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从众多的数学习题中选择三个层次的练习题,精心组织习题训练,优化课堂学习活动设计。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取新知,探索一般规律,感悟数学思想。积极引导学生正视做题出现的错误,加强反思,积累成功体验,丰富做题经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只有本着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这样才能创设教学佳境,营造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一、做好课前知识储备,奠定课堂有效性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正杜威说过:"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体验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然而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常出现课堂是教师的课堂,不是儿童的课堂。反思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情感参与程度是他们能否沉浸课堂的关键。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儿童从形中、声中、情中去感知文本,用教师的情弦去拨动儿童的心弦,使他们用"心"去学习,促使他们  相似文献   

4.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的课堂呼唤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有错误产生.认知心理学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而且"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学会挖掘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误",善于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不能陶醉在自己预设的完美中,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瞬间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一、多维建构--有机整合课堂内外资源 教师应该用动态生成的眼光,通过对文本的构建和开发,有机整合课堂内外各种资源,通过熏陶与体验、理解与扬弃、感悟与反思,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质的提高,从而夯实语言文化的根基.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加入补充材料<雨果致巴特莱的信>及大量课件,引导学生通过"四十景"和相关图片等资料领略圆明园的昔日风采.  相似文献   

6.
体验、反思性学习命题下的高师心理学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具有丰富体验及反思活动的过程.教学要注重课堂内强化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反思,促进学生感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批注式阅读教学对于实现小学生与文本、教师之间的多向互动至关重要,这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思维碰撞,是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反思,正如卡莱尔所说的"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本研究主要从符号互动论视角出发,针对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出现的课前预习模式化、课堂感悟不具体、课后拓展浅表化等问题,认为可以从忽视学生个人阅读体验、教师知识结构贫乏、教学过于急于求成等方面来寻找成因,并相应提出了课前预习"我的微了解"、课堂感悟"我的微感悟"、课后反思"我的微思考"等策略。  相似文献   

8.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我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和积极状态.新课程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协作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才能最真切地体验知识、感悟知识,才能学会学习,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发展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生态教育,本着“学校是花园,不是工厂;教师是园丁,不是工人;学生是幼苗,不是铸件”的教育思想,我校创建了“241生态课堂教学”,即课堂中进行两次检测(课前复习、预习检测和当堂教学效果检测),导学过程体现四化教学理念(教学目标问题化,教学文本生活化,教学过程活动化和所学知识系统化),并进行一次课堂小结和课后反思。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对“241生态课堂”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相似文献   

10.
熊小潮 《广东教育》2007,(12):120-120
和谐的生态课堂应该是健康向上的,课堂环境得以优化,人际关系和谐,教学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主动、善于合作,师生身心健康.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是动态生成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的.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尊重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与感悟,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有效的、最充分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具体实践中,科学有效地构建和谐的生态课堂呢?  相似文献   

11.
体验是学生真实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和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思想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只有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生态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应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整体性、适应性、多样性等特点,其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独立自主地学习,学会自主感悟、积累、运用,体会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教师的巧妙点化,既点化文本教学知识,也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学生与教师在生态课堂环境中共同提升生命的质量。生态语文课堂的实质就是"共识——共享——共进"的过程。一、生态课堂的核心——以生为本生态语文课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努力建构一种动态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生态环境。1.角色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在走近文本,依托文本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有效挖掘利用课中、文本里的生成资源,学生的情感会升华,能力会增强,感悟会加深,教学活动更多姿多彩,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生命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灵动并充满活力的,很多时候课堂上学生闪现的一些体验、感悟及个性化的理解与教师的预设相悖。教师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教学内容的顺利进行,还会干扰课堂教学,产生负面影响。为此,教师要善于将这些错误变成一种资源,因势利导,积极反思,巧妙地加以利用,变错误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契机。  相似文献   

15.
在华盛顿博物馆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对学生而言,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体验、感悟、积累的过程;对教师而言,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也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感悟的过程.现以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体验与感悟中学习.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一改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新的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那种"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也不是被动的接受和为了分数而痛苦地死记硬背的过程,而应该是反思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发展历史的过程。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共鸣,通过主观的感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智慧,外显为力量。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直接制约着历史教学社会功能的发挥。我国华东师范大  相似文献   

17.
合理利用课堂错误资源既能促进学生深入反思,又能提高错误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学中,教师可从"预"错,"欲"错,"遇"错,"驭"错等四个层面着手实施教学策略,化错误为资源,启迪学生深入反思,让"错误"也绽放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8.
相信每位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以下教学问题:地理课堂氛围单调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等等,这些教学问题同样也曾出现在笔者的地理课堂当中,并引发了笔者对于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探索,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实践与分析,笔者针对中学地理教学中常见的上述问题提出了"教学知识境域化"这一教学思想及课堂教学模式,并据此对中学地理教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我们经常讨论:应该如何指导朗读?我们经常反思:怎样指导朗读才是有效的?有了思考,便开始了学习与实践摸索的过程.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有效的朗读教学应注意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积极创设情感课堂:应注意抓住文本的精彩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的精妙,体会文本洋溢的情感,想象文本描绘的意境,获得独特的体验,陶冶美好的情操.下面以《月光曲》一课为例,谈谈应如何有效指导朗读,还给学生一个情感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体验文本.  相似文献   

20.
以“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教学为例,教师教学时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思想方法形成的过程,才能使数学思想的教学变成一种真实的、有效的学习内容。与此同时,教师需要精选素材、精心设问,让学生在知识发生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策略,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归纳转化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