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化考试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吉林广播电视大学考试工作对保证电大教学质量和树立电大的形象、信誉至关重要。严格考试管理是电大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的吉林电大,考风考纪逐渐好转。但是一些地方仍存在管理不严考风不正的问题。1994年暑期,考试评卷中发...  相似文献   

2.
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内容──论电大全国统一考试徐长威,丁新广播电视大学统设课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这是广播电视大学实行开放教育、大规模培养合格人才重要的质量保证。这一制度本身标志着全国不同地区的广播电视大学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生在质量规格上的等同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实行的是分级办学,系统管理,分级实施。要保证和提高电大的教育质量,在电大系统中,省级电大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据此,本文就如何构建省级电大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教育质量试述浅见。  相似文献   

4.
电大人对于“五统一”这个名词并不陌生,它是指地方电大开设由中央电大统设的专业和派生专业,执行中央电大统一制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中央电大的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五统一”是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电大教育质量进行宏观管理的有效措施。当前,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正在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项目研究,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学评估和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的研究与实践”;。要保证试点的顺利开展,加强…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大学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比较研究时锦雯广播电视大学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下简体电大和自考)创办十多年来,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初步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但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二者均遇到了一些在一定时期内仅仅依靠自身力量不能解决或...  相似文献   

6.
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努力提高电大教学质量吉林广播电视大学王同顺1979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中央电大和全国(除西藏台湾)28所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大学同时成立。15年来,广播电视大学取得了很大成绩,本身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吉林省已形成了由省...  相似文献   

7.
地市级电大是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特别是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大学的组建应重视地市级电大这一特殊的资源,地市级电大可以成为地级市开放大学系统的教学辅导中心,并取得部分课程的自主考试权。同时可以探索国家开放大学对地市级电大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一、电大“注册视听生”与电大在籍生考试若干情况的比较 1979年由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创办的广播电视大学在我国应运而生。以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为主,结合面授教育的远距离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史上的新生事物。广播电视大学的教育一直以统一教学计划、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要求、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的“几个统一”引起社会各界的好评,教育质量得到保证。办学17年,广播电视大学成绩卓著。就以我省而言,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已培养出  相似文献   

9.
电大全国统一考试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设课程的期末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这是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和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远距离开放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实现中央集中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坚持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是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取得成功,具有可靠的质量并赢得国内外信誉的重要保证.一、电大考试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一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开放高等教育的远距离教育形式,必须解决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与教学质量上实行同层次、同规格要求之间的矛盾.因  相似文献   

10.
加强考试工作研究规范考试工作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电大多年来形成的考试工作机制是全体电大考务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电大系统的宝贵财富,也是电大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需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建立科学、规范、严格的考试管理目标并予以实施,是我们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我们应当共同努力,面向电大教育的未来,加强考试工作研究,逐步完善考试管理手段,全面提高考试管理者素质,强化考试机构建设,从而保证电大考试的严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大学以新型的、开放性的教育形式,为国家高等教育普及化、现代化和多功能化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与广播电视大学相伴随而形成的广播电视大学考试,是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也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之一。广播电视大学考试具有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和统一评分标准的特性,同任何普通高等教育考试一样,发挥着考试自身的作用和功能,但由于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的特殊性,广播电视大学考试的功能在表现上又有所不同,本文试图在这一问题上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达标与择优按考试分数反映形式来看,广播电视大学考试属于目标参考性考试,也称尺度参考性考试或达标性考试。它是以既定的标准或目标作为评定考生分数的  相似文献   

12.
考试是电大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过程管理,做好服务工作是科学管理、规范考试工作的需要,也是树立电大考试形象,诚信考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如同检验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广播电视大学,一建校就十分重视考试,重视考风考纪,把它作为教育质量控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并将考试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广播电视大学是一所远距离、开放性学校。就组织考试而言,具有规模大,考生多,范围广的特点;从考试功能而言,属于水平考试,电大有效地借鉴了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方式来组织电大教学过程中的期末  相似文献   

14.
关于“注册视听生”考试巡视检查工作报告□全国电大联合巡考组首次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试点省、自治区及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组织实施的广播电视大学“注册视听生”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于今年7月19—21日进行。为了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及时了解考试组织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大学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两种新型教育形式.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适应当地需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人才方面,各自发挥了特点与优势,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广播电视大学暂行规定》.广播电视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举办以高等专科教育为主的学历教育,同时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社会各界的职业技术教育、岗位培训、专业培训、继续教育提供教学服务.广播电视大学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起以教学为中心.以教材建设为重点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工作运行机制和按需办学的机制,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及社会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十三年来全国电大已毕  相似文献   

16.
电大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框架设计的探讨吴晓波一、引言质量是维系电大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韦钅玉同志在《1997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对于电大来讲,要有与其他教育形式可比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7.
广播电视大学已经在社会上和人们的心目中树起了很好的、可信任的形象。这个“可信任的”形象的基本内涵就是广播电视大学的教材、主讲是高水平的,考试是严格的,教学质量是有保证的。 考试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考试,能全面地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试,能准确地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使教学工作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严格的、科学化的考试是广播电视大学建立具有较高信度的教学质量控制机制的重要内容。电视大学之所以能  相似文献   

18.
考试不仅是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学校教学、教务管理水平的集中反映,也是评估学校工作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考试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来说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广播电视大学由于开放性、社会性的办学特点,采用全国统一考试的考核方式,使考试工作更为重要.建校以来,我们始终把考试工作列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研究并不断采取措施,强化考试管理,促进考试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使考试工作质量逐年提高,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人们称电大考试“不是高考,胜似高考”.学生也反映;到电大学习,进门容易出门难,电大文凭混不来,  相似文献   

19.
用广播播送试题代替传统的印刷试题的考试形式,是电大创办以来的第一次。那么,广播播送试题对比传统的印刷试题有何优越性?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这种形式能否继续生存下去,并且推而广之呢?我想,这不仅是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从事电大教育事业的同志关心的问题,更是千千万万电大学生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广播电视大学最主要的是利用广播电视等教学媒体进行教学,这种远距离教育形式在突破时空限制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个弊病——缺乏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20.
中央电大葛道凯校长在6月初的全国电大招生工作会议上讲到电大系统面临的挑战时提到:质量保证工作压力空前。这对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保证即我们通常所讲的教学督导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简要分析了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教学质量保证现状,并反思了存在的现实问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