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逐步趋向缓和.然而欧债危机涵盖了流动性危机、偿付性危机、银行业危机甚至政治性危机,其复合型本质决定了危机的解决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欧债危机仍是欧盟经济的不稳定因素.据统计,受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及冬季漫长影响,德国2013年5月失业人数增幅达到经济学家预计的四倍以上.欧盟的各项应对措施在防止流动性危机方面虽见成效,但塞浦路斯危机仍然暴露出欧债危机鲜明的银行业危机特性,这是当前欧债危机带来的主要风险.在目前的形势下,预测欧洲什么时候才能够走出债务危机没有多大意义,探讨此次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才会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自2009年12月在希腊显现以来,呈现出逐步扩大和不断升级的态势。尽管欧洲对欧债危机做出了积极救助,但这场危机依然对全球经济的恢复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文章针对欧债危机形成的复杂原因进行多层面的梳理分析,对这次危机爆发的渊源有较为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并将此次危机纳入到目前全球经济复苏所遭遇的政府债务危机的普遍背景中进行了再度溯源,并简要提出了中国应对框架。  相似文献   

3.
欧债危机爆发至今,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际经济社会所施加的外部影响,有欧债危机国家内部的原因,也有欧元区的制度性缺陷。欧债危机不仅使欧洲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也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此次危机将迫使欧元区各国重新审视并弥补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将压力转化为改革欧元区经济治理结构的动力,走向合理的货币联盟。  相似文献   

4.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自2009年肇始至今的三年期间,欧元区国家频频爆出债务问题,引发了市场恐慌。由债务危机而引发的经济低迷、政局动荡等诸多问题,甚至一度引发了人们对于欧元区解体的猜测。对欧债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由危机引发的一系列衍生问题进行分析,解读欧元区的制度弊端。与此同时,透过危机,揭示出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并呈现由经济领域向政治、社会领域传导,由欧元区国家向其他国家扩散的态势。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向银行业、非金融私营部门的传导十分明显,使欧洲核心国家银行业风险敞口不断扩大,实体经济萎靡不振;同时,主权债务危机引发多国政局动荡,民众不满情绪也持续升温。欧债危机对全球的影响也不断显现,直接冲击欧洲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量,并出现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股市暴跌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面对欧债危机及其蔓延趋势,需要各国联合行动,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其中"一揽子"方案、"隔离层"和"防火墙"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2010年4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并不断向其他国家蔓延,世界经济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欧债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本文首先介绍了欧债危机的原因,紧接着介绍了欧债危机的影响,最后总结了此次危机对我们的启示,以期更全面的了解欧债危机.  相似文献   

7.
欧债危机,有学者将其原因归咎于高福利制度的观点显然有失偏颇,因为无论从欧洲福利制度在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是从经济危机对债务危机最为严重的"欧猪五国"的财政赤字率和负债率的影响,或者欧元区各国无法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进而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来看都足以证明,福利制度并非是欧债危机爆发的罪魁祸首。而优化制度设计,完善制度管理,坚持以政府为主体,政府、社会和个人责任共担,实现社会保障的制度覆盖到实际全覆盖,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2011年以来,新一轮全球债务危机的爆发和美债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预示着主权债务问题已在全球迅速蔓延。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厘清美国债务问题的演化路径,探讨其对美国国内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冲击,以及对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梳理美债问题的演进路径和内外影响,可以发现,尽管美债问题与欧债危机二者交替出现、相互影响,但在形成原因、救助措施和国际风险等方面却不尽相同。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者,中国应主动制定相关避险措施,积极反思中国的外汇战略,合理规划外汇结构,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要足够重视地方债务问题,以降低美债问题对中国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2009年底以来,全球3大评级公司接连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债务危机浮出水面,并快速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由于高居不下的财政赤字和严重的公共债务,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爱尔兰、(Ireland)、希腊(Greece)和西班牙(Spain)被外界称为"欧猪五国"(PIIGS)。随着问题的逐步暴露,欧洲股市暴挫,欧元持续下跌,欧元区经济面临成立11年来最严峻的考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为何越演越烈?本文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世界和中国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剖析、思考,探索事件给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和改革带来的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主权债务问题此起彼佚.由此带来的问题不仅可能引发欧元区的债务危机,而且有可能引发全球的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欧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复苏.本文回顾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原因、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根据以上分析,对我国在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塞浦路斯危机自2012年下半年拉开帷幕,将肆掠欧洲三年多的主权债务危机再一次置于风口浪尖。这场集地缘政治矛盾、商业银行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于一体的危机,远远超出了欧债危机的一般性,具有较为特殊的分析价值。本文拟从塞浦路斯危机的渊源出发分析其特殊性,而后着重剖析塞浦路斯危机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和银行业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继希腊之后,欧洲诸多国家的债务危机也纷纷显现,其影响不仅局限于欧洲,已经蔓延到全世界多个角落,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影响.笔者综合分析欧洲债务危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欧债危机带来的影响,并分析了对中国的启示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流行看法之误面对挥之不去的欧债危机,许多人在发问:造成欧债危机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才能解决欧债危机?关于欧债危机原因的一个流行说法是:欧洲国家福利太高,高福利是造成欧债危机的原因。由于深陷危机的国家都在削减福利以减少赤字和债务,这个说法显得很有说服力。但是,只要认真查看一下福利和债务的相关数据,就会发现这个说法十分蹊跷,站不住脚。  相似文献   

14.
欧债危机不同于金融危机或者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主要是由于金融市场和经济市场的动荡所直接引起的,而主权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则是财政危机,可以归结为社会政治因素,虽然都可能引发政治危机,但是,解决债务危机更需要国家政治的介入,这对融入全球化时代的我国行政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指明当前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本质是继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之后的深入发展,即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新的表现形式;简述了当前美欧债务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指出了美欧债务危机特别是欧洲债务危机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3点重要意义,并相应提出3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欧债危机后,中国和欧盟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大为增强,中、欧关系迅猛发展。中、欧关系在政治交往、贸易投资、人文交流、能源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中欧关系的迅猛发展有其特殊原因:政治互信和经济互补、中国的经济地位以及中国对欧债危机的态度是促进中欧关系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变化之中,大国关系是形成世界新格局的核心要素,中、欧关系的发展将会推进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进程;同时,也将促使欧盟尽早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和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型中美欧三边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成为了城中热点,甚至欧元区是否会以解体收场也备受人关注。本文分析了欧债危机的发生缘由,并思考了欧元的前景,得出要分散我国国际储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了布隆伯格演讲,演讲申明英国将谨慎处理与欧盟之间的关系,英国留在欧盟或者退出欧盟的决定权将交给英国民众。2015年4月保守党为获取更多选票,在竞选宣言中承诺于2017年年底前举行英国脱欧公投。2015年5月8日,保守党赢得大选,脱欧公投也正式进入日程。2016年6月23日英国脱欧公投正式开始,经过15个小时的投票最终脱欧派以51.89%的支持率赢得了此次公投,这也意味着英国结束了自1973年以来43年的欧盟历史。英国为何脱欧,究其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文章将从英国的外交政策,英国主权意识与疑欧主义的传统,欧债危机与欧盟难民危机的现实因素三个角度来分析英国退出欧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的欧债主权债务危机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著作———《资本论》中的经济危机原理,其爆发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恶果。在此分析基础上,本文针对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认识经济周期性波动、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平衡以及推动产业升级等一系列借鉴成果。  相似文献   

20.
欧洲至今仍未走出债务危机阴影,提起欧债危机,除谈及欧洲一体化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协调外,很多人将原因归结为水平过高且刚性增长的福利政策,诚然,欧洲"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政策极富吸引力,福利支出势必占取较大政府支出份额,但是债务危机的发生所暴露的不仅是福利待遇的高低问题,更是涉及到人口年龄机构变化、就业形势的转变等所带来的制度层面的调整需要。文章主要就欧债危机爆发背后的福利制度动因进行分析,并对当下中国福利制度改革提出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