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蔡军 《中国出版》2013,(10):50-54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侵犯版权的犯罪表现出新的特征:犯罪主体具有广泛性,犯罪客体具有无形性,犯罪行为新型化,犯罪目的具有不明确性。侵犯版权犯罪的这些新特点,对我国版权的刑法保护带来了诸多冲击和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一方面应当确立版权人"权利优位"的刑法理念;另一方面应适当扩展侵犯版权犯罪的犯罪圈,完善犯罪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2.
试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版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网络侵犯版权的主要表现;进一步从法律保护版权、技术保护版权、创新保护版权等方面探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版权保护.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3.
谷永超 《青年记者》2016,(31):74-75
随着数字技术的升级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网络不但拓展了人们的活动空间,便利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时也为一些犯罪的实施开拓了新领域,比较典型的就是通过网络实施版权犯罪.网络的特殊性使得网络环境下的版权犯罪出现一些新特点,由此给版权的刑法保护提出了新问题.鉴于此,笔者拟对网络环境下版权犯罪中的“复制发行”的特点及认定进行探讨,以期裨益我国刑法规制网络环境下的版权犯罪.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背景下,版权犯罪呈现出与传统印刷式版权犯罪相区别的诸多特征,这给版权治理提出了新课题.对此,创新网络语境下的版权刑法保护机制是一条重要路径,需要树立版权人权利优先的理念,立法上有限度地扩宽版权刑法保护的犯罪圈,司法上完善犯罪行为的认定标准,以此突破版权刑法保护的现实瓶颈,努力构建保护知识自主创新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徐双军 《编辑之友》2012,(6):103-104
本文对网络原创文章版权作了概述,论述了保护网络原创文章版权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网络原创文章版权受侵犯的形式,阐述了网络原创文章版权的法律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多个国家或地区关于网络信息聚合服务提供者版权侵权的司法判决,考察网络信息聚合服务与数据库版权、被挖掘文本的独创性认定、超链接侵犯向公众传播权的认定、版权限制或例外的可适用性,并评述相关国际立法或政策趋势.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版权犯罪呈现有异于传统版权犯罪的新特点,比如,犯罪主体更加多元,犯罪主观目的不明确,犯罪行为和方式新型化以及犯罪后果难以估量.对此,为避免互联网限制刑法对版权规制的能效发挥,我们有必要从立法、理念以及主观形态三个维度对现行刑法的版权规制规则给予适当调整,积极应对互联网版权刑法保护的争议,进而突破新形势下版权刑法保护的现实瓶颈.  相似文献   

8.
张悦 《图书馆学刊》2012,(2):3-4,28
在网络环境下,馆际互借中的版权问题更加突出,同时由于相关规范的不完善,读者行为以及网络开放性的影响,侵犯版权的情况更为常见。网络环境下馆际互借的风险防范与相关保护对策,成为图书馆数字化和信息化以及图书馆管理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将规避版权技术措施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范围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结合我国当前现状,规避版权保护措施行为应作为侵犯著作权罪的共犯加以处理,规避接触控制措施行为不应被认定为犯罪,间接规避技术措施行为应设置非法提供规避版权技术措施设备、服务罪这一独立的罪名给予处罚。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制度随着大众传播的发展,呈现出主体产生大众化、权利归属复杂化、作品信息数字化、权利内容技术化和侵犯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应对以上新特点,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对象应扩大到网络作品;客观行为中复制发行行为应注意新的形式;主体上还应当追究网络服务商的责任,但也要区别对待;主观上的营利应当区分直接营利方式和间接营利方式。  相似文献   

11.
郑瑞平 《出版广角》2016,(23):35-37
微博具有可版权保护性,微博版权危机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侵犯微博版权的类型主要包括:微博用户的侵权、微博平台的侵权、跨媒体领域的侵权等.保护微博版权应采取完善版权法律法规、坚持微博实名政策、打击微博侵权行为,以及增强微博平台、微博权利人与微博用户的版权保护意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学位论文再次发表的版权与学术不端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小强  赵大良 《编辑学报》2011,23(5):377-379
指出学位论文的传统利用方式不是正式出版,但被收录进网络数据库是正式的网络出版。分析学位论文网络出版后再次发表可能存在的侵犯期刊版权、学位授予机构版权和数据库提供商版权的情况。以我国相关学术规范和国外期刊处理惯例为基础,分析学位论文网络出版后再次发表涉及的学术不端问题及其例外,并给出了期刊编辑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版权问题一直是困扰网络出版发展的难题,网络版权纠纷不但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卷入的人群越来越多,波及的国家也越来越多。1999年王蒙、张抗抗等6名作家以网站提供作品浏览、下载,侵犯著作权为由,向世纪互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提出诉讼并胜诉,网络版权正式进入我国司法实践中。2000年10月,全国2000多家杂志社、期刊编辑部因维普公司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大量使用原告拥有著作权的论文而将其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14.
2014年6月,“今日头条”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版权纠纷闹得沸沸扬扬,虽然“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声明已与发生版权纠纷的媒体签订合作协议、达成和解,但这样的版权纠纷仍然持续不断,法学界、传媒界对网络作品的版权争议也从来没有停止. 2016年4月26日,百名自媒体人发出《联合维权公开信》,控诉“一点资讯”利用技术手段将自媒体人的原创作品复制、抄袭到自己平台和应用软件上,严重侵犯知识产权.频发的网络作品版权纠纷,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思考网络时代新闻作品的版权归属与责任认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信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媒体形式不断更新,版权保护制度也发生了变革,作品的创作方式、使用方式、传播方式以及用户获取渠道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政策和技术的推动下,网络版权的保护力度得到加强,中国网络版权产业规模增幅明显,赋能中国经济增长.但在网络版权制度更新、执法监管方式、版权意识建立、执法队伍建设等各方面依然存在问题,需要从加强网络版权法制的适时性建设和宣教工作,完善网络版权行政执法的协同机制和长效机制,提高网络版权执法的技术水平,提升网络版权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网络版权执法建设.  相似文献   

16.
德国联邦内政部重点防范的网上违法行为包括传播和拥有儿童色情信息。传播极右等内容的言论。有关欺诈性商品和服务的宣传和不正当广告.信用卡诈骗.被禁止的赌博。软件盗版和侵犯版权。非法销售武器、麻醉品和药品.以及黑客犯罪和电脑病毒.  相似文献   

17.
随着侵犯著作权犯罪活动的日趋活跃,侵犯著作权的犯罪刑事案件数量的增幅明显,涉案侵权物品处置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但从侵犯著作权犯罪的涉案财产处置程序的运用现状和运行机制来看,在对侵犯著作权犯罪涉案财产处置中,既有违法所得认定不一等实体方面的问题,也有对被害人的损失补偿程序缺失等程序方面的问题.对此,有关部门可以"完善'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为总体框架路径,从违法所得采取总额没收原则、完善涉案财产处置程序和增设被害人损失赔偿制度等方面,对我国侵犯著作权犯罪涉案财产的处置程序进行构建与优化.  相似文献   

18.
陈颖 《传媒》2015,(10):27-29
2015年4月,国家版权局下发了《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网络转载作品的相关事宜作出规定.《通知》再次强调了网络转载报刊作品必须先经过著作权人许可;引导报刊单位通过签订协议、建立作品信息库等方式梳理本单位内部的版权资源;鼓励报刊单位与网络媒体共同探索合理的价格体系,建立网络转载版权合作机制.作为主管版权事宜的重要行政部门,国家版权局向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表明了基本态度,并在规范网络转载方面迈出了积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杨绪强 《编辑之友》2015,(12):80-83
网络版权授权机制是基于中国网络版权现状,为保护数字作品的网络版权,解决网络版权侵权问题,促进网络版权市场健康发展而建立的明晰网络版权归属的一系列规范的总和.我国网络版权授权机制的特点表现为以版权问题为导向、以"积极建构"为动力、以法律法规为保障、以繁荣版权市场为目标.议价机制、授权方式和版权意识是当前影响网络版权授权机制的重要因素.推动网络版权授权机制构建的路径有完善网络版权授权平台,引导网络版权议价机制健康发展,规范网络版权授权内容和方式,培育版权意识、营造良好的网络版权环境.  相似文献   

20.
馆际互借作为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方式之一,因多种原因,不可避免的发生版权侵权行为.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图书馆界对馆际互借与版权问题的观点,并提出如何避免侵犯版权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