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倾斜煤层的开采,受煤层倾角、煤炭硬度和煤层顶底板的影响很大,根据煤层条件确定适当的采煤方法,是我矿进行开采急倾斜煤层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长壁采煤爆破要依据煤层的硬度、厚度、节理和裂隙的发育程度及顶板的状况,正确地确定钻眼爆破参数,包括炮眼排列、角度、深度、装药量、一次起爆的炮眼数等。  相似文献   

3.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产地,蕴藏着1.9万亿吨煤炭资源和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但由于新疆煤炭资源开发主要位于山前地带、受地壳运动的影响,煤层倾角普遍较大,这为新疆煤层气分析、研究、开发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尤其是压裂支撑剂的选择成为一大难点。本文通过对镂空陶瓷支撑剂颗粒分析研究,发现可根据其硬度高、重量轻、易悬浮的特征,提高对新疆极倾斜煤层煤层气研究开发程度,并可以运用于其它相近行业。  相似文献   

4.
由于煤矿井下地质复杂,煤层赋存条件变化较大,在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会遇到工作面内出现火成岩侵入区问题,由于火成岩硬度大,可采性差,工作面如何安全快速推进,成为技术重点和难点。本文介绍了某工作面快速通过火成岩侵入区工程实例,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安煤矿是一座年产150万吨的大型矿井,主采煤层为8#和9#、16#煤层。2561轻放工作面位于一采区中部,煤厚3.5—4.6m、平均厚度3.8m、煤层倾角为5-120、平均为80。煤层硬度系数1.5—2.0。直接顶为浅灰色粉砂岩,次为块状泥岩,平均厚度12.6m;老顶为浅灰色—白色细、粉砂岩,平均厚度6m;直接底为泥岩—浅灰色粉砂岩,平均厚度为2.42m,老底为灰白色—浅灰色细砂岩,平均厚度8.1m。  相似文献   

6.
当煤矿煤质硬度大,就会给采煤工作面回采带来很大生产困难,尤其煤层中存在着一定夹矸,夹矸不均匀分布,厚度在0-300mm内变化不等,采用原普通滚筒,无法强行截割,影响回采生产速度。针对普通采煤机滚筒,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存在的生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确定改进主要技术参数,从而有效提高其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红星煤矿开采的煤层为急倾斜煤层,煤层平均倾角830,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地形地貌状况,将井筒沿煤层走向布置在煤层底板的粉砂岩中,采用走向斜井开拓。经矿井建设和生产实践证明,利用走向斜井的开拓方式开采急倾斜煤层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并根据应用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经济不断的发展,对各类的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的提高。而工业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煤,因此煤的开采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急倾斜煤层是地下煤层的倾角大于45°,这种煤层属于难以开采的煤层,因为其具有煤层稳定性差、回采率不高、机器设备使用程度低和安全性能差等特点,所以其煤层难以开采。本文主要是对急倾斜煤层的采煤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分析了急倾斜煤层的特点,指出了急倾斜煤层采煤时的技术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解决的策略和急倾斜煤层开采的方法设计。  相似文献   

9.
肥矿集团涿鹿安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整合的兴梁煤矿,可采8号煤层。该煤层北部一般为2.00-2.20m,向南煤层逐渐变厚,煤厚2.50-2.60m左右,平均2.37m,煤层倾角21-50°左右,为急倾斜煤层。为此,对该煤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选用合理、科学的采煤工艺以及支护技术,对下一步顺利地开采煤层工作面,确保矿井生产安全性,意义重大。为此,本文论述了急倾斜煤层开采技术,涵盖回采工艺的优化以及应用急倾斜煤层支架技术和煤层工作面防滑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陶二煤矿三维地应力的现场观测,分析了采动过程中煤层底板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确定了煤层底板的破坏深度,对2“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并总结出该矿2#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经验公式,为该矿2#煤层安全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煤质硬度大,给采煤工作面回采代来很大生产困难,尤其煤层中存在着一定夹矸,夹矸不均匀分布,厚度在0~300mm内变化不等,采用原普通滚筒,无法强行截割,影响回采生产速度。因此,如何有效地改进采煤机滚筒割硬煤问题是重要而迫切的课题。根据滚筒破煤理论,改进滚筒技术参数,解决生产中截割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三软煤层指煤矿开采中遇到的软的顶板岩层、主采煤层和煤层底板岩层,煤层裂隙发育构造复杂,给掘进巷道及安全生产管理带来很大难度.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三软煤层支护特点,并探讨了三软煤层巷道锚杆技术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鸡西盆地穆棱组煤层在走向、倾向上可采煤层变化的特征,以及及富煤带、聚煤中心的分布情况的分析,简述了鸡西盆地穆棱组煤层聚煤规律。鸡西盆地穆棱组煤层层位发育比较稳定,但是在可采煤层厚度上则变化较大,延走向和倾斜方向上,煤层厚度呈跳跃式的发育。  相似文献   

14.
从水文地质的角度分析了稳定和非稳定状态下煤层气井的生产过程,揭示了煤层气井的排水采气机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地质情况,分析了煤层气井的产气规律及趋势,为煤层气井的生产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三塘湖煤田煤层层数多,辱度大,煤层沿走向、倾向厚度及层间距变化较大,加之探矿工程线距、孔距郜铰大,致使煤层对比的困难,为此,以煤层测井曲线物性反映为主开展本区煤层对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钻孔见煤厚度及矿井巷道见煤厚度,总结分析了新安煤矿煤厚变化规律,圈定了其煤层不可采带.从煤层原生厚度变化和煤层后生厚度变化两方面对煤层厚度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新安煤田开掘工作及巷道布置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石门近距离煤层群揭煤存在捌煤工艺复杂,难度系数高,揭煤工期长,突出机理不明确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盐井一矿+10m-石门K6-K11煤层近距离煤层群联合揭煤工艺进行分析,在揭煤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各项实用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既降低了因煤层间趴离过近引发相邻煤层突出危险性的可能,又缩短了揭煤时间,达到了安全、高效的效果.为其它类似条件下高瓦斯近距离突出煤层群石门揭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煤层火灾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矿井一旦发生煤层自燃火灾的现象,给矿工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论文在分析目前国内外的监测系统优缺点的基础上,研制了煤层火灾实时监测及预报系统。系统对井下任意地点实时监测,自动监控,能够及时预报煤层发火情况,为煤层自燃火灾的预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极近距离煤层开采中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工作面及回采巷道围岩的影响,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临近煤层的开采引起围岩应力重分布而导致邻近煤层顶底板的塑性屈服。针对上下煤层不同组合开采条件,确定了极近距离煤层顶底板分类的判别标准,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模型。经现场检验,取得了良好的围岩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襄矿七一煤业3号煤层的瓦斯含量进行研究,仔细分析了F1断层对瓦斯含量的保存及突出危险性,通过煤层瓦斯单向涌出分析得到煤层瓦斯涌出量的大小与瓦斯压力p、煤层透气系数、煤层瓦斯含量系λ数a以及煤壁暴露时间t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