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前,三江平原正面临着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农业发展问题越来越严峻,必须及时有效地采取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本文将探讨三江平原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并设计了生态农业发展的静态评价指标v与动态评价指标g,从而为衡量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当前,三江平原正面临着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农业发展问题越来越严峻,必须及时有效地采取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本文将探讨三江平原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并设计了生态农业发展的静态评价指标v与动态评价指标g,从而为衡量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大兴安岭地区许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首先,重视林业,将林业作为大兴安岭地区的唯一支柱产业从而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只重视生态林区的环境保护,而对如何发展农业经济缺乏主动意识;二是不能很好的根据各种环境资源禀赋来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经济,使得区域农业模式单一化;三是对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理论认识不清,因而无法掌握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主要目的以及最优的途径和最合理的模式。因此,如何运用循环经济模式对已有的生态农业建设进行指导和优化,成为大兴安岭地区农业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无公害生态型农业、加强农业化基地管理、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本文对目前我国在生态农业方面存在着理论不完备、技术不完善、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适应、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组织建设不足、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潇然 《青海科技》2015,(1):20-22
<正>推进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是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农业循环经济是这个基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分析日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中国与日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比,总结了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完善财政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等方面给出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为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论述了循环经济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原则,并结合我国国情论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更好的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本身是其它资源的基础,对于保持区域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地区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三江平原正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但其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困扰经济持续发展的焦点。因此,应当对三江平原的水资源利用方向进行深人的研究,重新调整开发利用思路,构建良好的水循环系统,不断提高水资源的贡献率,才能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华夏星火》2008,(7):56-56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加强政府引导。政府应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地方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态农业属于循环农业和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经过长期实践,山东省不同地区已形成了多种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目前山东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存在的人地矛盾、水资源与生物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技术发展滞后、农民技术素质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制约因素,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余展翅 《科技风》2012,(23):264-265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把经济搞上去,只有把农业发展好才是根本出路。实践证明以破坏环境、牺牲资源为代价来发展农业只是一种短暂不可取的行为,只有建立在农业高新技术的科学发展观基础上,坚持生态环保新理念,走生态农业发展之新路,推广生态农业新技术,建立区域经济新模式,才能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现状,它对农业生产条件产生的影响以及它在区域农业经济中的作用,分析了抓好生态农业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影响力,得出中国农业发展,全面实施生态农业才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常州市生态农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但在市场化、城市化和农业集约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常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环境面临着新的变化。本文分析了常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的视角对常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2.
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与自然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回避的,不解决这些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农业领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前提;必须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这是农业领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模式。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生态农业,需要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体系武装、规模化的组织运营模式承载、科学化的政策扶持体系引导。必须落实有效对策,才能顺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科学构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方式既能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农业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又能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发展途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立足安徽省情,总结我省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的经验和不足,分析制约我省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并针对我省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为我省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的传统农业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追溯我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史,就可发现我国传统农业有着深厚的农业技术和生态理念,实际上可称为"现代生态农业之母"。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国际农业未来趋势,是实现中国现代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目标的必然要求。关注生态农业、绿色经济、绿色食品,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是实现国家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文章总结了循环经济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阐述了内蒙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提出了内蒙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旅游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类型,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秦皇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状况,并介绍秦皇岛市旅游生态农业的典型范例——北戴河集发农业观光园;总结了秦皇岛市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取得的综合效益,为秦皇岛市发展生态农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阐释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生产力发展及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多种障碍性因素,提出了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以此作为新农村建设思路的一种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于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技进步是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困难,生态农业技术应用动力不足,使得农业科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支持作用。通过推动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创新、加强对农民生态科技培训和生态理性培育和完善生态科技投资与保障机制等措施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依托单位:长春地理研究所地理位置及区域代表性: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地处三江平原腹地,位于黑龙江省同江市辖区内的洪河农场,北纬47°25’,东经133°31’。三江平原生态类型为温带湿润平原湿地生态类型,是我国沼泽湿地集中分布而且面积最大的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业开发区。土地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耕地367.8万公顷。农作物主要是大豆、水稻和小麦。沼泽湿地的保护、高投入农业和大量开垦,给区域农业持续发展带来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研究方向:以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为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