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学章程在国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迁和完善的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选取国外不同类型大学的章程文本,对其关于大学内部最高决策机构、管理体制、教师事务以及学生事务等方面的规定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相关经验和规律,以期为推动当前我国大学章程的制定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英美大学章程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英美国家大学章程由来已久,从中世纪的特许状到现在的学校章程,已经非常成熟。英美国家大学章程主要有以下特点:法律特征明显;程序规范;大学内部治理机制明确;保障大学自治;教授治学;维护大学成员权益等。  相似文献   

3.
大学章程是保证大学权力规范运行、实现大学有效治理的重要载体,制定章程成为我国大学的一项基础性难题。目前,有关大学章程的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忽视了大学权力运行与大学章程、大学治理与大学章程之间的关系。随着《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我国大学已进入"立宪时代",有关大学章程的研究重点应从重视大学治理结构转向如何提高大学治理的有效性上来。  相似文献   

4.
《吉林大学章程》实施7年来,吉林大学充分发挥其作为学校"基本法"的作用,初步形成了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通过章程的制定与实施,学校在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领域进行了改革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13年,吉林大学完成了章程的修订完善工作。今后将以大学章程为统领,进一步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力争在构建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强化民主管理与监督、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探索大规模多校区治理模式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研究》2018,(2):21-26
大学章程是大学治理的"宪章",是大学自主办学的基本准则。大学章程既要调整大学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又要调整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大学关系是大学章程的治理要素,大学章程则是大学法治化的根基。然而,当前大学章程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高校行政化倾向依然严重。借助章程建设契机,推进大学治理法治化,应树立法治思维和现代法治理念,强化大学章程执行的外在监督,推进政府对大学的"契约型"管理,完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大学制度是关于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是以大学的学术性本质为根据的,确定大学存在与发展的规则体系。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是指大学内部的主要管理权力机构的结合情况。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的特色在于除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还包括以党委为领导的政治权力。如何处理好这三方面的关系成了搞好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的关键问题。我国大学目前的内部治理模式是典型的集权模式,其主要的弊病在于党政不分、学术权力地位低微。本文针对这种情况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我国大学内部治理改革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章程是大学之宪章,是大学治理之载体,其演绎着大学内外权力的博弈,是大学、政府、社会及师生良好秩序的表征。基于大学章程性质分析目前现代大学章程缺失,以探索现代大学章程治理路径。以章程为载体的现代大学治理是厘清大学内外关系、耦合校长行政权力与教授学术权力以及注重程序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建立公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从"政事一体"走向"政事分开"是教育行政发展总体趋势,其核心是落实公办高校办学自主权。随着科层管理模式在现代大学的确立,大学内部治理的关注点从"横向分权"转向"纵向分权",基层学术组织自治问题凸显。规制大学权力运行是大学章程的主要功用,中国大学章程主要规制学校与基层学术组织之间的关系。作为法人治理的"宪章",大学章程具有三个特点:从形式上看,大学章程是政府与公办高校签署的行政契约;从内容上看,大学章程既是办学许可证,也是治理委员会和管理层的运行规则;从效力上看,大学章程是法律的延续,对政府、公办高校、理事、管理人员等均具有约束力。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坚持"依法立章、依章治校"。  相似文献   

9.
英国和意大利大学章程在大学发展、改革和形成现代大学制度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章程是大学自治的法律基础,是大学治理的制度保障,是大学成员行为的基本规范,同时也是社会监督大学的重要依据,章程体现了不同大学治理模式。我国高校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积极学习借鉴英国、意大利大学章程建设的经验,把大学章程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理顺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推进教授治学与民主参与制度建设,同时要彰显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大学章程的大学治理即通过明确章程定位,以法制精神来推动和实现大学内外部权力和权利的良性互动,实现"依法治校"。良好治理模式的建立需要通过章程明确高校治理结构,一方面要对各类主体——学校、教师、学生的权利(权力)边界进行规定;另一方面要对学校权力的实施和教师、学生权利的实现予以关注。把握大学章程的实践属性,需对高校内部治理主体的权力运行机制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是一种学术组织的管理,即教授治校。教授治校意在通过大学评议会的民主决策为大学立法。完善的大学评议会制度,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共同实现了现代大学治理的三权分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12.
成伟 《江苏高教》2021,(1):52-56
权利契约是大学章程的本质属性,其蕴涵的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关系共同构成了大学章程的生成逻辑。目前,在大学章程执行中存在定位不准确、高校自主权虚化、学术治理结构弱化、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导致大学章程的作用和功能难以有效发挥。中国亟须强化高校办学自主权、教授学术自由与学术权力、学生消费者主权与专业选择自主权等,如此,才能真正有助于重新构建高校内外的权力关系,进而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完善高校的现代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美国营利性大学的迅速崛起与其颇具特色的治理结构密不可分.具体而言,美国营利性大学的治理结构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政府职能的"弱势"与民间组织的"强势"、董事会决策与大学成员股东化、学术与管理分家、对共同治理的重新界定以及强大的顾客服务体系.营利性大学的这种高效率的运营方式是革除传统大学治理结构弊端的一剂良药,希望能给我国民办高校以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优化大学内部治理实质是促进高校内部各种主体利益的激励相容,实现大学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大学内部治理存在激励不相容问题主要有:权力结构的激励不相容、层级管理的激励不相容、办学功能的激励不相容。为此,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决策执行机制,创新学术组织设置,推进人事管理制度,加强大学章程建设,促进大学内部治理的激励相容。  相似文献   

15.
学术资本主义的运行与发展,要求大学治理结构作出适应性调整。它在推动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由三元主体向四元主体转变、内部治理矛盾向外部治理矛盾局部转移、治理权力向治理结构顶层和基层双向延展等方面起到了显著性作用。大学治理结构早在学术资本主义产生前就已基本形成,并成为学术资本主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术资本主义只有秉承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专业治理与学术治理协调发展理念,不断强化大学的学术性、公益性、独立性法人地位,才能持续对大学治理结构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大学的治理     
美国现行大学治理体制中的四个主要参与方——校董、学术领袖、教授和学生各有其优势和弱点,"共享的治理"的成功取决于上述四方的互信与合作。美国现行大学治理体制运行正常,没有对其进行系统性变革的必要。但这种"共享的治理"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与完善之处,如有必要改善校董的遴选方式,吸引最受尊敬和负责任的教授参与治理,在学术领袖和教授之间建立起一种更加相互信任与携手合作的和谐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7.
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大学内部治理存在着内部权力配置不当,党、政、学关系不顺,学生、教工民主参与途径不畅等问题,极大地阻碍了高校的发展。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必须处理好大学内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四种公共权力的配置与制衡关系;进一步优化由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共同参与、全委决策、民主管理六大要素构成的大学内部组织结构关系;建立和健全坚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和谐发展的机制、深度对话与平等协商的共同参与机制和公开透明的权力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8.
探究磷酸盐浓度对大肠杆菌E.coli TRFP发酵生产L-异亮氨酸的影响。利用30 L发酵罐进行分批补料发酵试验,考察磷酸盐浓度对E.coli TRFP发酵生产L-异亮氨酸过程中生物量、比生长速率、L-异亮氨酸产量、发酵液中乙酸及NH4+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初期维持低浓度磷酸盐(2 g/L KH2PO4),后期补加2 g/LKH2PO4可有效减缓菌体衰退,最终使菌体生物量和异亮氨酸产量分别提高了24.5%和12.7%,且副产物乙酸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国际视野中的多学科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种大学治理理念和治理结构的形成都是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根据大学理念理论,大学治理强调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大学治理主张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大学治理重视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根据管家理论,大学治理应当创设一种授权和参与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者的潜能.在大学治理实践中,应当汲取各派理论中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20.
现代大学既是学术共同体组织,又是国家承担高等教育职能的公共机构,还是大学学术成员和行政人员的契约连结,大学内部存在双向的委托代理关系。建立大学学术系统和行政系统的双向委托代理机制,可以减少大学内部的权力冲突,降低权力运行成本,是改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