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山水画水墨写生是中国画家对自然山水深入细致的认识过程,是从自然过度到创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审美开拓和形象意境的创造过程。山水画水墨写生既写自然的性灵,同时也是抒发画家的心境和性情的对景创作方式。  相似文献   

2.
李可染在写生中提出注重观察、对景创作、洋为中用这些有创新意识的写生观念,并且在写生实践中创造了“密林烟树”的画法,在光的运用和积墨法上也有新的突破,从而使他的写生作品将西洋近代绘画注重感性真实和对象个性特色与中国画的笔墨相融,颇具现代特色,为他的山水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江鹏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4):48-50,54
山水写生是山水画创作的重要环节.随着时代的不同,山水写生的表现特征也有所不同.本文旨在对现代山水写生的表现特征进行仔细的剖析,从审美取向、观察方法、表现语言三个方面分析其与传统山水写生的异同,从而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山水写生的现代方法,以有益于新时期的山水创作.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水墨园林》是苏少版《美术》第12册的教学内容.教材精选了著名画家李可染的两幅《谐趣园》,一幅是对景写生.一幅是据写生重新创作、都是为了表现颐和园湖外有湖、园中有同的和谐之趣,对景写生.以概括的方法有机地表现了客观对象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传统的中国画理论为主导,结合作者长期以来进行山水写生与创作的经验体会,阐述了山水画写生的目的、意义与步骤方法。同时,也阐述了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关系,以及进行山水画创作的主要构思过程、创作方法及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6.
学好中国山水画,需将临摹、写生、创作三个环节联系起来.临摹是学习山水画的最基本手段,写生是山水画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创作状景抒情、借物写心、讲究笔墨、意法化一.  相似文献   

7.
山水画写生是认识自然、感悟自然和表现自然的艺术创作过程,是山水画创作的前提。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学生有自身的特点,山水写生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注意解决写生中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8.
《第二课堂(小学)》2008,(7):130-130
柯罗(1796~1875),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风景画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面向自然,对景写生"的口号,成为19世纪风景画创作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9.
田文华 《考试周刊》2014,(23):19-19
<正>一、艺术要高于生活我们学习山水,最终目的是为了创作。一副成功的创作作品不仅基于对传统的长期学习、积淀和在大自然中对景写生,而且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的个人感受和体验。创作者不是一个只会按既定程序运行的机器,而是以想象、冲动甚至愚笨的念头表现内在的精神变化。只有重视这种对生活体验的感性因素,艺术作品才真切、生动。从山水画开宗立派近两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社会背景造就了一批不同风格的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10.
写生是现实主义画家遵循的主要必修课,是写实主义者在现实生活中撷取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旅行写生则是山水、风景画家尤为热衷的业务活动,美术家既有过程性创作,可能开创一个新的绘画契机,亦应有过程性写生,倘给写生赋以创作契机,到现实生活中去画创作,与写生融为一体,二者必然互补互济。写实主义写生过程涌现的笔墨、色彩趣味有别于抽象笔墨、抽象趣味,那是来自现实的源头活水,与抽象艺术家在画室中偶得之水渍斑痕将迥异其趣。  相似文献   

11.
创作态度论和创作思维论是苏轼文艺创作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作态度论方面,他从坚持个性独立出发,坚持自由创作;他还提出自成一家,标举创新精神。创作思维论方面,他的"静空"观、"游于物外"、灵感论等观点中,包孕着很多有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贺拉斯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文艺理论家。他提出的古典主义创作原则,开启了长久统治西方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文艺理论著作《诗艺》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文学创作论,内容涉及创作主体、创作客体、创作原则、创作过程等方面。贺拉斯的文学创作论,对指导文学创作实践,推进文学创作论的研究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文化创新给予支撑,作为文化创新核心之一的出版创新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文章从出版创新的思想支撑——出版创新观的创立立论,阐明出版创新观创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动静结合作为我国古诗词创作常用的传统艺术创作方法,它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以静衬动、以动衬静、以动衬动、动静互衬四种,被我国古代诗人在其作品中广泛而巧妙地运用,创作出了"妙合无垠"的艺术境界及艺术审美效果,充分体现出动静结合手法绝妙的艺术表现力,因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成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必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汪曾祺小说创作呈现出早年创作早熟、中期几乎中断写作、后期成果丰硕的晚翠特点。分析他各时期的生活经历与小说创作过程的联系、其早期创作与后期创作的联系,可以发现,边缘化的创作特点导致他各创作阶段的不同状态,生活边缘化使他的小说创作无法进入主流,而非功利的人生态度则使他自甘于主流之外。  相似文献   

16.
微电影是新媒体时代的宠物,集娱乐、商业、文艺等于一身。媒介融合视阈下,微电影的创作处处充满着"个人化"的创作特点。基于微电影自身的特征以及创作原因,它的"个人化"的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制作、传播、内容、形式以及平民化创作等方面上。在"个人化"创作发展的基础上,微电影逐渐走向商业化、专业化、跨界合作之路。  相似文献   

17.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思维机制,想象是动画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东西方不同的文明起源与文化背景导致形式各异的想象,在动画创作上显现出物质与精神两种完全不同的想象思维方式,包括动画故事想象创作及动画形象的想象创作。比较东西方想象创作思维的文化基础,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动画的创造性想象思维方式是建立在精神内涵之上的。  相似文献   

18.
创意能力是广告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广告产业的本质就是创新,为客户创造新价值。创造的源头在广告创意部门,创意不仅是广告产业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也是广告产业赖以生存的土壤,没有创意,广告产业什么也不是。  相似文献   

19.
王典兴 《成才之路》2021,(11):92-93
情境创设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情境创设目标不明确,缺少体系建设,以及情境创设不恰当,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等情况。文章分析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升情境创设效果的策略,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作为辞赋大师,司马相如不但创作丰富,而且已相当充分地掌握了辞赋创作的审美规律,并通过自己的辞赋创作实践和有关辞赋创作的论述,对辞赋创作的审美创作与表现过程进行了不少探索,比较完整地提出自己的辞赋创作主张,强调“赋家之迹”,注重赋的审美表达;推重“赋家之心”,认为赋家的心神之运,无限广阔自由,上可以苞笼字审,下可以总览人物,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可以被感受,被认识,但这是一种自得于心的东西。只能自己去体会而不能言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