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城蚕食图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境内有58公里的明代长城,该长城原高10.7米至12米,宽8米至10米,境内有烽火台514座,军堡18座,是明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但昔日雄伟古朴的长城由于长期自然风化、人为破坏,已失去原来的风貌。目前这段长城有较好墙体的不到20%,有明显可见遗址的不到30%。★长城蚕食图@池茂花  相似文献   

2.
里蓉 《中国档案》2007,(7):67-69
在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明代辽东残档中,有大量明朝政府与女真族在辽东马市进行互市贸易的记录。何谓辽东马市?辽东马市又为努尔哈赤崛起提供了怎样的机缘?让我们揭开明代辽东残档的神秘面纱,一起去明代“逛逛”辽东马市。  相似文献   

3.
《明代辽东残档选编》比较具体、详细地记录了明代辽东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名族关系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明史特别是辽东地区历史和清初历史的重要材料。虽然很多是残件,或首尾不全,或中间残缺,但都具有特殊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明代辽东残档选编》比较具体、详细地记录了明代辽东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名族关系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明史特别是辽东地区历史和清初历史的重要材料。虽然很多是残件,或首尾不全,或中间残缺,但都具有特殊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明代辽东边墙修建的起因主要是为防止和抵御北部女真族、蒙古兀良哈三卫等部的南下骚扰.毕??、王翱于正统七年(1442年)修筑了辽东边墙的西段;韩斌、周俊于成化五年(1469年)完成辽东边墙的东段.  相似文献   

6.
据史籍记载和历史、考古学界的研究、考证,燕秦汉时期的辽东长城在辽北地区中部呈东西向穿过。境内近年发现了一批与长城相关的战国至汉代文化遗迹、遗物,其中尤以铁岭新台子邱台大型战国晚期至汉代遗址最为重要,被有的专家考定为汉代望平县址,虽有争议,但它的发现,对推进辽东长城辽北段的发现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理座标。要解决辽北境内燕秦汉长城的具体位置,我们必须以历史文献记载结合考古资料和田野调查工作,从辽北历史上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和辽河水道的古今变化,以及战国秦汉以来郡县设置情况,长城在辽东的构筑特点,与抚顺浑北汉代列燧的关系和有无复线等诸方面因素来研究和确认。铁岭境内的燕秦汉长城、还应在邱台遗址以北的铁岭一带探寻。  相似文献   

7.
从新疆归来进入甘肃,有两处景点没有不去的,一是敦煌莫高窟,二是嘉峪关。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劫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孽城堡,是明朗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萼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关卡。  相似文献   

8.
从新疆归来进入甘肃,有两处景点没有不去的,一是敦煌莫高窟,二是嘉峪关。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关卡。关城始建于  相似文献   

9.
明代辽东边墙修建的起因主要是为防止和抵御北部女真族、蒙古兀良哈三卫等部的南下骚扰。毕荥、王翱于正统七年(1442年)修筑了辽东边墙的两段;韩斌、周俊于成化五年(1469年)完成辽东边墙的东段。但由于修建时采取的是一种临时应急的防卫措施及手段,各段修建又人物有别、时间有差、地点有异,而且还是时断时续分段建成,这样也就不免出现了一定的弊端和隐患。  相似文献   

10.
杨瑶  张辉 《兰台世界》2012,(24):58-59
王祥为明代辽东地区的著名将领,总结王祥的一生,可谓文武双全。本文通过考释其墓志铭文,佐以《辽东志》、《奉天通志》等典籍,将其家世、生平、战绩公之于世人,以彰其功绩,补史家之未及。  相似文献   

11.
周璇 《兰台世界》2017,(17):39-42
明朝时期的辽东地理位置关键,接壤军事力量强悍的民族,它的稳定与繁荣对于有明一代整个国家的安定和谐都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依据明代官书、档案、方志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等,从政治沿革、行政区划、疆域、民族状况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出发,对明朝政府对辽东地区统治的史实略加梳理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王星 《兰台世界》2024,(2):13-15
<正>辽宁的东南部有一块狭长的三角形地区,包括今天的丹东、庄河、东港、岫岩、凤城等地。这个被当时的安奉铁路、南满铁路和黄海海岸围绕形成的地形复杂的地区,曾被称为“辽东三角地带”。九一八事变之后,正是在这一区域先后兴起了以邓铁梅等抗日英雄为首的几支东北抗日义勇军队伍。他们坚持了长期不懈的抗日战争,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不屈不挠地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一、日军对辽东三角地带的武装侵略日本侵略者对辽东三角地带的武装侵略是从强占安奉铁路上的两座重镇——丹东、凤城开始的。  相似文献   

13.
明代辽东边墙是我国万里长城的一部分,西起山海关,东抵鸭绿江,长达千余里.它不仅是汉民族同兄弟民族聚居区的划分线,而且还是一种具有防御性的建筑工程.探究明代辽东边墙的性质,对于了解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经营、各族人民共同开发辽河流域的生产斗争、东北少数民族的兴起及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明庄浪卫长城图册》①藏于永登县档案馆。为册页式,残,无首尾,中剩5页。每页留心横23厘米,纵21.5厘米,连接总长127.5厘米。上彩绘南大通(今永登县大同乡)至乌鞘岭一段的明代长城、烽燧、营堡等。图以长城、庄浪河为中心,东西延伸约10至20公里地域。所括地带的主要山水、关冲、城堡、道路及居住的少数民族部落等均以立体形式绘制标出,如象一幅山水画册。其线条精细、流畅、色泽协调、鲜明、比例比较适当。图册页的背面,记述着重要营堡的建制、兵员、供给、防务等情况。这幅图册对研究明代庄浪军事防务等是一件难…  相似文献   

15.
李玉娟 《兰台世界》2007,(3S):68-69
明代辽东边墙是我国万里长城的一部分,西起山海关,东抵鸭绿江,长达千余里。它不仅是汉民族同兄弟民族聚居区的划分线,而且还是一种具有防御性的建筑工程。探究明代辽东边墙的性质,对于了解明朝存东北地区的经营、各族人民共同开发辽河流域的生产斗争、东北少数民族的兴起及发展有一定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明代辽东档案,"明信牌档"①记载,明朝统治者,滥施刑罪,轻罪重判,以"不应事"等罪,甚至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广东籍人谪寓辽东充当军丁。他们在重冰积雪的北国大地,与当地兄弟民族,携手并肩,披荆斩棘,辛勤劳动,用汗水、泪水,乃至系以性命为代价,开发东北,保卫疆土,促进民族融合,对祖国东北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历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经由阜新地区的燕·秦·两汉和明代古长城及清代柳条边是我们伟大祖国万里长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是举世无双的雄伟建筑。我国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57年,楚国首先建筑了长达五百余里的的楚国长城。随之齐、魏、赵、秦、燕和中山等诸国在自己的边境上修筑长城,作为军事防御攻势。秦始皇灭六国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后,为防御北  相似文献   

18.
熊德安 《兰台世界》2002,(11):42-43
沈阳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化的古城。在其灿烂的化之中,宗教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宗教化也是民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新乐遗址出土的鸟型木雕可以看出,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先民就有了原始的图腾崇拜。据《沈阳县志》记载,汉平帝时(公元1世纪),就建起了天齐庙(东岳庙)。公元3世纪,印度僧人进入辽东传教讲经,是为佛教传人辽沈之始。沈阳小北门外崇寿寺(即白塔寺),大北门里的长安寺(据《奉天通志》记载)均建于唐代。元代沈阳建有城隍庙,明代建有景佑宫、斗姆宫等道教宫观。清康熙二年(1663年),在辽东本溪修炼的郭守真,应盛京守将乌库礼将军之邀,到沈阳设坛祈雨成功。  相似文献   

19.
徐顺炜(温州市龙湾区海滨街道宁村村委会主任,汤和信俗传承人):听我们的老一辈讲,在明代初年,有倭寇来犯,明代中叶尤其厉害。为抗击侵犯东南沿海的倭寇,明太祖朱元璋派已经告老还乡的汤和在江浙一带造59座城池,宁村所是其中的一座。宁村所城,就是今天的宁村。宁村所城的建成,在整个抗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周村区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周村区汇龙湖工程建设用地进行考古发掘,共发掘明代墓葬11座,除一座为土坑墓外,其余皆为阶梯墓道土洞墓,共出土瓷器、木器、铜镜等器物90余件。墓葬的排列具有一定规律,随葬器物也比较一致,应为一处家族墓地。《明英宗实录》中多次记载明英宗令户部旌表出粟义民并诏赐冠带事,M1的发现佐证了这段史实,反映了明代具有文官散官大夫称号的平民墓葬的特点。墓地出土器物以淄博窑瓷器为主,比较固定的组合为四系罐、双系罐、碗、灯盏、缸等,为明代淄博窑瓷器的断代提供了依据,也反映出明代当地民间以使用本地所产瓷器为主。M1所出七星图案木棺底板、M8所出镇墓瓦是道教或民间宗教信仰的体现。这批墓葬的发现为明代平民墓葬的研究提供了资料,丰富了对于明代丧葬习俗、生活习俗、精神信仰等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