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已经几次改编,但第一章第二节书中编排的4个演示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内容基本没有变。学生分组实验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中,试验氧气的性质,学生也要做这个实验。这个实验做成功了,对刚开始学习化学的初三学生,很能激发学习兴趣。但学生实验不易百分之百的成功,有些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做演示实验时也没有把握。本人根据多年从教实践所得,谈以下几点操作。  相似文献   

2.
第四册《燃烧是怎么回事》的实验,本来是做“木条、木炭、煤炭、铁丝、铝箔”氧气中燃烧,我增加了香烟在氧气中燃烧。香烟在空气中燃烧很慢,可说是星星之火,但在氧气中燃烧既快又大,同学们拍手称好。下课后,同学们竞相传播该实验的精彩,饶有兴趣。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我把铁丝的两头各缠上一根木制火柴,这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而在空气中不燃烧的情形比较,就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自然》第10册“空气”教学单元中有三个实验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以注意和改进。实验一:烧红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教材中的方法是把铁丝烧红后放入氧气中,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情况,照这样的方法进行,铁丝常常不能燃烧,实验不能取得成功。建议老师们按如下方法进行:将细铁丝绕在一根火柴上,用镊子夹住铁丝的一端,放在火上去烧一会儿后迅速放入氧气中,效果则比较理想。如图1:实验二:朝燃有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使蜡烛依次熄灭做这个实验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倒的速度快,LessonScience(3-6年级)2004年2月上半月两…  相似文献   

4.
黄晓萍 《现代教学》2011,(12):42-42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化学实验过程中出现实验失败的情况很多,教师都曾经遇到过。除了做铁丝燃烧的实验,还有一些情况也时有发生:用双氧水制氧气很长时间没有产生氧气;生石灰与水反应时没有放热;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颜色变化不明显;做氢气爆炸实验时有时听不到响声等。但有多少教师遇到类似情况后都能深入思考,进行反思呢?而且连学生也吸取了教训,没有再犯错误呢?这其中辛老师无疑需要在课外进行更多的努力了。  相似文献   

5.
做过许多次氧气性质的实验,其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多次都不成功。为此我多方寻找原因,没法改进。 我换了一种收集氧气的方法,用排气集气法,将导气管末端插入预先铺层细砂的集气瓶底,集满后,将缠绕成螺旋  相似文献   

6.
按照人教社初三化学课本上的要求去做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点燃铁丝端上的火柴后,应适时将其伸人氧气瓶中,若过早或过迟均影响实验的成功;铁丝燃烧时,生成物熔化后溅落下来有时还会炸裂瓶底。为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简化实验的操作,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7.
通常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用细木条作引火物。这样操作往往由于木条燃烧时的耗氧量等因素不易把握 ,会使铁丝在氧气中难以引燃。如果用酒精引燃铁丝 ,不仅易燃 ,而且操作简便。具体操作是 ,先将一根纱窗细铁丝的一端绕成螺旋状 (见右图 ) ,将“螺旋”的前端用酒精浸润后 ,再将细铁丝上的酒精点燃 ,然后再将此细铁丝伸入到一端绕成螺旋状的细铁丝氧气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的剧烈燃烧。用酒精作引火物 ,铁丝升温快 ,又因为铁丝上只沾有少量酒精 ,酒精燃烧时耗氧量少。这是本实验容易成功的主要原因。用酒精引燃铁丝…  相似文献   

8.
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巡视学生实验时,发现实验发生了小小的意外,一半学生将铁丝放在自制氧气中燃烧,并没有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少数有探究精神的小组坚持不懈地再重复做了一遍,极少数学生暗自讨论,怎么会和书本上的现象不相符?教师默默地在旁边关注着,没有发表看法。第二天的实验报告显示:全班30名学生均看到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这引发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的一次化学分组实验教学中,有一起“事故”至今使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实验的课题: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兼做实验:碳、硫、磷、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实验,但对刚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感到极为新奇———铁丝也能燃烧?实验开始前,我也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交待得一清二楚,并加重语气强调:将铁丝捆一根火柴点燃在氧气中燃烧时,烧杯中一定要加少量水或细沙,以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使杯底破裂。氧气的制取及碳、硫、磷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非常顺利,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就出“事故”了。实验共分12组…  相似文献   

10.
贵刊97年第6期12页刊载了“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延伸的探讨”,我们认为这个延伸实验还存在不足,尚需改进.这是一个理想化的实验,作者认为铁丝在氧气里会彻底反应全都生成四氧化三铁.其实这是不可能的.铁丝燃烧时放出的大量的热,足以使铁丝熔化成小的颗粒落入水中.反应结束后,我们向集气瓶中加了少量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这说明还有未反应的铁,铁也能被磁体吸引,因而这个实验也就不能很好地证明Fe3O4具有的磁性质.做这个延伸实验时希望老师们注意.尽管延伸实验还有待改进,但仍不失为一个好实验.首先,它没有产生生成物不…  相似文献   

11.
例1 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一种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但在实验时由于难以把握铁丝插入集气瓶内的最佳时机,所以实验效果不理想。对此,我进行了如下改进。一、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附图所示。二、实验步骤1.取一个250 mL的集气瓶,在底部铺上一层细沙,然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满一瓶氧气。2.取一根直径约0.3mm的细铁丝(实验室常用来做铁  相似文献   

13.
一次初三化学实验竞赛中有如下三道题。1.用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做(?)(?)和胆矾受热分解的实验。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用粗铁丝很不容易点燃,铁丝太细效果不好,如果改用(?)效果很好。3.胆矾受热分解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这三道题的答案为:“1.实验室制氧气,用氢气  相似文献   

14.
初级中学化学课本第一章第一节《空气》中有一个演示实验: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由于我们学校没有玻璃钟罩,我便用“土方法”给学生们做了这个实验,而且效果很好,我还发动学生回家亲自动手做这个实验,同学们的学习情趣和积极性都很高。  相似文献   

15.
铁丝燃烧实验首次向刚跨入化学殿堂的学生证明 ,化学世界是多么奇妙 !铁也能燃烧 !这个简单的实验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做好这个实验是必要的。为此 ,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氧气要“新”而“纯”  有些老师喜欢早早地把氧气制好 ,是不可取的。笔者经实验发现 ,氧气在集气瓶中的存放时间达 2小时后 ,氧气的浓度就会明显降低 ,导致实验失败。2 铁丝应“细”而“净”  不要用太粗或锈蚀严重的铁丝。笔者建议 ,可选用石棉网上的铁丝。实验前 ,用砂纸把铁丝打磨干净 ,效果很好。3 点燃时间应“准”  一般需在铁丝前端缠绕一木条…  相似文献   

16.
利用便携式氧气瓶、铜管等改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使铁丝燃烧时间更持久、成功率更高。利用便携式氧气瓶、12伏大容量锂电池、电热陶瓷片和透明吸嘴饮料袋等改进“硫燃烧”的实验装置,使硫粉在空气和氧气中加热熔化、燃烧的现象明显且更易观察;整个实验过程始终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更环保,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是初中化学及小学自然课中的一个难点实验。为此,我组织了化学课外小组的学生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我归纳了作好这个实验的关键,供参考。 1.集气瓶。集气瓶的大小,应根据细铁丝  相似文献   

18.
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八个基础实验之一,该实验对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课堂教学中,该实验需要用到多瓶氧气,课间10 min准备起来非常匆忙;收集后气体容易逸散;铁丝实验成功率不是太高、硫磺燃烧有污染性气体生成,让这个充满视觉效果的化学实验成了“鸡肋实验”。改进后整个装置简单、易于操作、成功率高,而且节能减排、现象直观。  相似文献   

19.
1 变“演示实验”的表演式为探究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传统的“演示实验”是以教师演示和讲解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即表演式。它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开拓向上的创新精神。因此,笔者抓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将表演式实验变为探究式实验。根据实验内容提出能激发创新兴趣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分组进行探究性实验,再把各组不同实验归类比较,筛选出科学结论,让学生在探究中激发创新兴趣。   在做铁丝燃烧的演示实验时,把全班分成8个实验组,并提出两个问题:“①纸在空气、氧气中均能燃烧,铁丝能吗?②燃烧一定能产生火焰吗?”这一问,如同“一石激起千重浪”,各组纷纷探究:有的实验前在集气瓶中铺了砂和水,有的始终没有放砂和水;有的把铁丝绕成螺旋状,有的把铁丝弄成直线;有的在空气中加热铁丝,(只见铁丝发红,不见铁丝燃烧)有的在氧气中用火柴引燃铁丝……。场面十分火爆,操作不尽相同,答案也多种多样:有的认为铁丝在空气、氧气中不能燃烧;有的认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有的认为铁丝燃烧能产生红色的火焰;有的认为铁丝燃烧不能产生火焰。然后,笔者把各组的实验情况与答案分类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分析各组实验操作方法的优劣,答案的正误,终于得出最佳操作过程和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20.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呢?这是因为我们实验用的铁丝不是纯铁,铁丝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碳(其实还包括微量的硫、磷),碳与氧气或熔融状态的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使体积迅速臌胀,推动周围的呈熔融状态的铁及其氧化物向四周飞溅,于是我们便看到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