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事件     
《中学生电脑》2014,(9):5-5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拟删除“见义勇为” 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从8月1号开始公开征求意见。新版“学生守则”与老版相比简洁明了,将2004年原有的守则和中、小学规范一共70条2000多字,浓缩为9大准则300多字。同时,增加了部分与时俱进的新内容,如热心志愿服务、控制上网时间、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等。不少网友为新版守则点了赞,认为其内容更接地气。但同时,守则中一条关于“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内容被删除,引发社会热议。  相似文献   

2.
事件要点安徽省广德县返乡大学生李本超为救两名落水儿童不幸牺牲,当地政府已决定为其申报"安徽好人"荣誉称号。尽管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获得社会赞誉,但他根本不会游泳却贸然施救的行为,也引发公众讨论。而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中,鼓励学生见义勇为的条文也被删除,改为"会自护懂求救"。观察角度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大学生李本超是这个时代里不折不扣的英雄。政府为其申报"安徽  相似文献   

3.
微博来侃     
《初中生》2014,(36)
正微话题见义智为:一种理性的回归近年来,关于学生见义勇为的报道屡见不鲜。但令我们遗憾的是,多数同学都因为见义勇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严重者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今年5月31日,被媒体报道的江西"夺刀少年"柳艳兵和易政勇同学,在公交车上勇斗歹徒而身负重伤,错过高考,就是例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8月1日公布了《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原《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40条为"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而在新的征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最近在其官网公开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守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人们发现,"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见义勇为"等内容被取消。不少人认为新修改后的《守则》更接地气,没有了空话。它用直白的语言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体现了执政者更加自信的态度。比这些变化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新版《守则》增加的一条规定:勇于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5.
《中国德育》2008,(2):6-6
《人民日报》2007年12月13日报道:吉林省农安县一个11岁男孩为救掉入积水大坑中的小伙伴,溺水身亡。受助者及其家长非但不承认获得救助,而且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亡童家长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却被判决承担70%的监护责任。2003年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守则删去了“见义勇为”的提法,北京市也把“敢于斗争”从学生手册上删除了。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先后五次颁布并修订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守则》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不断变化和丰富。2004年《小学生守则》与《中学生守则》的合并可谓字字经典,句句真理,但是在实践的检验中,发现那些条文"高、大、全、空",缺乏可操作性,现今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克服了原来的不足,增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表述,引起各方热议。  相似文献   

7.
新《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已颁布了,它以新的理念、新的条款替代了旧《守则》、《规范》中不符合时代的内容,给广大中学生提供了新的行为准则,甚是令人欣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其中仍有一些不规范之处。 例如:《守则》第二条:“遵守学校纪律”;《规范》第18条:“按时完成作业”。 众所周知,现在各中小学校的“纪律”,五花八门,有不少与法律相冲突的地方。试问:能按要求开设全部课程的学校有多少?能按要求让学生过双休日的学校有多少?能按要求保证学生每日学习时间不超过 8 小时的学校有多少?双休日被学校变成单休日或半休日,…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3,(26)
8月2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的《辽宁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新"条例"中删除了"不鼓励"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的规定,改为鼓励未成年人采取"合法适当有效方式"见义勇为.  相似文献   

9.
微博短评     
正●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中,没了"热爱人民"和"见义勇为"等内容,却增加了"会自护懂求救""控制上网时间"等条款。基础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成人",而不是被视作解决生计或者担纲社会的准备手段。跟现行守则"拽着孩子跑"的做法比,新版守则更注重"引着孩子走",更顺应孩子的成长需要,这种理念顺延到教育理路中,也势必让教育变得更真实,也更有人文味道。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国已经五次颁布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守则》的内容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由于《小学生守则》在内容、培养目标上的政治化、理想化与成人化,在培养方式上推行知识性的灌输学习,使得《小学生守则》在具体实践上问题重重,其对小学生的素质培养与道德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小学生守则》如何回归生活,如何促进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应是其今后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