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量词的使用     
一夫 《良师》2004,(21)
量词,我们在平时说话或写话时,用得很多。如“一位同学”“两张桌子”“三条凳子”,其中“位”“张”“条”都是量词,量词一般和数词结合起来使用。量词的使用要恰当,不然会出笑话。计量较厚的块状物,只能用“块”;计量狭长的条状物,只能用“条”,如绳子是细长的,它可以用“条”作量词。这些量词是依照事物的形状,来表示计量单位。平常我们一般说“一口猪、一头牛,一峰骆驼”,为什么数猪用“口”、数牛用“头”、数骆驼用“峰”呢?有人说猪贪吃,口显得突出,所以便用“口”来计量猪;牛长角,头部显得突出,所以用“头”作计量单位;骆驼背上的驼…  相似文献   

2.
有趣的量词     
毛毛:贝贝,昨天你跟妈妈上街,买了些什么好东西?贝贝:好东西多着呢!有一个文具盒,一个小椅子,一个小自行车,一个跳绳,还有一个……毛毛:你怎么全用“一个”呀?应该是一把小椅子,一辆小自行车,一根跳绳。这些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叫做“量词”,要区别运用。贝贝:真有意思。你再讲详细点儿。毛毛:还是请你看一部短片——《有趣的量词》吧。不同的事物用不同的量词32不同的事物用不同的量词一头一匹一只一台一块一面一件一张相同的事物也可以用不同的量词一本书一捆书一箱书一颗糖一盒糖一袋糖一滴水一杯水一瓶水一朵花一束花一枝花一…  相似文献   

3.
名词动词借用为量词时的作用吴天霞一、名词借用为物量词时的作用1.突出事物的特征例如:“头、尾、口”等名词用作物量词时,与数词搭配修饰限制名词,构成“一头牛”、“两尾鱼”、”三口人”等名词短语。“头、尾、口”等名词借用为物量词,既表明人或事物的单位,又...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种语言形式都需要表达数量概念,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言体系,对数量概念有不同的体现形式。《辞海》中说"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表示事物的单位的叫‘物量词’,表示动作单位的叫‘动量词’。物量词  相似文献   

5.
一、序数只能用“二”,不能用“两”,但“两点钟”除外。 二、基数可用“两”,也可用“二”。但不能在任何情况下互代。表示度量衡的量词前边,“二”和“两”一般都可以用。如“两斤米”可以说成“二斤米”(但“二两油”不能说成“两两油”)。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如“两支钢笔”、“两个小孩”,不能说成“二支钢笔”、“二个小孩”。大小单位连续使用的时候,大的单位前边可用“两”也可用“二”,最小的单位前边用“二”,不用“两”。  相似文献   

6.
头匹     
“头匹”两个量词连用,可同时计量不同的牲畜,在南北朝文献中已见用例。《世说新语·雅量》篇,梁代刘孝标注引《谢车骑传》曰:“(东晋淝水之战)俘获数万计,得……牛、马、驴、骡、驼十万头匹。”刘世儒先生在研究南北朝时期的量词时,注意到了这个例子,但他认为“头匹”连用是“一种过渡时期语言内部某些部分暂时失调的现象”(见《论魏晋南北朝量词》,载《中国语文》1959年第11期),即是说这是一种偶然出现的不规范的现  相似文献   

7.
量词可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名量词,除度量衡单位外,在上古汉语中是很少见的(大约只有“匹(马)”、“乘,两(车)”、“张(幄幕)”、“筒(矢)”等少数几个),唐宋时名量词才发展起来。它可分为三种:(一)以度量衡单位来充当的,如“尺”、“寸”、“升”、“斤”等;(二)专职量词(即为表量专造的量词),如“笺(鸟)”、“卷(书)”等;(三)兼职量词(即由其它词性的词兼表量作用的),如“杯”、“车”,本是普  相似文献   

8.
梁伟民 《教学月刊》2002,(12):18-20
一般情况下,量词只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而作精心选用的量词,却有非同寻常的作用。这种量词,就像张向群《写作量词描写词典》中说的那样,“像一颗珍珠一样镶嵌在汉语链条上,熠熠生辉,惹人注意”。笔发现了一类量词,这类量词有助于将意境描绘得十分生动,姑且称之为“意境量词”吧。  相似文献   

9.
用表示某事物形象的词作度量该事物的量词,使之不用喻词就能对事物作具体而生动的比喻,这就是量词设喻。量词的这种比喻功能可以用“(数词) 量词(喻体) 名词(本体)”这一格式表示,其中的量词既表计量单位,起语法作用,又作为喻体喻本体,表示“像……一样”的意思,起修辞作用。例如:“积一窠水恰好可以浇完那块菜地。”(《菜园小记》)句中的“窠”就是量词比喻。由于这种用法把量词所表示的事物与  相似文献   

10.
<正>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单位的词。“量词的普遍使用是汉藏系语言的特点之一,但是根据现有的文献来看,我们古书中量词出现是不多的。据近人考证,周初文献中‘馘四千八百十二馘,人万三千八十一人,马××匹,车十两,牛×百××牛,羊卅八羊……弓一,矢百’这一段话是量词最早出现的记录,反映出刚刚发展的情形。一直到唐宋以前还是不很发达的” (胡附《数词和量词》27页)。唐宋以后量词才较普遍使用,不少诗人墨客,吟诗填词,常在量词的锤炼上劳心费神。例加,晏殊的“池上  相似文献   

11.
汉语量词是我国汉语中十分活跃而又极普通的一种词类。在汉语中量词是作为实词的组成成分之一存在于词类体系中。一般情况下,汉语量词有两种:计算实体事物的是物量词;计算动作行为的是动量词。动量词指“次、趟、回、顿、阵”这些词。表示时间段落和某些表示器具的名词常被用来表示动量(玩了一天、住了一年、咬了一口、砍了一刀)。然而在传统英语语法中,没有独立的量词词类,那些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及少量表示动作的词都划在名词之列。虽然英语中量词没有像汉语量词一样成为独立的词类,但并不妨碍量词作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英语中的客观存在(包括动量词)。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汉语里,量词的表示法很多,不同的名词必须用不同的量词来修饰,以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英语中的量词用法又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常常遇到的难题之一。对于学习外国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如何处理英语中的量词的用法是较难掌握的。本文拟就汉语量词“一群”为例,作一初步探讨。在汉语中,量词“一群”是最常用的词之一。其含意为“聚在一起的人或物或动物”。是处于动态中的“一群”还是处于静态中的“一群”或是情态  相似文献   

13.
贺远亮 《语文知识》2004,(10):15-16
量词被人们视为汉语中的“小件”,但它的能量却不可小视。除了“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现代汉语词典》)的基本功能外,它还有描绘形态、表达感情的特殊作用。量词表达感情。一般靠打破常规,移用他类词,或移用其他类型的量词。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量词的基本功能是“表示人、事物、行为的单位”。但量词还有描物绘形传情的特殊功能,因此量词的使用除准确的问题外,还有锤炼的问题。锤炼量词巧用量词,不仅能使语言表达准确,还能使语句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15.
谢冰蕾 《教师》2010,(19):26-28
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很多重点和难点.物量词就是其中之一。物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单位的词,又称单位词,可分为专用物量词,如“个、件、本”,临时物量词,如“头、口、桶”以及计量物量词.如“尺、丈、斤”等。物量词不能单独做句法成分,通常与数词组合来修饰名词,除了计量物量词外.量词可以重叠使用.例如:个个、件件等。  相似文献   

16.
搭“桥”     
张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纸,说:我们用纸来搭一座‘桥’。我们疑惑不解,问:一张普通的纸也可以搭桥吗?米泔霖说:不就是搭桥,我会搭!他拿着两个杯子往桌子上一放,  相似文献   

17.
读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湖心亭看雪》中“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人们不禁拍案叫绝,叹服其量词选用的匠心独运、无与伦比! 我们常见的普通量词,或者表示所修饰事物的数量单位(一尺布、三斤肉、四斗米,五位客人、一帮打工匠),或者表示所修饰事物的形状、部份(一尾鱼,三顶帽子);或者表示与所修饰事物有关的事物、动作(一杯酒、五封信)。而张岱此句所用量词,与上述情况迥然不同;我们姑名之曰;特殊量词。  相似文献   

18.
量词的比喻功能,就是把语言中某类事物所习惯使用的量词加以变换,代之以用表示某事物形象的词作度量该事物的临时性量词,并使之不用喻词就能对事物作具体而生动的比喻。例如:义务教材初中语文第一册29课《天上的街市》中的一句:“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句中的“朵”平常是用来修饰“花”的,“花”是美丽的,用“朵”来修饰“流星”,就会使人联想到流星像花朵一样美丽。这种按照名词(“流星”)所表示的事物的形象,找一比喻词(“朵”)来作临时的量词,实际上是一种修  相似文献   

19.
“两”与“二”“两”字是基数词,几乎可以加在任何量词的前面,如“两年”、“两张”、“两片”、“两丈”、“两封”等,只有一处例外,即在旧的重量单位“两”的前面不可使用,不能说“两两”,而只能说“二两”。“二”字大多也用作基数词。做基数词时,主要的用法有:一是只可以用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量词前,如“二尺”、“二丈”、“二斗”、“二钱”等(这些地方当然也可以用“两”);但不可以用在一般的量词之前,如不能说“二篇”、“二个”、“二句”、“二桶”、“二副”、“二匹”等;一般也不能用于新度量衡单位量词之前,如不能说“二毫升…  相似文献   

20.
郭绍虞先生在其《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书中将动词“V-V”结构视为动量结构,书中有关论析似有可疑之处。下面作些讨论。量词是表示事物或行为动作的数的单位,量词和数词组合构成量词短语。量词短语和动词组合成动量结构,这种结构表述动词所形成的量,仍是一种短语。《新探》谈到“动量词的较早形式”时说:“数限于‘一’的,如‘等一等’、‘歇一歇’、‘看一看’、‘去一去’之类。”(第402页)我们认为,这种“V-V”结构不宜视为动量结构,它实际上是动词对称重叠式“VV”结构的变体,其中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