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奚流同学问:“说明文中除说明以外还会运用其他表达方式,比如《苏州园林》中就穿插了一些议论和描写的句子,它们有什么作用?”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这并不代表就只能采用说明这一种表达方式。就好像记叙文中可以有描写和抒情的内容、议论文中可以包含记叙和说明的  相似文献   

2.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一篇条理分明、饱含激情的说明文。学习本文,重点应放在领会作者怎样根据观察所得,恰当地运用空间顺序、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来说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点上面,与此同时,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中心思想的。导读过程: 一、读课文标题,思考并讨论: 1.本文说明的对象究竟是“永垂不朽的人民英雄”,还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简要说明理由。 2.既然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人民英雄纪念碑,那为什么不把它安排在正标题中?(提示:将毛主席的题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作为本文的正标题,有突出本文中心思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水蒸气是怎样变成雪花的?向沙漠进军对人类有什么意义?蜜蜂、鸽子为什么能认路?宇宙星空有些什么奥秘?世界上有多少事物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说明,有多少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吸取!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其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播知识为其主要功能的一种常用文体。  相似文献   

4.
刘敏芳、(亻儿)琴等同学问:“《万紫千红的花》为什么运用逻辑顺序,本文的逻辑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什么叫逻辑顺序?所谓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安排顺序的一种顺序、通常包括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等等。在说明文中,说明事理的说明文主要并且必须运用逻辑顺序,因为这类文章主要是阐述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内部规律的。《万紫千红的花》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以阐释花儿万紫千红的因果关系的科学原理为主。万紫千红是结果,是现象,其原因、本质又是什  相似文献   

5.
低段(一至三年级)1.简要说明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要求。2.小学数学教材是如何处理数形关系的?3.笔算、口算与珠算的内容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4.写出所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5.8月3日上午,小明做了5道数学题后又看了2小时书。这里的8、3、5、2四个数中,哪几个是基数?哪几个是序数?6.十进制计数法的本质特征是什么?7.试以333为例,说明每个数字除了它本身所  相似文献   

6.
习作可以称得上是生活的有心人,既学会了做馒头,还把制作程序清楚明白地叙述出来。中穿插妈妈讲述的故事,给章增添了情味。中大量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自然。  相似文献   

7.
【总体阅读思考】一、《珍珠》这篇说明文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二、《珍珠》这课书是怎样围绕说明重点选择材料的? 三、“天然珍珠的形成”,“人工养殖珍珠”、“珍珠的用途”三部分内容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四、每一部分说明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 除了以上四个问题外,还要注意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按以上四个问题进行阅读,就能从整体到局部地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基本内容。【阅读入门指津】一、《珍珠》这篇说明文的重点,在于告诉人们怎样人工养殖珍珠。这是作者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活动,是改变过去比较侧重对历史知识的单向传授,和学生的学习主要限于对历史知识的接受这种传授历史知识的模式。但为什么要在中学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开展史料教学?如何在教学实际中进行对史料的研习活动?怎样指导学生去参与对史料的学习和运用?怎样使学生具有解决历史问题的技能?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设计了一种教学方案,具体说明史料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平面几何部分 1.回答: (1)平面几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根据中学数学教学总的目的要求,结合平面几何这门学科的特点,简述平面几何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3)怎样理解编者关子扩大公理体系的意图?教材把哪些定理作为公理对待? (4)教材对“几何作图”的教学是怎样要求白勺? (5)为什么把“点的轨迹”集中安排在圆这一章的后面,有什么好处? (6)推理能力的培养是几何教学的难点,试以第一、二章教材为例,说明教材采用什么办法来分散这一难点的? (7)结合教学体会,说明三角形一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什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为什么说三角形一章…  相似文献   

10.
写文章总要根据内容的需要来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五种。运用单一的表达方式的文章较少,多数文章是根据具体内容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要分清其中用的什么表达方式,还要懂得作者在这儿为什么要运用这种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写文章的时候,要学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突出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以其内容的科学性、结构的条理性、语言的简明性,成为历年中考阅读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备考策略】考查说明文的阅读要点通常有:说明对象及特征、概括说明的内容、分析说明顺序、辨析说明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品味说明的语言。答题点拨一:怎样概括说明的内容?概括说明的内容,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根据题目要求,从题目或关键词句中捕捉、筛选和概括有效信  相似文献   

12.
《惊弓之鸟》的故事逻辑性很强,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教材。在教学中,我重点围绕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 更赢为什么能够不用箭把大雁射下来?2. 课文按怎样的思路安排内容的?3. “惊弓之鸟”这一成语怎样应用?我的做法是:一、通读课文,让学生熟悉故事内容。学生初渎课文以后,我就要求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相似文献   

13.
文字题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又是学习式子题和应用题的桥梁,在低年级就抓好文字题的教学很重要。文字题一般是穿插安排于有关的章节,第一次出现在第二册100以内的加减中。在教学文字题之前,应让学生先熟悉有关的术语。如:学习第一册第6页的加法时,有意识地让学生看着一道加法算式说出不同的表达方式。3+1=?可以读做“3加上1等于几?”还可以读做“3和1相加等于几?”  相似文献   

14.
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学习语文的重要性。2.在老师辅导下,能读通读懂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分辨主次内容,复习书信的写法。3.能自学生字(见生字表),理解新词。会用“身临其境”、“尤其”、“或是……或是”书面造句。第一教时一、指导解题:1.对照上一课的课题,你怎样理解这个题目?信是写给谁的?是谁写的?2.“再”怎么讲?这儿为什么用个“再’呢?二、检查预习:1.生字生词自学情况。2.指名(每人一节)朗读(正确、流利)。3.怎样分辨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三,指旨导自学:(要求运用分辨文章主次的方法)1.出示提纲: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一、动画激趣 ,导入新课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 6自然段 ,看看狼是怎样找碴儿的。 (多媒体播放动画 )师 :请同学们边看边想 :狼找了几次碴儿 ?生 :狼找了三次碴。师 :同学们看得很认真 ,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狼找碴儿的。二、读文质疑 ,读议解疑 ,学会读书1 .读文质疑师 :我们先来看狼第一次是怎样找碴儿的 ,请大家自由读 2~ 3自然段 ,边读边想 ,有哪些内容读不懂可以提出来。(读书思考后质疑 )生 :哪里是上游 ?哪里是下游 ?生 :“温和”、“找碴儿”各是什么意思 ?生 :狼是怎样找碴儿的 ?它的态度怎样 ?生 :它为什么要找碴…  相似文献   

16.
健康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适应状态。健康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学习生理卫生知识 ,心理 (精神 )卫生知识及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几年的生物教学 ,自己体会到学生对生物教材中的常见疾病、卫生保健及青春期生理方面的内容兴趣较浓。讲课中学生对这些内容大都听得认真 ,而且善于提出问题。如有的学生问 :龋齿是因为牙齿里有大量的虫吗 ?身体无意受伤怎么办 ?贫血有什么表现 ?人吃糖多了就会患糖尿病 ?怎样补钙 ?为什么“巨人”会那么高 ?男、女为什么有区别……这说明学生很关注身体的变化 ,也说明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才…  相似文献   

17.
大纲指出: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这句话明确了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本中,在学习汉字之前,首先安排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力求在5—6周的时间内,学会汉语拼音最基本的内容,能够在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怎样掌握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要求呢?具体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计说明: 一、本教学设计包括第一、三两个散文单元。第一单元的篇目侧重记人,多为真人真事。第三单元的篇目侧重写物,托物抒情或喻理。可用18课时完成。 二、注重整体性教学原则。处理教材一般采用五步教学法(辨体、审题、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课堂教学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 三、讲读课一般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进行原型阅读,领悟思想内容,获得美感体验;理清线索结构,训练思维能力。第二课时精读语段,领会语言特色,辨析词语,训练表达。阅读课安排一课时,了解课文内容,线索后,完成阅读练习。 第一单元 藤野先生 教学重点:1.学习通过几个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学习字里行间寓爱憎的表达方式。 课时安排:二课时。  相似文献   

19.
题目1.请给家、蜜蜂、鸡、鹦鹉、足球、钢笔、球鞋(择其一或另选)下定义。2.请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你的校园或其中最大的建筑物的情况。(原人教版)学生:老师,对事物了解之后,应该就能写好说明文,为什么还要使用说明方法?老师:写说明文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它的本质特征。而说明方法的运用有助于你恰当地说明事物和事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学生:在众多的说明方法中,难度最大的就是下定义。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给说明的事物下定义?怎样给事物下定义?老师: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一般用在科技说明文中,目的是使读者对说明的…  相似文献   

20.
一、整体感知 ,提出问题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大家知道《春天的雨点》是一篇记事写人的文章 ,文章写了哪几个人 ?哪几件事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相继形成如下板书 :乌汉娜 补 课送她回家 达丽玛2 .同学们的发言 ,说明大家对这篇课文的大致内容有所了解 ,这并不表明读懂了课文。课文的很多地方值得你们去研究。谁能根据板书 ,联系课文 ,还想进一步知道哪些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1乌汉娜老师为什么要给达丽玛补课 ?怎样补课 ?2乌汉娜老师为什么要送达丽玛回家 ?怎样送她回家 ?3达丽玛对乌老师的帮助有什么反应 ?4乌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