力学的基础上,就网球运动中大力发球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网球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观察等方法对世界顶尖男子双打选手的发球落点情况、以及接发球效果与第三拍技术的处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发球和接发球技术在专业羽毛球男子双打比赛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男子双打发球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比赛的胜负,发球落点的变化性是高水平双打选手发球技术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能否稳步向前推进,师资是关键,建设一支品德好、能力强、肯奉献的师资队伍是各所学校的首要任务。我镇实施的“‘千名家长评学校’、‘百名教师评教干’、‘千名学生评教师’的三评促教工程”正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在一次校长培训班讲话时说:"高中生的审美意识具有‘朦胧性’,需要教育去启蒙;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具有‘起步性’,需要教育去提升;高中生的审美需要具有‘相对高级性’,需要教育去润泽。"[1]胡厅长强调的是要营造"崇美尚美"的美好环境,而这种"崇美尚美"教育环境的营造,美术教师应该起到重要作用,"启蒙""提升""润泽"这三个动词,既包含着审美教育内容,也包含着审美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7.
新招夺胜     
正星期二下午,我和几个小伙伴来到了尤溪一中打乒乓球。我接过球拍,心里想:上回与陈彬对阵,他用了新招,打得我一败涂地。今天我可不想再成为他的手下败将了,何不用对手的招数"拉"和"盖"来制伏对手?陈彬发球了。他时而"吊"球,时而"盖"球,时而"捞"球。我只觉得眼花缭乱,好几个球都从我的眼皮底下跑走了。轮到我发球了,我看了看陈彬说:"我们来拉’球行吗?"他用不屑一顾的眼光看着我,说:"好!你爱怎么‘拉’就怎么‘拉’,我奉陪到底。"我把球往上一扔,迅速地把球拍对准位置一擦,只见一道弧线,一个快球就落到对手的球桌。对手措手不及,扑了个空,球就从他的右侧  相似文献   

18.
图片情境创设在羽毛球教学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80名羽毛球初学者进行羽毛球图片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旨在探讨图片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对羽毛球初学者发球准确性、动作技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的影响,并借以验证图片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图片情境创设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羽毛球初学者的学习效率;图片情境创设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兴趣水平和学生自主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浩 《语文天地》2012,(22):77-78
学生说话能力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大多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说话能力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是‘语文’。"说话能力是语文素质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  相似文献   

20.
2017年9月开始,全国数百万中小学生开始使用"部编本"语文新教材,温儒敏教授主张"希望学生能加强课外阅读,鼓励‘海阅读’,‘连滚带爬’地读,读一些‘闲书’,透过非写作和考试的阅读,使学生终身受益"。童年是施行阅读推广的最佳时期,尤其是正由图画书过渡到文字书的低年级小学生。新教材也正在对阅读提出新的要求和理念。细翻小学一年级教材,不难发现,"快乐阅读吧"栏目,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表达,通过读故事、演故事、看故事等,提升阅读能力。这是入学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导读课走进了阅读推广课堂,那么,如何搭建导读梯度,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文本,结合学校发行的"书香卡",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