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现代教学》2008,(4):17-18
目前,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正以教研组和年级组为单位,在校本研修活动中积极推行“茶馆式”校本研修,这项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人利 《现代教学》2011,(12):33-35
后“茶馆式”教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在“茶馆式”教学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学,提高了教学效能,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2010年荣获了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一等奖。本期刊载的是关于后“茶馆式”教学的一些自我剖析:后“茶馆式”教学研究了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后“茶馆式”教学与其他优秀教学方法相比优势何在?困难又在哪里?还应该做哪些探索?本刊希望通过这样的反思,能够引发大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考和新探索。本刊关于后“茶馆式”教学的连载至此已有12期,暂告结束。感谢读者对后“茶馆式”教学经验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张人利 《现代教学》2010,(12):43-46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后“茶馆式”教学连载至今已有四期,本期,我们邀请张人利校长就后“茶馆式”教学与“茶馆式”教学作了全面的比较,并对“后”在何处作了详细的解答。从中也可以看出近年来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所作出的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2014,(10):45-46
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基础性研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方法,遵循自身的教学策略、方式和手段等,它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有法”;依据不同学科、年段、课型以及教师不同教学风格、教学艺术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它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的“教无定法”。本期,我们挑选出一些富有代表性的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方法及课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上一期杂志我们介绍了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方式,而与之对应的则是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通常可以理解为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工具、媒体和设备等,而后“茶馆式’’教学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手段的定义和应用,主张教学手段的应用应该从讲台之上延伸到讲台之下,体现出教学手段在应用上的现代。本期介绍的正是后“茶馆式”教学在讲台之下的最具有其基本特征的特定手段和特定应用。  相似文献   

6.
“茶馆式”研修,这个看似新鲜的事物其实颇有些年头,如今“茶客”们到底会给研修带来些怎样的新鲜元素呢?  相似文献   

7.
本刊今年第5A期杂志介绍了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手段,而教学策略则是后“茶馆式”教学操作体系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策略通常可以理解为,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订的、付诸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确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本期介绍的正是后“茶馆式”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学》2011,(10):80-80
“茶馆式”教学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在上海乃至在中国有重大影响的教学模式。后“茶馆式”教学继承了“茶馆式”教学的两个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即学生学的逻辑结构和上课以“议”为核心。同时,又有了三点发展:一是教学的方式更加完善,从过去“书中学”(接受性学习),  相似文献   

9.
后“茶馆式”教学连载至今已是第八期了,本期我们聚焦的是关于后“茶馆式”教学的若干理性思考,由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从教学论、认识论、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等不同视角来审视后“茶馆式”教学,从中所引发出的思考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0.
所谓“茶馆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科学调控下,象坐茶馆那样,师生自由交谈?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校采取“文化立校”战略。实行了“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在自创和借鉴的基础上,开拓教学新方法,倡导大胆实验,实行必修学科校本化,激发了师生的教与学的激情,积极推进了课堂的有效教学,形成了一种共生的文化。本文的后“茶馆式”之“五步二备”教学就是得益于学校教学改革的这种尝试。  相似文献   

12.
初读《后“茶馆式”教学》(张人利著,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觉得这种后“茶馆式”教学不过是美其名而已,心中便有了“新瓶装旧酒”的感觉。细读之后,才发觉其独特魅力,似乎就是一流的专业导师在引领我们,为我们披荆斩棘,排难解疑。  相似文献   

13.
本刊刊2010年第9期至2011年第12期,连续刊登了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以后“茶馆式”教学为主题的12篇文章,在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后“茶馆式”教学研究进一步深入,其影响力日益深远:2013年11月,上海市教委在静教院附校成立了“上海市后‘茶馆式’教学研究所”;2013年12月,静教院附校的“后‘茶馆式’教学的发展研究’”课题,被确立为教育部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其影响力得到进一步辐射。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连续刊载后“茶馆式”教学一批新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后“茶馆式”教学的基本假设,教学的基本假设是教学方式的依据,有怎样的假设,就有怎样的依据。本期的文章以后“茶馆式”教学的基本假设为依据,阐述了其教学方式,其中包括学生自己学习的组织方式、学生自己学习的认知方式和学生自己学习中的教师帮助,在此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紧紧把握住课程改革的契机,潜心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收获了累累的硕果。该校在原先“茶馆式”教学的基础上总结出的“后‘茶馆式’”教学,相比之前的“茶馆式”教学更加强调教学平等,突出教学核心的“议”。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应用性研究有两个方面必不可少:教育理论支撑和典型案例分析。本期我们推出的后“茶馆式”教学的学理分析,从其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结构出发,拓展到对“最近发展区”的诠释,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正是有了这样坚实的学理支撑,使后“茶馆式”教学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问题会诊式”校本研修是一种在学校研修实践中总结形成的,以情境学习为基础的参与式教师研修方式。它包括5个阶段:教师提出问题;备课组预诊问题;教研组会诊问题;备课组形成问题解决方案;教师教学实践,形成典型教学案例。学校实践表明,“问题会诊式”校本研修模式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为什么要实行“茶馆式”作文教研座谈呢?因为“茶馆式”(也即“漫话式”)作文集体备课,话题广泛,时间机动,场地不限,坐在一起随便聊聊,自然没有那种“文人相轻”的心理壁垒。  相似文献   

19.
十多年来,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以下称静教院附校)一直潜心于教育有效性的研究,力图朝着“轻负担、高质量”的方向努力。2008年年初,学校成功申报了上海市教委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效能的研究”,试图通过提高学生完成学业效能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并且把这一研究首先直落教学的核心环节——课堂,从而产生了后“茶馆式”教学。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在原先的"茶馆式"教学的基础上总结出的后"茶馆式"教学经验,连载至今已经是第三期了。本期我们介绍的是后"茶馆式"教学中的"循环实证"教育科研方法,它形象地反映了该校对课堂教学改进的探索历程。后"茶馆式"教学产生了"循环实证","循环实证"又积极推进了后"茶馆式"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