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围绕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因素设计探究实验,重点探究氧气浓度、接触面积对铁燃烧的影响,同时探究铁丝燃烧过程中产生火星四射现象与铁丝中含碳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呢?这是因为我们实验用的铁丝不是纯铁,铁丝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碳(其实还包括微量的硫、磷),碳与氧气或熔融状态的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使体积迅速臌胀,推动周围的呈熔融状态的铁及其氧化物向四周飞溅,于是我们便看到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3.
例1 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一种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4.
生锈的铁丝     
辛甲明 《现代教学》2011,(12):41-41
这是一堂九年级的化学课,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在讲解的时候,在氧气中燃烧铁丝是必做的实验。但这个实验要想成功,必须符合很多条件:铁丝的粗细、铁丝是否生锈、氧气的纯度等。由于上一节课做这个演示实验非常成功,所以本节课再次做这个实验时,我有些放松警惕,没有仔细检查实验器材,直接开始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然而,意外出现了,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出现火星四射的场面,看着学生们迷茫的眼神,我也感到十分沮丧。  相似文献   

5.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生素质、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1 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化学实验中物质颜色、状态的变化、新物质的生成等 ,象魔术一样吸引着学生。成功的实验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时 ,往往只注意了明显和突出的实验现象 ,而忽视了不够显眼的本质现象。如教师在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后 ,要学生描述实验现象时 ,多数学生只回答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而忽视了生成黑色熔融物和放出大量的热。这时 ,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认真分…  相似文献   

6.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可以看到火星四溅的现象,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励学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信心。做好这一演示实验,一定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做好这一演示实验呢?我做了一些探索工作,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要制得高纯度的氧气氧气的纯度越高,越有利于铁丝的燃烧。制得高纯  相似文献   

7.
如何利用学校仅有的实验条件向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1 当实验第一次出现时 ,尽可能地让学生看得清楚 ,感受得真切。1 1 对于现象在瞬时就消失了的演示实验 ,要重复做几次。现象一现象二现象三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氢气在空气中爆炸 淡蓝色的火团 放出大量的热  以上这三个实验中的现象 ,无论是耀眼的强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还是淡蓝色的火团等 ,…  相似文献   

8.
李惠宁 《宁夏教育》2012,(11):27-27
一、在空气中点燃铁和铝 铁和铝都是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能与一些非金属反应,如氧气、氯气等。其中铁和铝在氧气中燃烧是初中化学必做的两个经典实验,铁在氧气中燃烧是火星四射,发出“嚓嚓”的声音,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这两个实验现象能帮助学生理解铁和铝是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  相似文献   

9.
铁和铝都是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能与一些非金属反应,如O_2、Cl_2、S等。其中铁和铝在氧气中燃烧是学习相关章节内容时所必做的两个经典实验,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发出嚓嚓的声音,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这两个实验的实验现象能帮助学生理解铁和铝是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同时,实验现象还能给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然而,在高中学习铁的性质时,教师往往因为觉得要在课堂制取氧气有点麻烦,所以常采取以回忆初中做过的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情境的方式介绍铁与氧气反应;在  相似文献   

10.
毓文 《广西教育》2008,(20):14-14
在一次作文课上,她尝试着将化学课中《氧气制取》的实验作为作文指导课来教学,这对山旮旯里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件新鲜事。在教学过程中,她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试验仪器的名称、实验过程和演示实验,而是让一些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当看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和木炭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时,学生们不禁发出一声声地赞叹:“啊,真奇妙!”最后,学生交作文时,作文题目新颖,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相似文献   

11.
小学自然课堂上的小插曲似乎比其它学科更让教师“防不胜防”。尤其是在公开课的课堂上,缺乏应变经验的老师常陷入一些“尴尬”之中。a.实验操作时,学生观察“偏轨”。我第一次上公开课《氧气》时,指导学生操作“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后,引导学生观察。大部分学生都看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我正要引导学生顺势得出结论,完成本环节教学时,一个平常寡言的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看到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有黑色的东西掉下来。”我当时就面红耳赤,不知所措。时至今日,此事仍令我反思:多么细心的观察,多么可贵的探索!这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2.
初中化学中出现了许多的化学方程式,如何准确无误地记忆这些化学方程式呢?这需要运用一些方法。一、结合实验现象,个别记忆借助从化学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可以获得对化学反应的感性认识,容易逐个记忆一些化学方程式。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其实验现象是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物质生成,这种黑色固体物质是四氧化三铁。确定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有助于记忆这一化学方程式:_点燃_3Fe+ZO,HedFe。O。。二、寻求内在联系,巧妙记忆观察下面一组化学方程式:其特点是两个反应的反应方向相反:A中反应物恰恰是B中的…  相似文献   

13.
1 问题提出 苏教版<实验化学>第21页中关于"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的实验描述:将铝片剪成长5~8cm、宽0.2~0.3 cm的铝条,绕成螺旋状,一端绕紧一根火柴.实验时,用坩埚钳夹紧铝条的另一端,点燃铝条上的火柴,待火柴快要燃烧完时,将铝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瓶底盛有少量水)中,观察现象[1].该实验中的铝基本上不能燃烧.我所任教的三个班级的学生都进行了分组实验,都严格按照实验手册的步骤和要求去做,但没有一组学生有观察到像铁在氧气中燃烧的那种火星四射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实验操作的问题?药品的问题?是实验方案的问题?还是学生没有规范操作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几位老师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和实验改进,学生也积极参与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1 变“演示实验”的表演式为探究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传统的“演示实验”是以教师演示和讲解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即表演式。它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开拓向上的创新精神。因此,笔者抓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将表演式实验变为探究式实验。根据实验内容提出能激发创新兴趣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分组进行探究性实验,再把各组不同实验归类比较,筛选出科学结论,让学生在探究中激发创新兴趣。   在做铁丝燃烧的演示实验时,把全班分成8个实验组,并提出两个问题:“①纸在空气、氧气中均能燃烧,铁丝能吗?②燃烧一定能产生火焰吗?”这一问,如同“一石激起千重浪”,各组纷纷探究:有的实验前在集气瓶中铺了砂和水,有的始终没有放砂和水;有的把铁丝绕成螺旋状,有的把铁丝弄成直线;有的在空气中加热铁丝,(只见铁丝发红,不见铁丝燃烧)有的在氧气中用火柴引燃铁丝……。场面十分火爆,操作不尽相同,答案也多种多样:有的认为铁丝在空气、氧气中不能燃烧;有的认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有的认为铁丝燃烧能产生红色的火焰;有的认为铁丝燃烧不能产生火焰。然后,笔者把各组的实验情况与答案分类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分析各组实验操作方法的优劣,答案的正误,终于得出最佳操作过程和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自然第八册教材《氧气》一课 ,指导学生认识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 ,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而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顺利做好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进而归纳总结出结论 (氧气有支持燃烧的性质 ) ,则是本课的教学关键。教材中对验证氧气支持燃烧这一性质的两个实验都有不尽人意之处。实验 1,教师需准备大量的实验材料 (酒精灯、燃烧匙、木炭 ) ,此外 ,学生做起来非常繁琐 ,容易分散学生观察的注意力 ;实验 2 ,按照教材的实验方法 ,我曾尝试多次 ,但烧红的铁丝放在氧气中很难燃烧起来 ,导致学生实验失败。经过几年的实践 ,我作了以下…  相似文献   

16.
利用比表面积较大的钢丝棉、铁粉,实验室常见的铁丝、洗耳球、蒸发皿等创作"烟花棒"和"喷粉烟花"两个实验教具,使铁在空气中燃烧,并将铁燃烧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以烟花绽放的形式呈现,使铁燃烧反应的条件、原理、现象和应用等相关理论知识具体化和趣味化.该实验教具仪器易得、制作步骤简单、实验现象明显、观赏性强、操作安全性高,且不需...  相似文献   

17.
何霖 《甘肃教育》2008,(14):64-6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用砂纸擦亮一段细的铁丝,并将其一端以螺旋状缠绕在一根火柴上。操作时先点燃火柴,等火柴临近烧完时,再将其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由上而下缓慢地伸入。此时将看到“火星四溅,放出耀眼的光”的美妙景象。  相似文献   

18.
初中化学课本(p.18)在描述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时写到:“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物熔化后溅落下来,证明燃烧时放出了大量的热。……”  相似文献   

19.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许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契机。本文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见解和尝试。 1 实验的“猜想”——激发创新思维,触动创新灵感   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设计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同时向学生指出,既要“大胆猜想”又要“严格证明”,既要培养创新精神,又要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对部分演示实验,我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中的做法,进行一些创新改进。例如:在初三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节的教学中,并不是首先提出“如何将两个灯泡连在电路中,要求一只灯泡亮时另一只也亮”以及“两个灯泡,要求各自开关,互不影响”两个问题,作为讨论两种最基本的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出发点。改进后,我的做法是首先通过黑箱子实验演示(见图1):当闭合电键时,两灯发光;当断开电键时,两灯都熄灭。然后从电路中取下只露出两灯的黑箱子(看不见两灯的连接方集气瓶中去燃烧,铁丝不仅不燃烧,而且也没有火星四射的现象,连做几次都未成功。这时老师就要及时帮助学生查找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失败,让学生知道在这个实验中必须把握几个关键:即铁丝要绕成螺旋状;铁丝不能直接在空气中预热至红,而应系上火柴,点燃火柴再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就会观察到剧烈的反应放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物质。通过反复实验,查找原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获得正确的结论,从而磨炼学生的意志。  相似文献   

20.
一、知识体系(-)空气和氧气二、典型题例析例1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通常状况下,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B)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C)物质和氧气反应都放出热量(D)具有可燃性解析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方面,结合氧气的性质不难发现:氧气只能帮助可燃物质燃烧,本身不能燃烧,答案(D)。例2试写出铁、磷、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解析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____点燃__,。_、3Fe+20。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