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语源研究的文化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源本质上属于文化心理,词源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立论,提出并论证了汉语语源研究的文化视角,突破了传统研究中纯形式化方法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言简意赅,流传广泛。习语的语源反映了文化、历史、传说等诸多内涵。习语语源一般出白于动物、衣食、神话等。对习语语源进行探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英国语言文化,从而提高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俄汉成语语源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了俄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四个方面评估了近十年来汉语语源研究的状况:(1)对传统语源研究深刻的反思;(2)对语源学理论的全面探讨;(3)对语源研究方法的深入探索;(4)对同源词(字)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汉语语源义初探>一书深入细微地研究了语源义的成因、特点、性质运动发展规律及结果,对语源义作了科学界定,在汉语语源学研究方面颇多新创获,是一部有益语源学建设的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6.
对"史不绝书、食指大动、死且不朽"等3条成语的语源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通过对《左传》的用词习惯和词义所指的穷尽性分析,纠正了《汉语成语大全》《汉语大词典》等5部辞典对其语源的释义错误。并强调编纂成语辞典必须充分吸收前人的注释、译文、辞典等成果,根据语境及历史文化知识确定语源义。  相似文献   

7.
英语习语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红  卜毅  魏玮 《唐山学院学报》2005,18(1):60-61,71
通过对英语习语语源的探讨,说明了英语习语来源广泛,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教师对英语习语语源的介绍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正确使用习语,提高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四个方面评估了近十年来汉语语源研究的状况:(1)对传统语源研究深刻的反思;(2)对语源学理论的全面探讨;(3)对语源研究方法的深入探索;(4)对同源词(字)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9.
法语习语源于日常生活,形象生动,折射法兰西文化和价值观。由于中文和法文习语的不完全对等及中法文化、语言的差异,翻译法语习语时,需要综合考虑语级、语体、文化、结构、褒贬、修辞等因素,结合习语特点,讲究翻译方法,以达到传神达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郑路 《华章》2012,(29)
本文从“金声玉振”的语源出发,通过研究该词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分析金、玉发声的主要特征,对“金声玉振”的构成理据及其所包蕴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语源研究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历代训诂学家都十分重视对语源问题的探讨。颜师古在其《汉书注》《急就篇注》及《匡谬正俗》中对语源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有对事物得名原则的分析,对合成词造词理据的揭示,对俚俗语源的分析,对俗语词的探源分析,对一物多名现象的分析等。这对于我们研究汉语语源学、汉语词汇史及语言学史都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语源研究中的认知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的汉语语源研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词源结构的本质属性。词源结构是一种认知心理结构,最终应按心理现象去描写,从认知角度去研究古汉语同源词。汉语语源学研究在借鉴和吸收认知语言学有用理论与方法之后,将会更加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部分四川方言词语的民俗语源作了分析,并认为要全面深入地探究方言词语的语源,我们不应该只拘泥于语言的内容研究.还应该结合其产生的一些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中有许多汉语借词,其历史源远流长.汉语借词的语源以及借用主要有三种方式.这些汉语借词反映了中国的文化,揭示了词汇借用不仅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还是社会语言现象.研究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可以开辟社会语言学新的研究领域,赋予语言学以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教育专业古代汉语教学必须重视词汇教学,通过讲清词汇的语源关系、词汇的文化内涵以及与小学课文密切联系等来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地名是一种文化形态,地名文化包含历史的、地理的和乡土的文化要素,表现出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含义。基于比较文化学视角,运用语言学的历史比较方法,对英国和宁波海岛命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海岛命名溯源,包括海岛命名方法、海岛命名语源或词源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不同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下产生出不同的海岛名字,以及中英民族对海洋不同的认知和不同的海洋文化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前文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历史学、考古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对蜾扁音义形的语源关系作进一步考察,同时我们还要把它与氏族人类学和氏族谱系学有地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其目的就在于着力恢复蜾扁文字历史的本来面目,以便促进蜾扁文字文化的理论研究和书法艺术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兼从文字、词义、词汇发展角度剖析文字假借现象,认力以借字的声韵表示本字的语源义的假借是一种特殊、有规则的假借,这种假借反映了汉语史上语源义不断分化、单音节新词不断增生以及两种原始性语义(本义、语源义)在词汇发展中合流的大势。  相似文献   

19.
作为语言词汇的地名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通过对承德地名的语源考察,发现多民族地区地名有以下特点:1.从共时平面看,汉语地名为主流,少数民族地名以添加汉语元素为演化趋势,表现出多元化、融合性的特征。2.从历时层面看,最初居住人口的民族属性决定了地名的原始语源,但随着民族融合的出现,地名朝着人口占多数的强势民族的语言属性演变,最终形成语言替换或多语合璧地名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以《现代汉语词典》的第一、第五版为封闭域,采用定量统计的手段对其中的外来词进行相关对比分析考察。主要从外来词的语源角度研究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以探求现代汉语外来词语源的历时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