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才会拥有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爱上数学学习,始终在快乐中学习,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推动力。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让学生陶醉在数学的乐园中,让他们走进数学的大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那么,如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呢?在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3.
数学兴趣是数学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数学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应当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数学教学的逻辑起点,并把数学兴趣导向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和发展,使数学兴趣与数学思维在以生为本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共生。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只有基于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参与、体验等最基本的需求,才能构建有效的数学教学. 一、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强化剂和营养剂,在学生认知过程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它能使学生集中注意、鲜明观察、活跃思维、强化记忆.鉴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把数学问题寓于新奇的富有情绪的情境之中,用数学的魅力激励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求知心态.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会使人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推动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个人形象,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巧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这里的兴趣主要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在兴趣,它是最大、最持久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数学教学中,一旦教师通过有效的手段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内在兴趣,那么整个教与学的局面就变得活跃起来,因呲,培养学生对数学产生的内在兴趣.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正>高效课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把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把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精彩展示,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全面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下面我就如何打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谈谈认识。一、激发学生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只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本文主要浅谈了数学学习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小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在他们眼中.数学很枯燥,虽然现在的教材有很多插图.但是由于比起其他课目来说。动脑比较多.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兴趣。这样.学习自然跟不上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学生对数学能够产生兴趣.那么对教学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加强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人们认知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够主动地求知、积极地探索。然而,数学知识因为抽象性和逻辑性比较强,所以使得很多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对数学学习没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力求通过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2.
孙改芳 《新疆教育》2013,(11):33-33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就一定要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数学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时,他们就会愿意学、主动学。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大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我尝试在保留传统教学的工具性的同时,把举例子、多媒体教学多种极具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融入其中,将生活哲理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使学生能更轻松愉快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新课程标准下,老师如果能巧妙设计教学,千方百计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持久兴趣,那么就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甚至是废寝忘食地去钻研数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持久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是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目的要求中指出:"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下面结合一年级"数的认识"教学,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  相似文献   

15.
有的学生说数学枯燥无味;有的学生说数学奥妙无穷.为什么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反差如此之大?究其原因——兴趣!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是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新课标指出:“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对数学感不感兴趣,那就看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只有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6.
潘敏 《考试周刊》2012,(77):63-63
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才能爱上数学,才能学好数学。作者就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7.
张福 《现代教育》2013,(5):82-82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中职数学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兴趣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不妨用以下方法引导之。  相似文献   

18.
浅谈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力量,是决定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高新技术是保持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高新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作用,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将生动有趣的数学命题、多姿多彩的数学轶事、悬而未决的数学猜想、似是而非的数学俘论巧妙地贯穿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就…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数学差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主动想方设法解决数学学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数学能力.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使数学教师能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在学生心目中,数学学科枯燥乏味,再加上数学学科逻辑性和抽象性比较强,随着初中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和难度的加大,学生渐渐有些惧怕学习数学,导致学生对学好数学失去信心,进而导致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和效率。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摆在初中数学教师面前最现实的任务。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善于利用各种方法培养、激发、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