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卫军  唐纯凡 《教师》2011,(18):122-122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复杂的、特殊的、艰苦的劳动。只有对学生有着真挚的爱,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去;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取得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只有全身心地爱学生,时时刻刻为学生着想,学生才会爱戴老师;爱得深、切、诚,才能唤起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使学生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所以爱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黄钧华 《陕西教育》2003,(11):16-16
一、赏识教育——新世纪教师必备的素质 赏识就是欣赏、赞赏,它的本质就是爱。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教师的爱,是学生心中的雨露和阳光。只有爱学生,才能使师生之间缩短距离,增强了解和沟通,产生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3.
鼓励学生上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赏识必不可少。赏识教育就是欣赏、赞赏学生,本质就是爱。教师的爱,是学生心中的雨露和阳光,只有爱学生,才能使师生之间缩短距离,增强了解和沟通,产生心灵的共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  相似文献   

4.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的基本关系,作为教师,必须重视、研究师生的心理关系。特别是作为教师,必须做到与学生肝胆相照、心心相印,爱学生所爱,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乐学生所乐,帮学生所需。教师只有用自己的心灵去呼唤学生的心灵,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步入师生共容和谐的境界,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成为一种使人赏心悦目、富于创造和激动人心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提倡爱心教育。我们只有用爱去熏陶和感化学生的心灵,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了解他们,从而掌握他们。爱心可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距离,使师生间的沟通更顺畅,更和谐。  相似文献   

6.
沟通是一门艺术。一次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教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沟通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付出真心去爱学生、了解学生、聆听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教师,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形成良好的教育网络,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7.
张飞 《考试周刊》2013,(99):142-142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前提。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是每个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能够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与爱戴,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为学生接受教育奠定情感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才能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宽容是教师爱学生的一种体现。只有真正关心热爱学生,才能让学生在爱的海洋里展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9.
爱是人类共同需要的,学生也是如此。而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是教师的品格和义务。爱的基础是给予、关心、尊重和了解。班主任的爱,正是这种情感的渗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只有关心热爱学生,师生之间才能知心、交心,贴心。学生才能在被爱的同时,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班集体,爱自己的学校。班主任对学生只有倾注真情,付出爱心,把他们当作事业的同伴,信任他们,以诚相待,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掌握他们的思想、学习以及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达到师生心理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爱是启迪学生心扉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奋进的动力,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灵交融的催化剂,只有蕴含了严父慈母般爱的教育才能产生强大的教育力量。今年,笔者担任三年级班主任,面对一群天真、单纯的孩子,讲什么都是似懂非懂的样子,原先那套讲道理的方法,现  相似文献   

11.
爱是教育的点金石,她显示着巨大的魔力。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学生,教师只有亲近学生,为学生付出爱,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只有以情育人,以情感人,才能使师生之间架起心灵互通的桥梁。而"情感教育"的关键则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关怀上。就学校情感教育来说,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直接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理所当然地成了"情感教育"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12.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当着传播文明和塑造心灵的双重责任。学生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怎样才能让学生亲近教师呢?只有爱!教师的爱如果能像阳光一样洒满孩子的心田,就会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塑造美好的心灵。在教育中,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是架构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只有以爱为基石,才能搭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抓住教育的契机,更好地实施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撞击,情感的交融和呼应的过程。由此可见,只有充满情感的教育行为,才能体现教育的真谛;只有饱含情感的教育实践,才能催生教育魅力的最大化。作为班主任教师,只有把情感教育融入到班级管理中,根植到学生的心灵里,才能打造人性化班级,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  相似文献   

14.
齐敏 《吉林教育》2006,(4):54-54
班主任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建筑师, 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的身心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感化作用。童心是一颗由父母用爱的乳汁哺育而成的晶体,对爱抚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要。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注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植根于爱的土壤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15.
谈爱心教育     
蒋晓彦 《现代教育》2003,(14):33-33
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的爱心是教育的桥梁,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灵的纽带。教师只有用爱的感情来沟通与学生之间的联系,通过爱的暖流去开启学生的心扉,才能使之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爱学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又有人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爱是迷惘的灯塔;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正如此说,老师爱护学生,学生才会敬爱老师.也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学生,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呼唤真爱。但是,对于教师而言,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爱,还要会爱,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如春风化雨,才能使学生把老师的爱转化为学习与生活的动力。我认为爱学生应该从“欣赏”学生的缺点开始。善待学生、“欣赏”学生、特别是欣赏有缺点的学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我们应用爱心去教育学生、用爱去培育心灵、用爱去点燃每一个孩子心灵深处那盏明亮的灯,用行动去播撒爱,用爱作为师生心灵沟通的纽带。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也有人说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使学生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用爱心去感染学生,用良心去教育学生,他们才能把老师作为自己的朋友,无拘无柬,向你吐露真言。  相似文献   

19.
夏英 《考试周刊》2013,(91):170-170
爱,像火种点燃心灵的希望;爱,像大树撑起心灵的天空。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财富。教师和父母一样,期盼孩子健康成长。只有教师付出了爱,学生才能得到爱。在爱的怀抱中,孩子们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只有温暖的爱,才能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只有爱学生,才能体现教师的基本素质,才能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20.
孩子的心灵如同一张洁白的纸,也如同一块未开垦的净土。教育者怎样去描绘那张洁白的纸,怎样去开垦那块净土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孩子,高尚纯洁的爱,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才能超越人的属性而达到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