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艳  袁义  陈晓天  吴晓寒  孙萌  贺易 《教师》2014,(11):29-30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内隐、外显自尊与容纳他人的关系。方法:随机招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1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Rosenberg自尊量表、容纳他人量表的测试。结果:①大学生容纳他人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t=2.54,p=0.012),女大学生容纳他人水平高于男大学生。②高低外显自尊组容纳他人存在显著差异(t=3.29,p=0.043),高低内隐自尊组容纳他人上差异不显著。③外显自尊与容纳他人呈显著正相关(r=0.275,p0.05),内隐自尊与容纳他人相关不显著。④外显自尊能够显著预测容纳他人(t=3.08,p=0.00),内隐自尊不能预测容纳他人。结论:容纳他人与外显自尊关系密切,与内隐自尊无关。  相似文献   

2.
正懂得关爱的孩子将更富有同理心,更懂得尊重他人,这将使他能够更好地与人交往。孩子的成长过程始终伴随着关爱。让孩子了解身边关爱自己的人,并学会关爱他人,将对他的自信、自尊等人格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用一些小策略培养孩子的关爱。发现爱:数数他身边的"关爱圈"在孩子的身边有许多关心和爱护他的人,你可以鼓励孩子回忆关心和帮助过他的人。  相似文献   

3.
自我修养     
人活着,有时候会活得丢掉了自己。欲望,就像一只凶猛的野兽,隐藏在你心中的某个角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窜出来,吞噬你的善良。你的诚实,你的自尊。所以俗话说:“人不修养没有德,树不修枝难成材。”所以圣人说,我们每天要“三省吾身”。在跨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重提这个古老的题目,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相似文献   

4.
<正>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即便是十分轻微的一件事,就算是如同将一朵玫瑰赠予他人一般,虽然微不足道,然而其所包含的温馨却能够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在你给别人提供帮助,做好事的时候,既能够使别人产生快乐,同时也会为帮助他人而自己感觉到十分高兴、快乐。就如同虽然将玫瑰赠予他人,而花香却仍能够在自己手中留存。赠人玫瑰,手有留香!墨染芳华,情义无价,彰显高洁。  相似文献   

5.
负性效应     
《新作文》2012,(Z2):64
负性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是指我们在认识他人的时候,对正负信息形成的印象总是不均等,例如一个人在等红灯的时候,突然随地吐了一口痰。那么,你会对他留下什么印象呢?相信大多数人对他吐痰印象很深,而不记得他遵守了交通规则。人们常常总是把别人偶尔的"坏"记得牢牢的,却把他一以贯之的"好"抛之脑后。当别人一贯"好"的时候,你觉得那不过是理所应当的事:"我对他也不差啊!"在别人偶尔出现"坏"的时候,你却不平了:"他怎么能这样对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推崇自强不息的精神,强调“自立者强,自尊者胜”。陶行知先生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他一直提倡人们应该自立、自信、自强。自立,多指一种能力。人不该总是依赖别人,否则就难以生存于世。事实上,当你想依赖别人而活的时侯,你就把自己交给了别人。让别人来控制你,你自己是没有自尊可言的。没有自尊的人又如何让他人尊重你?自立,不是任何事都要个人自理,而是在自主、自立的前提下,融入集体之中,团结互助,与团队形成合力。要自立,首先要自信。自信,多指一种态度,就是相信…  相似文献   

7.
钱英 《小读者》2012,(Z1):15
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不让人觉得自己在接受恩赐,这才是助人为乐的最高境界。最近看到一档电视节目,一位好心的捐助者滔滔不绝地讲述接受捐助人生活的不幸、家庭的困境;而旁边,那位得到帮助的人满脸窘迫和难堪,甚至不好意思正视主持人。当我们遇到困难,都希望有人能够伸出援手。然而,出于自尊的需要和自我保护的本能,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无能,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2005,(Z2)
秘密是孩子长大的营养品,得到父母尊重和信任的孩子,更容易成为自尊自信的人。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秘密,让他们有一片自己的“野地”,给他们一个自由的成长空间。你有权保守个人秘密,但是当你意识到不安全的时候,当你意识到自己难以面对复杂处境的时候,应及时向父母求助。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谁都想获得他人的尊重,有些人却总不愿意放低自己高昂的身段。因为他们不明白,只有你热情地为他人洒下一丝雨露,他人才会给你带来一片美丽的绿荫。名人都能够这样做,何况我们这些以青春名义前行的学子呢?  相似文献   

10.
孙显 《考试周刊》2013,(87):179-179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所谓自尊,从字面上看,即“自我”尊重的意思,其实,这种“自我尊重”更多的是期待他人对自我的尊重。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情绪不稳定,当他人对自我的尊重程度和期待不相符时。过于自尊和不够自尊的个体的自我调节行为反应差别很大。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矫正因自尊心太强或太弱而受挫产生的不正常心理,建立适度自尊。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谁都想获得他人的尊重,有些人却总不愿意旅低自己高昂的身段。因为他们不明白,只有你热情地为他人洒下一丝雨露,他人才会给你带来一片美丽的绿荫。名人都能够这样做,何况我们这些以青春名义前行的学子呢?  相似文献   

12.
自尊即自尊心,是一种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待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与爱护的心理。毛姆曾说:"自尊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动力"。"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就看他是否具备  相似文献   

13.
人不论地位尊卑、财富多寡、文化高低、体貌美丑、衣着丽陋、职务高低,人的自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人的核心价值的体现.一个人应该拥有自己的自尊.应该用心去维护自己的自尊. 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没有荣誉和鲜花,但不能没有自尊.不管别人尊不尊重你,首先你自己一定要尊重自己.只有自尊的人才懂得尊重别人,也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金银句     
★爱情不是空气和水,没有了就不能够生存,所以不需要抛了自尊丢了原则去维持。——crystalzhang提供★我把怀里的爱情,放在结婚的碗里,有的时候它会满出来,有的时候它又会不够,长辈告诉我们这就叫做经历,这就叫做人生。——选自韩国连续剧《亲爱的你》梓逸提供  相似文献   

15.
如果给爱下一个定义的话,惟一能够概括其全部含义的词就是“生活”。你一旦失去了爱,也就失去了生活。所以,在开始一天生活的时候提醒自己去爱他人,努力去发现世间美好的事物.从你对外界的人、事的爱中,你会找到可爱的自我。  相似文献   

16.
太自尊的人有时候会给别人不好相处的感觉,你是不是太自尊了呢?如果你要想交际成功,就要坚持把实现交际的宗旨看得高于自尊,让自尊服从交际的需要。这样你对自尊才会有自控力,即使受到刺激,也不至于脸红心跳,甚至可以不急不恼,哈哈一笑,照样与对手周旋,表现出交际不成决不罢休的姿态,成为交际的高手哦!  相似文献   

17.
自尊水平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准。大学生自尊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与舍友交往的和谐程度,进而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生活质量。通过对43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自尊这一人格因素和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高自尊的女大学生更善于维护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能够更融洽地与舍友相处。因此,鼓励学生培养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提升自尊水平,是提高其学习、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扮{冻醉叙如谁橇翘淞圳颧巍书翔多游露袭磷尊粼介渗麟巍募祥单选题’}战国时,秦王问二个大臣:“秦国人比齐国人怎么样?,’大臣说:洲二个人和一个人比一,秦国人并不如齐国凡一国人比一国人,齐国人不如秦国人。,.最后,秦国哉胜了比自己强大的齐国*对此,下列看法热薰黔巳团队间的合作能够产生更大的力量。2.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份快乐,两人分享,就成了两份快乐;一份痛苦,两人分担,就只有半份痛苦。对此,你认为:() A,痛苦的时候就和他人分担,快乐的时候就自己享受。B.与人合作必须真心对待他人,以心换心。C,只有当自己遇到困难…  相似文献   

19.
精彩语录     
1.过去的一页不要再翻,翻落了灰尘会迷了双眼。2.如果你不总在想自己是否幸福的时候,你就幸福了。3.在争辩的时候,最难驳倒的观点就是沉默。4.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  相似文献   

20.
需要朋友     
当你孤独的时候,你希望有人使你高兴起来吗?当你遇到麻烦的时候,你喜欢有人与你协商帮你走出困境吗?当你对某事感兴趣的时候,你喜欢与他人一起分享吗?有人可能问到你许多类似的问题。答案总是肯定的,被人渴望的人是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