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那是"一块不算太大的地方","满地乱石,一片废墟",是个残破不堪的"荒石园",却是"昆虫的天堂",是"我"的"钟情宝地",甚至成为了"我意欲从此永远与我的昆虫们亲密无间地生活的美丽迷人的伊甸园"。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我"在这个荒石园里四十年如一日,历尽艰辛,顽强奋斗,将这块"钟情宝地"变成了一座"活的昆虫实验室",最后还写出了长达两三百万字的十卷本巨著——《昆虫记》。他就是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  相似文献   

2.
法布尔(Jean Henri Fabre,1823,12,22~1915,10,11)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他以研究昆虫解剖学以及昆虫的行为而著称于世。提起法布尔,自然就会想到他的10卷名著《昆虫记》,法布尔具有极高知名度。法布尔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记叙文。它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这两件事充分体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也是文章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名著简介】法布尔,出生法国南部,伟大的生物学家。他的实验室就在田野里,他的工具就是放大镜,他的兴趣就在田野,他毕生的志向就是研究昆虫。童年的法布尔总是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警觉地注视着虫儿和花草,好奇心唤起了他探索昆虫世界真相的欲  相似文献   

5.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第九册的课文,文章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激励学生从小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探寻法布尔成功的秘密这一过程,感受他对昆虫世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明白这才是他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通过语言文字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二是在品味语言文字时,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受到法布尔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精神的感染;三是深入体会他成功的秘密——他对昆虫世界、对科学执着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法布尔的崇敬之情。教学流程一、概括文意,导入…  相似文献   

6.
我是个动物迷,我爱几乎所有的动物。我看过法布尔的《昆虫记》后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与我一样迷恋动物的人。读《昆虫记》的时候,我仿佛身临其境,我被法布尔笔下的昆虫世界所打动。我感到,他所写的一切实际上都体现了他对昆虫世界、对动物世界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关注和尊重。  相似文献   

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也读了很多的书籍,但《昆虫记》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们周围,无数的生命与人类共同生存,仅仅昆虫的数目就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你了解这些地球生物链上的重要环节吗?你知道它们的存亡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吗?法国著名科学去打扰其他的小昆虫。”我一说家、科普作家法布尔的《昆虫完,大家都惊讶地看着我,问我:记》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环境“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的知识啊!和意义。即使你对昆虫一无所有什么秘诀吗?”我不紧不慢地知,也不要紧。《昆虫记》就为你说:“那是因为我看了法布尔的介绍大自然的孩子—…  相似文献   

8.
动物界中昆虫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庞大,分布最广泛。昆虫和人类关系非常密切。象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十分喜爱昆虫,他专心致志的观察、研究,被称为“小昆虫迷”,以致后来对昆虫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从小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这是十分重要的。我在教学《蟋蟀》(小学自然常识第三册第八课)时,  相似文献   

9.
《松树金龟子》选自法布尔的《昆虫世界》,是一篇介绍动物生态的科学小品文。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作家。他用充满童趣的观察眼光,丰富精确的科学知识,再加上人生的真情体验,著成一部在世界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享有盛名的《昆虫世界》。他一生中的最大兴趣,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一、关注自然,细心观察。达尔文赞扬法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的确,法布尔挚爱着昆虫,他像一个对这世界充满好奇的大男孩,穷毕生之力,奔波于森林山野,数十年如一日,放大镜和笔记本不离手,观察研究昆虫。《松树金龟子》…  相似文献   

10.
陶继新 《山东教育》2003,(21):11-18
他读了有关法布尔的文章之后,才知道法布尔也并非昆虫研究世家,30多岁才迷恋上昆虫,但法布尔却成了世界大生物学家。为此,他对法布尔的作品更是情有独钟,渐渐地,他开始有了成为一个生物学家的梦想。  相似文献   

11.
师:刚才我们弄清了蝉的窠与其他掘地昆虫的窠有很大不同。那么,法布尔是怎么知道这种不同的?生:他有观察的有利条件。他家门前有树,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他家门前的树。生:我觉得是善于观察的结果:“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  相似文献   

12.
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1823—1915),从幼年起就喜爱观察昆虫。在他五岁那年,一天晚上忽然听见附近的丛林里传出一阵阵美妙的鸣声。他想,是小鸟在鸣啭吧?我该去看看。可是大人却吓唬他说,森林里有狼,专门吃小孩。小法布尔毫不胆怯,钻进树林去探索,究竟这美妙的鸣声从何而  相似文献   

13.
聚焦一个点     
法国大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记录了一百七十多种玫瑰的姿容,组成《玫瑰图谱》画册,以各种文字出版了二百多个版本。他画的玫瑰成了画中的极品,无人逾越。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一生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研究昆虫。一次,一位青年对他说:“我爱好科学,也爱好文学,对音乐和美术也很感兴趣。我把自己的时间用在这些爱好上,可结果总是收效甚微。”法布尔拿出放大镜,  相似文献   

14.
同事执教了一节语文教研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口袋》。在课堂学习的最后阶段,他介绍了法布尔一生对昆虫热爱,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观察并最终写成《昆虫记》的情况。在此基础上,他出示了三位名人对法布尔的评价:(1)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称赞法布尔为昆虫世界的荷马。(2)法国戏剧家埃德蒙·罗斯丹是这样称赞法布尔的:这个大学者像哲学家一般地去思考,像艺术家一般地去  相似文献   

15.
酥脆短语     
名人名言MINGRENMINGYAN“五一”长假,让法布尔带你去领略大自然……名家推荐:法布尔是我最崇拜的法国人之一。他在观察昆虫上体现出来的天才以及充满激情的韧劲,给我带来的愉悦不亚于任何艺术杰作。———罗曼·罗兰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罗斯丹图/杜放。,天赋的诗人气质,使得法布尔的作品能够避免人工的虚饰而又富于情趣,自成一格,能跻身今日第一流的散文作品之列。———梅特林克法布尔的书中所讲的昆虫的生活,但我们读了却觉得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  相似文献   

16.
<正>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最近一直都在读的《昆虫记》这本书。大家理解“昆虫记”的意思吗?生:记录昆虫的外形、习性的书。生:记录法布尔的观察过程还有昆虫情感的书。师:是的,在法布尔笔下,昆虫的世界不仅有生存繁衍还有七情六欲,甚至是爱恨情仇;昆虫的世界不仅有团队协作,还有手足深情,乃至以死成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昆虫们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7.
《少年科学》2014,(7):75-75
这本《法布尔昆虫记》是连环画,讲的是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趣事。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蝉总是在树上不停地唱歌,为什么古埃及人将粪金龟视作神的化身,为什么没有飞蛾人类就不会发明香水……那就和我一起看这本书吧。  相似文献   

18.
左捷 《初中生》2013,(20):47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跟昆虫有关的名著——《昆虫记》。它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长期仔细观察昆虫的成果。它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不仅详细介绍了种种昆虫的本能、习性、繁衍和死亡等,而且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通过读《昆虫记》,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法布尔工作的认真与执著。他经常很长时间一动不动地看着小小的萤火虫怎样捕食;为了观察节腹泥蜂,  相似文献   

19.
蔡蔚 《山东教育》2010,(7):69-69
今天教学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这是一篇介绍法布尔从小就喜爱昆虫的文章,从文章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近乎痴迷的爱恋。  相似文献   

20.
《蟋蟀的住宅》是法布尔写的。法布尔是法国的一位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一生如痴(chī)如醉地观察昆虫的习性。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致四周围满了人,还骂他是"怪人",可他全然不觉。又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