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佤族歌谣折射出绚丽多彩的民俗事象,它从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等方面立体地展现出佤族人民独特的生活世界。这里我们探讨了佤族歌谣蕴含的精神民俗与社会民俗事象,包括木鼓崇拜、猎头祭谷、剽牛献祭等佤族宗教信仰及婚恋习俗与丧葬习俗。佤族民俗与佤族歌谣相伴而生,相互印证。佤族歌谣是佤族民俗独特的传承方式,是传递佤族历史文化信息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2.
方志,作为一种记载一定地区(或行政区划)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著述,在内容上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有关民俗的记载。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由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简单地说,就是指民间的生活事项。将一事或一物归为民俗,需要具备三种基本特征:一是传承性,它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偶尔盛事称不上民俗;二是群众性,它不是个别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李娜  刘同彪 《文化遗产》2016,(6):96-102
美国民间生活中心(American Folklife Center)是美国最大的民俗档案馆,该中心以展示和收集美国民间生活文化为主要目的,藏品涵盖民间音乐、口头叙事、民间舞蹈、物质民俗、社区生活与庆典仪式及口述史等类型的丰富多样的民俗资料。民间生活中心为学术研究,特别是民俗学研究积累了数量可观的田野资料,它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展示、教育培训等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历史及管理经验对于中国的民俗档案实践和研究工作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视媒体的普及.电视的大众文化功能不断凸显。电视媒体离不开地方民俗,因为电视传播与民俗传播有着高度的趋同性。民俗文化使电视这一大众媒体具有更强的亲和力.从而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民俗文化所具有的通俗易懂、真情和谐,让观众喜爱。传承民俗文化,取悦于民众,引导民众,是地方电视媒体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民俗特征传播民俗指的是"以口头、风俗、物质形式存在,以民间传承方式流布的具有习俗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①审视西藏传统体育的传播方式,在其体育  相似文献   

6.
由于每个民族所处的国度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而呈现着千差万别的民俗事象。即使是同一个民族,由于所处的各种生活环境的不同,也表现出民俗事象的一定差别。所以,根据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加以研究民俗博物馆的工作规律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各类民俗博物馆。本文主要用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来论述民俗博物馆工作规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腾云飞 《大观周刊》2012,(50):31-31
民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叠而民俗以空间观念划分类型可分为“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它们作为彼此分离又相联系韵文化范畴在翻常生活中无形的控制着人们行为,我们从社会民俗的主要功能出发,分析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的内涵。探究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结构、文化背景以及心理特征上的差异,但是随着社会的不一发展,以及更多因索的出现,城乡民俗文化呈现出整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民间收藏又称私人收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收藏品类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收藏范围主要集中在与民众化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历史类物及一些极具标识性、纪念性的物品方面。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民间收藏之风日甚,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用收藏活动来丰富自己的闲暇生活,  相似文献   

9.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民俗特征传播民俗指的是"以口头、风俗、物质形式存在,以民间传承方式流布的具有习俗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①审视西藏传统体育的传播方式,在其体育项目基本确立以后,它主要通过节日和与宗教结合使得传播具有规模化并不断系统、深入,即具有极大的传播民俗特征.  相似文献   

10.
作为农耕时代的特有产物,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传统时代的民众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实用性、节点性与生活化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其基本性质,不单单只是一种历法体系或者说时间制度,而更是一个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今天,要想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二十四节气,就要充分发挥其作为民俗系统的特性,并使其"无孔不入"地介入现代民众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文化祖先型神话在历史和当今传承传播过程中,遵循文献、口头、图像、文物和民俗传承等多样化路径,呈现出流传时间长、地域广、叙事变体多等特性。这类神话在当今传播过程中既有发展机遇,也出现了片面加工改造、娱乐化开发等问题。其作为文化遗产,在当今保护和利用的关键是把握文化价值本质,注重生活化、大众化文化实践,并拓展当今信息背景下的传承新渠道。  相似文献   

12.
明清及民国初所修的安徽方志中,记载了一些民间演剧的具体事象及活动详情。这对研究中国民间演剧史以及江淮区域民间戏剧文化的形态特点,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本文选出部分来加以考释;并谈谈我对它们的初步认识。一、旧时安徽民间演剧活动时序、事象从史料记载看,旧时安徽民间演剧已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年之中,特定的民间节日或民间宗教仪式以及二十四节气中的部分时日,往往都有与民俗典仪结合一体的大众化的演剧活动。我们将这种演剧活动按时序或俗信事象出现的先后列为下表,以企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3.
李敬儒 《今传媒》2009,(12):112-113
一、民俗及其传播的重要性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  相似文献   

14.
近代沈阳民国记忆中,那些留存下来的老字号招牌越老越值钱,而延续2000多年的老幌子却难觅踪影。这种商业民俗的变异表明,只有那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民俗事象,才能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得以传承,否则,必将被社会所淘汰。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与报纸、广播相比,电视还是一个很年轻的媒体的话,那么电视评论节目的历史就更是最近几年的事了.所以,河北电视台的第一个新闻评论节目<新闻广角>在1998年诞生之后,就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和把握上,还是在如何用电视化的手段来制作电视评论节目上,一直都是在探索中前进.  相似文献   

16.
特色地域文化作为了解一个地方历史、风土人情的重要资料,不可或缺,而方言土语、民俗用品、民间风情、民间手工艺、民间传承若干年的口述史资料等多是馆藏的空白,所以加强这部分档案资料的征集工作是档案工作者的紧迫任务。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了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手段之一—档案征集的重点和征集的特色,以丰富馆藏资源,体现综合档案馆的地域特色,彰显档案的多样魅力。  相似文献   

17.
颜湘君  罗威 《东南传播》2016,(10):118-119
在中外花木兰题材的影视剧中,中国传统民俗元素充溢其间,这些民俗元素不仅深蕴着民族思想和民族文化内涵,而且民俗事象作为影像又具有多种艺术功效,不仅调节影视剧情的叙事节奏,而且提升了影视艺术的审美娱乐性和教化功能。研究花木兰题材影视剧中的民俗文本,探究民俗文化与影视艺术的契合点,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武剑虹 《新闻世界》2008,(12):50-51
国家法定节假目新方案的实行,给人们的休闲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其中特别是清明、端午、中秋等民俗传统节臼“小黄金周”的实行,给地方电视媒体活动经营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各地电视台都在寻找契机,组织既能有利于扩大媒体社会影响和经济收益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各类大型文艺活动。  相似文献   

19.
张斌 《群文论苑》2001,(1):46-47
金山是被化部首批命名的现代民间绘画之乡。金山农民画源于生活,她是从民间的印染、刺绣、剪纸、灶壁画等民间艺术中汲取养份,结合现代艺术形式和表现技法,用她独到的稚拙的画风表现民事、民俗、民风,她是生活和艺术的最佳结合,从而赢得了世界各国人士的喜爱。  相似文献   

20.
自柳田国男在《民间传承论》中界定其研究对象为"民间传承"以来,日本民俗学围绕"传承"概念,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立场:一是"从田野看传承"或"由传承思考田野",认为应努力把握田野里传承的实际面貌,借此显示出一种民俗学能够进行独到的调查研究之可能性;二是对传承概念的批判,主张不可以继续拘泥于其所蕴含"同一性/连续性"规范,仅仅探究具有"传承"性质的事象,否则今后的民俗学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传承"概念被"冻结",背后存在着基层文化论和民族性理论的影响,这种传承观将有可能由行为论之传承理论逐渐得以"解冻"。民俗学有必要把握"生活世界中的传承"的实际情况,重新返回到田野,返回到生活世界,重构传承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