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爱辉  黄瑞华 《科研管理》2005,26(6):135-139
能否合理利用合作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成果,影响到合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合作利润的多少。基于此问题,本文提出在合作联盟内部通过竞标方式来实现对合作知识成果的利用,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从而,有利于合作顺利进行。为此,本文还建立了竞标模型,并给出了竞标条件以及相应的竞标空间。最后,简要讨论了生产成本的变化对利润以及竞标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拟成果购买制是一种以成果来兑现政府科研资金的新的科研资金投入体制.在分析拟成果购买制中研究成果兑现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已兑现成果的后续影响的评价,并提出对具有较大影响的已兑现成果进行奖励和对于虚假成果进行惩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实践情况,分析了同行专家评议法、刊物级别评价法、被引情况评价法以及代表性成果评价法等在成果评价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深圳大学科研创新奖评奖办法为例,提出了将代表性成果评价法与其他几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一种新的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评价办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学术网络出版总库检索平台,对吉林省内5所高校学术研究成果、学术期刊论文等成果进行了搜集整理、比较,并对比较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以科技成果登记管理为手段,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培养科研管理人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效利用成果登记信息的方法,并从成果管理角度,为科研单位加强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工作,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1996~2004获奖成果产业化情况的调查分析,认为江西省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主要有三种形式:自主产业化、合作产业化、授让产业化。本文分析了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物类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科技成果是以产品的形式出现的,产业包含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基因工程、微指的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实质是生物产品的产业化。生物科技成果的生物发酵、蛋白质工程、酶反应工程、细胞组织工程等行业。本文重点介绍了生物产品产业化的思路,生物产品产业化的形式,生物产品产业化的应用,并对约束生物产品产业化的瓶颈及其突破方式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生物产品产业化的优势及要求,为生物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叶磊  娄策群 《现代情报》2017,37(6):168-171
通过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相关概念的研究,厘清论文检测与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借鉴。文章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生态理论,从学术成果信息、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学术成果信息环境3个方面分析论文检测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影响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环节的静态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关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问题研究的状况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从静态的角度对影响转化的三个环节,即成果的需求者、中介者和供给者进行比较.在成果需求者环节,比较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政府运行机制对社科成果需求的影响;其次,在成果中介环节,比较了中介机构的运行与管理模式及法制建设;最后,在成果供给者环节,比较了科研氛围,以及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员在知识基础方面与研究方法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CD-ROM利用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技术和服务方式两种角度对光盘利用模式进行了分类,分析比较了各种利用模式的优缺点、适用环境和普及程度,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使CD-ROM利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为例,在全方位成果管理视角下分析成果应用贯通的环节、对象和利益相关者,探索建立包含成果需求谋划、成果产生、成果收集、成果统计与分析、成果挖掘、成果共享与传播、成果宣传展示与推介、成果转化与应用和成果评估与反馈等9个环节的成果应用贯通机制闭环,提出成果应用贯通机制的六大运行条件,包括以需求为导向的项目指南制定、多元集成和分类应用的成果数据管理、服务于应用贯通的成果识别与挖掘、强调政府引导的成果宣传展示与推介、"政产学研金介"协同的成果转化和服务于基金资助管理的多维度的成果评估,以满足社会公众、政府部门、科学界、企业和联合资助方不同贯通对象的贯通需求,并提出加强建立需求导向的项目形成机制、建设科学研究成果数据库和成果跟踪评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周莹莹 《科学学研究》2005,23(Z1):192-195
文章研究了各种已有的项目经费确定方法和科技商品的定价方式及其模型;并在分析研究项目成果(拟科技商品)价值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拟成果购买制架构中研究项目(拟科技商品)定价方式及其模型。  相似文献   

13.
马治国  陈瑜 《情报杂志》2005,24(9):88-90
我国西部地区众多国防企事业科研单位拥有大量国防科技成果,这些成果如果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和保护,将对西部开发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利用和保护不当,不但不能转化为生产力,而且可能对国防安全构成威胁。所以,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实现对国防科技成果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是西部地区应当严肃对待和积极采取对策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公共财政资助的科研机会平等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揭示了我国现行投入体制下公共财政资助科研领域的科研机会不平等问题,并针对此问题引入一种新型的科研投入体制——拟成果购买制,分析了拟成果购买制保障科研机会平等的理论和机制,并提出了完善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出发点,以某军事后勤院校近五年的成果为例,对军事后勤院校科技成果的分类及表现形式、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和模式等进行简要分析,并从转化方式选择、管理人员职能、科研绩效评价等方面指出了现有模式的短板并给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因果模糊性、可占有程度与技术获取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合适的技术获取方式,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核心问题之一。以302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技术知识因果模糊性、创新成果可占有程度与技术获取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知识的默示性对外部购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复杂性对内部研发和外部购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专属性对创新成果可占有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复杂性与创新成果可占有程度之间呈倒U形关系。同时,创新成果可占有程度是企业选择不同技术获取方式的重要决策依据,创新成果可占有程度越高,企业选择内部研发获取技术的可能性越高,选择外部购买方式获取技术的可能性越低。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建立技术推广网络体系、加强科技资源整合利用等方面,分析总结国外创新成果转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新时期国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面临的形势,提出新时期创新成果转化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拟成果购买制是一种以成果来兑现政府科研资金的新的科研资金投入体制。本研究探讨了科研启动资金的筹措,成果兑现是否非要金钱,涉"外"项目成果兑现,产权和有成果必兑现等几个相关问题,为对其深入研究及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田四平 《内江科技》2010,31(3):137-137
审计质量是审计职业的灵魂,它关系到审计事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目前,加强审计成果的利用、加强审计管理,促进审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杜晶 《现代情报》2007,27(6):171-172
本文对图书馆读者成果的概念,读者成果的收集,成果档案的建立和利用读者成果档案服务图书馆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