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科技管理》2010,(2):F0003-F0003
<正>耿马鑫承酒精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注册成立,公司占地面积2公顷,总资产3179万元,现有员工67人。公司利用非粮(薯类)生产燃料乙醇,是耿马县发展薯类产业唯一的龙头加工企业。公司承担的项目是国家鼓励支持发展的产业项目。先后投入技改资金2000万元,燃料乙醇年生产规模由原来的3000吨提高到现在的15 000吨。公司内设加工、种植服务机构,具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燃料乙醇产业的开发应用现状,生产技术进展,及各国发展燃料乙醇的相关政策和质量标准,为我国燃料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展望了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叫停粮食乙醇,中国替代能源再寻新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中国人》2007,(8):127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国务院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点明了政府对于替代能源的最新政策动向:中国将停止发展粮食乙醇,坚持发展非粮乙醇。当前.关于粮食乙醇.各地过热的投资冲动和许多试图“突围”的企业.已经导致大量污染物排放、原材料价格飞涨的恶劣局面。在这个框架下,发展非粮乙醇被视为最适合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替代能源发展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在多种非粮原料中,甜高粱由于具备产量高、抗逆性强、种植易等多重优势,成为我国发展非粮乙醇的重要原料之一。甜高粱乙醇在生产过程中的能量和经济盈亏问题是产业大规模发展可行性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多种非粮原料中.甜高梁由于具备产量高、抗逆性强、种植易等多重优势.成为我国发展非粮乙醇的重要原料之一。甜高梁乙醇在生产过程中的能量和经济盈亏问题是产业大规模发展可行性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乙醇技术创新风险对我国燃料乙醇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第二代燃料乙醇中的关键技术——纤维素乙醇技术,在国际上的创新进展和面临的创新风险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探讨了技术创新风险对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中美生物燃料乙醇补贴政策演进历程进行比较,在进行阶段划分的基础上,描述其特征及优缺点,并从生物燃料乙醇发展目标,补贴环节、补贴手段方面进行了对比评述;其次基于产业供应链的角度详细对比了中美生物燃料乙醇的补贴措施;最后从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目标、补贴原则、完善补贴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云南省具备的资源条件和产业技术基础,提出云南新能源产业适宜发展的方向是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光热利用、风光互补高海拔风电、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和集中式沼气发电。  相似文献   

9.
曾世祥  韦智科 《大众科技》2008,(11):121-122
在我国燃料乙醇和车用乙醇正在发展和推广应用,粮食原料日益紧缺,通过使用非粮食原料甘蔗蔗汁生产酒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甘蔗蔗汁生产酒精在原料来源、生产成本、技术上已具有可行性,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08,(11):7-8
美国普渡大学化工系教授何汪瑗(DR.NANCYW.Y.HO),近期在清华大学2008年国际生物燃料研讨会上介绍,一种由他发明的新型酵母,可以使利用植物纤维制造燃料乙醇的效率大大提高,让“与人抢粮”的传统生物燃料不再“尴尬”。  相似文献   

11.
面对我国的粮食产销问题,广东罗定市丰智昌顺科技有限公司探索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以高端有机米"亚灿米"为基础,进军农产品加工业,研发出纯酿米醋、有机白酒、米冰淇淋、酵素清洁剂等系列产品,并打造了集"研发、种植、销售、旅游、品牌"于一体的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藏粮于技"、引领传统粮业转型升级的新路,为广东粮业以技术集成创新为核心、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11)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飞速发展,茎纤维生物提取以及发酵燃料乙醇技术进一步发展,在解决环境污染、能源短缺问题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分析了茎纤维生物提取与发酵燃料乙醇技术进展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末,利用粮食相对过剩的条件,我国开始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十五”期间,在河南、安徽、吉林和黑龙江分别建设了以陈化粮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厂,在9个省开展车用乙醇汽油销售。目前,我国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已达164万吨。在非粮食能源作物方面,我国已培育出”醇甜系列”杂交甜高梁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甘薯乙醇的资源潜力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甘薯在我国分布广、产量高,作为燃料乙醇的非粮源料来源已受国内较多研究者重视,但甘薯在中国的乙醇资源潜力及空间分布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利用气候、土壤、地形和土壤等数据,运用ARCGIS的叠加分析功能,定量分析了中国甘薯的空间分布及乙醇生产潜力。结果表明,甘薯在中国可分布区极广,主要分布在我国北纬40°以南的东南部地区,其中,未利用地可分布的总面积为593.7×104hm2。适宜用于发展燃料乙醇原料来源的未利用地面积为29.7×104hm2,按照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计算,其乙醇生产潜力为(83.3~166.6)×104t/a,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和河北省,其次是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如未来提高生产、管理及储藏技术水平,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甘薯乙醇生产潜力可达391.6×104t/a,可满足我国目前E10乙醇汽油50%以上的乙醇需求。因此,甘薯是我国极具乙醇生产潜力的重要源料来源,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甘薯乙醇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支持,同时甘薯乙醇产业布局也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5.
纤维质燃料乙醇是未来能源危机的最佳解决方案,对纤维质燃料乙醇的技术、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广东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为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文章利用专利进行创新技术轨道研究。先从理论上进行技术轨道研究,再主要分析机器人产业的不同技术轨道,结合近十年来国内外机器人制造商专利数据,特别是广东机器人产业的创新能力情况,最后探索出广东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2007,(4):8-9
汽车将会与人类争粮食?最近,这样一个听起来不可思议的说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为减轻环境、能源压力,很多国家都在研制以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的生物能源代替汽油.给汽车提供动力。而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发布的报告指出。由于受生物燃料工业的需求以及干旱的影响,全球谷类的价格.特别是小麦和玉米的价格已升到了最近十年来的最高点。我国日前已经限制使用玉米等可食用谷物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鼓励生物燃料产业“坚持非粮为主”.保证生物燃料的发展既不能影响人们的粮食消费。也不能同粮食争夺耕地。  相似文献   

18.
先总结了共性技术的特征,然后分析并归纳出产业共性技术的形成的供给机理的是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集群的发展。广东的产业共性技术的形成还有广东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优势、优惠的投资政策和政府主导下的广东技术创新平台的形成和发展。最后提出对广东产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上世纪末,利用粮食相对过剩的条件,我国开始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十五"期间,在河南、安徽、吉林和黑龙江分别建设了以陈化粮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厂,在9个省开展车用乙醇汽油销售。目前,我国燃料乙醇年生产  相似文献   

20.
陈叶涛 《科技风》2014,(20):121+125
本文首先对有关燃料乙醇工艺的理论及工艺过程的研究状况进行简单阐述,如乙醇发酵动力学、乙醇分离过程。从而建立化学工程的视角对该化学工程中出现的流体流动、质量传递、热量传递以及发酵生化反应对燃料乙醇工艺产生的实质性作用。笔者提出以化学工程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得出燃料乙醇生物反应工艺工程中,对于工程规律的研究、工艺流程的创新以及工程放大等将是未来发展的一大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