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高师教育的办学模式及发展取向史秋衡一、香港高师教育办学校式香港十九世纪中沦为英属殖民地后,在英国教育体制与我国社会价值观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香港所独有的教育体制。香港自1881年才由政府开办三年制的师范学堂,而直到1916年香港大学设立教育系才有...  相似文献   

2.
香港高师教育课程设计模式的发展趋势厦门大学史秋衡香港高等师范教育于1916年港大开设教育系起步,1939年后陆续成立了多所教育学院的体系,并从起先培养小学教师到后来培养小学和初中教师。香港的独立高师院校都是由政府开办的。香港先后成立的罗富国教育学院、...  相似文献   

3.
<正> 香港现有人口565.8万人,各类学生人数总计达141万多人(其中中小学和幼稚园在校生124.8万人),教师总计4.9万多人。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被英国占领,沦为英国殖民地。香港高师教育是按照60年代以前英国模式建制的。目前高师院校有7所,其中:独立设置的官立“四师”,即罗富国教育学院、葛量洪教育学院、柏立基教育学院及工商师范学院,招收中学毕业生,承担培养初中、小学教师任务(其中工商师范学院承担培养工业及商业学科师资任务);“两大”设教育学院,即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招收大学毕业具有学士学位者,承担培养中学学位教师任务;语文教育学院专为中小学中英文教师开设进修课程。  相似文献   

4.
内地、香港高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关系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地、香港高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关系的比较史秋衡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协调共存是高师教育的首要问题,在内地与香港高师教育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探讨两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不同处理方式,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一、从体系规划看学术性与师范性在高师教育中的定位1.两地...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封闭型”高师教育体制。这种体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高师教育系统,支撑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这种高师教育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面临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挑战与冲击。外部压力和内部驱动力将促使我国高师教育做出重大转型,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转型时期的高师教育如何发展,是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以高师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为核心,对这一问…  相似文献   

6.
自1841年英国侵占香港以来,港英政府统治香港已有150余年,在这一个半世纪里,香港的教育可分为两个发展时期。1945年以前的一个世纪内,香港的教育非常落后。最先只有几所教会办的学校和专门为英国人子女办的私人学校,以及一些中国居民自己办的私塾,能够就学的香港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7.
论高师本科教育科学课程体系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高师本科教育科学课程体系由若干门“大”课组成,存在种种弊端,必须改革。在目前我国高师教育体制和教学条件可能实施的前提下,以“小”课替代“大”课,扩充课程门类,增开教育类与心理类选修课,适当增加教育科学课程总学分,并重构课程目标、体系与文本。  相似文献   

8.
香港的教育     
香港的教育●周毅之英国100多年来在香港办的教育,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1945年以前,是完全为旧式殖民统治服务的殖民主义教育;1945年以后,是为促进香港经济发展,维护其新式殖民统治的实用主义现代教育。香港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一个社会的素质和活力,取决...  相似文献   

9.
台、港高师教育比较发达,随着香港,澳门指日可待的回归和海峡两岸双向交流的进一步扩大,许多内地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急于了解借鉴台、港、澳教育,特别是作为教育基础的师范教育的情况。本文着重对台、港、澳高师教育体制的历史演变进程、改革举措以及参考借鉴价值进行初步述评。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师教育体制应作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师范教育走向开放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封闭型高师教育体制的种种弊端表明 ,我国高师教育体制必将面临一场根本性变革 ,即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放。本文分析了建立开放型高师教育体制的动因 ,提出了我国高师教育体制改革的构想与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趋势下高师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大潮汹涌而来,在传统体制下构建的高师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课程体系建设落后,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教育体制缺乏活力,教育科研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因此,必须准确理解高师教育培养目标,构建全新的高师教育课程体系;树立主体意识,弘扬主体精神,实施创造性教学;建立开放式的高师教育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重视教育科研,使高师教育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封闭型高师教育的学术水平不高、师资培养质量低;根据世界高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改革的特点,我国高师教育体制要面以挑战,走了困境,就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高师院校分流势在必行;分流应该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阶段、分地区进行。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大潮汹涌而来 ,在传统体制下构建的高师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 ,表现在 :课程体系建设落后 ,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 ,教育体制缺乏活力 ,教育科研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因此 ,必须准确理解高师教育培养目标 ,构建全新的高师教育课程体系 ;树立主体意识 ,弘扬主体精神 ,实施创造性教学 ;建立开放式的高师教育管理体制 ,优化资源配置 ;重视教育科研 ,使高师教育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代高师教育史上,高师教育观始终与高师教育体制相互依存,形成社会本位的高师教育观与个人本位的高师教育观,这两种高师教育交替变化的走向构成了高师教育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15.
香港研究生教育及其模式分析李盛兵香港研究生教育模式基本上袭承英制,大学各级学位评审和授予权限均由英国国家学位颁授议会核准授予。香港研究生教育自六、七十年代后不断适应经济多元化、国际化的需要,模式日趋多样化。概括来说,研究生教育主要有二级,即硕士生教育...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高师教育面临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基础教育改革等多重挑战,高师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挑战是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正视目前高师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素质,才能有效地促进高师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展教育,开发智力资源──这是香港“奇迹”的关键因素之一。英国占领香港之初,活动中心是商业贸易,对教育事业并不重视,实行的是一套殖民统治的教育制度。二战以后,香港的教育受到新的政治、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60年代以来,随着香港的经济发展,港府开始对旧的殖民教育体系进行调整,以普及教育取代“精英教管’,逐步建立起以智力投资为主导的、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为此,港府先后采取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和扩大中学教育等措施,如1978年开始,全港实施9年免费、强迫实行普及教育,1980年开始,年龄在15…  相似文献   

18.
高师的教育工作在教育结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德育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应继续对高师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的改革,总的方向是: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出发点,变单一性、封闭性教育结构为开放性、多维性的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师教育理念蕴含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可持续发展和教师教育终身化发展的内涵,并从培养目标、教育体制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对教师教育发展模式提出理想要求。中国高师院校在由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应主动适应开放性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发挥教师教育特色,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使高师教育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代高师教育史上 ,高师教育观始终与高师教育体制相互依存 ,形成社会本位的高师教育观与个人本位的高师教育观 ,这两种高师教育观交替变化的走向构成了高师教育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