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归是指问题之间的相互转化.其具体表现形式是要解决问题 A,可将它转化为较为容易解决的问题B(问题 A 与问题 B 之间存在某种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A.化归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几乎所有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化归,只是所体现的化归形式不同罢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发现学生在具体运用化归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时存  相似文献   

2.
化归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问题的一个最基本的数学方法.所谓“化归”就是将待解决的数学问题通过某种手段,转化为已经能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返回来求得原问题的解答.由此可见,化归方法包含着三个基本要素(1)化归对象,即对什么东西进行化归(2)化归目标,即化归到何处去(3)化归的途径,即如何去化归.综观整个初中数学教材、处处孕育着化归思想,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化归思想,使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去揭示知识的内部联系,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化归方法是一种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把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变形、映射,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陌生为熟悉,直至归结到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易于解决的问题中去,这种思想方法称之为化归法。转化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典型例子引导学生掌握化归的思想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路及对问题多方探讨的学习精神。下面谈几种简单的化归思路。1.寻找恰当的变换实现化归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平面上点与有序实数对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把几何问题化归为代数问题,同时也可…  相似文献   

4.
回顾我们处理数学问题的过程和经验会发现,我们常常是将待解决的陌生问题通过转化,归结为一个比较熟悉的问题来解决.因为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和运用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于问题的解决,也常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或几个简单的问题来解决,等等.它们的科学概括就是数学上解决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化归. “化归”是转化和归结的简称.化归方法是数学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人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是将待解决的问题A通过某种转化手段,归结为另一个问题B,而问题B是相对较易解决或已有固定解决程式的问题,且通过对问…  相似文献   

5.
化归思想就是在面对数学问题时用到的一种解决手段,即将复杂的问题变简单,将抽象的问题变具体,将生疏的问题变熟悉,将一些无处下手的问题通过化归思想转化为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能够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归思想是数学学习中的一种常用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化归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化归思想方法是研究数学问题的一种基本思想方法,所谓"化归",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转化和归结之意.而在数学方法中所论及的"化归思想"方法是指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不是对问题进行直接攻击,而是把那些待解决或难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手段将问题进行变换使之转化、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求得原问题解答的一种思想方法.本文介绍了化归思想的含义,以例说明高校数学中化归思想分类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一、问题提出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遇到一些问题直接求解较为困难,需将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新问题通过对新问题的求解,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到的便是转化与化归思想,在转化与化归思想模式下,利用某种手段或方法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高考复习过程中,转化与化归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因此,对转化与化归思想应用的复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并掌握转化与化归思想,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教师的引导作用,最大程度地提高高考复习效率是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8.
所谓化归方法,是指将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把这个问题变形,使之归结为另一个熟知的、较容易解决的、或者已经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它的解决,求得原问题的解决。化归方法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是基本而典型的数学思想,教学时经常用到它,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化归是指问题之间的相互转化。其具体表现形式是要解决问题A,可将它转化为较为容易解决的问题B(问题A与问题B之间存在某种关系),从而解决问题A。化归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几乎所有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化归,只是所体现的化归形式不同罢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发现学生在具体运用化归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时存在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还没有引起我们教师的足够重视。兹举几例加以说明,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让学生更易于理解数学,更利于学生记忆数学,还可以帮助他们科学地思考问题,探索规律,发现真理和解决问题。一、化归的思想方法的运用所谓的化归就是将要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以求得解决。例如,在教学面积公式时,就可以运用化归思想方法,把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计算。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公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数学教育应从偏重知识教学向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和能力培养转变.化归思想作为一种基本数学思想,是数学基础知识的灵魂,是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教学中注意化归思想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数学,发展能力和促进素质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 化归思想是数学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思想,它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总是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把陌生问题转化为熟悉问题,把繁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在解题中只有能不断地合理地转化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简单、容易地解决. 例1 设函数f(x)是定义在(-∞, ∞)上  相似文献   

12.
化归思想就是在面对数学问题时用到的一种解决手段,即将复杂的问题变简单,将抽象的问题变具体,将生疏的问题变熟悉,将一些无处下手的问题通过化归思想转化为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能够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归思想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想,在学生的解题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化归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1化归与转化思想的考查综述1.1内涵阐释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使问题得到解决.春城无处不飞花,数学处处要转化.化归与转化思想是实现解题腾飞隐形的翅膀.它既是数学思想也是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化归思想:高中函数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归就是将所给问题化为已解决了的问题去处理,是数学上解决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函数问题的解决是函数知识的应用,函数理论的外化,是由已知数学事实导出待求数学事实的过程.因此,中学数学教师应加强函数问题的解题研究,突出化归思想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合乎规律的掌握化归思想,教会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学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利用转化与化归思想解决.高考十分注重对转化与化归思想的考查,利用转化与化归思想解决问题占了较大的比重,成了历年高考数学考试的重点之一.通过对高考复习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转化与化归思想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以立体几何为例,探讨转化与化归思想在高考复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而化归方法是数学中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方法,能为人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指引方向启迪思路.有利于对事物进行分析、概括、抽象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舍弃非本质属性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设计,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化归,就一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化归思想是将问题根据相应的等价关系,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指导思想方法.对于高中数学中的复杂问题,利用化归思想,将问题简化处理,将陌生的、未知的转化成熟悉的、已知的,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化归思想的利用,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本文探究化归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数学中的化归思想方法,其特点就是使问题简单化、熟悉化、程序化,以便使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复杂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例题的分析和总结,使化归思想渗透到了函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给学生呈现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强化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相似文献   

19.
化归是初中数学中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熟练掌握、运用化归方法并渗透化归思想,能够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化归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化归,简而言之就是转化和归纳。采用化归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熟悉化、简单化与直观化的形式,有效帮助学生将新知识分解为已学知识,准确地认知与系统地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和方法。化归思想体现了数学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解题策略,也是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