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在混凝土大霸的设计和建造中,混凝土散热降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这是因为霸身在大块混凝土浇筑后,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大量的水化热,而使混凝土的温度显著上升,然后,由于混凝土和外界温差关系,而把热量逐渐散去。  相似文献   

2.
宗玉 《考试周刊》2009,(9):194-195
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不可避免的现象,为了预防裂缝的产生,应合理选择材料,施工时应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合理选择混凝土浇筑方案,注重混凝土的养护和温控等。本文从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的角度,论述了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为解决水泥混凝土裂缝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因素是水泥的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变形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的共同作用。对如何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降低内外温差,减小混凝土的收缩,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就材料、配合比及施工方面提出一些技术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中,水泥水化热不均引起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过大,由此产生结构裂缝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功能。为探明此类承台施工温度应力机理,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结合跨海大桥工程实际,分析了承台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并提出温控技术及相关工程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温控措施和未采用的两种情况下,承台温度均在浇筑后第三天达到峰值,但峰值相差大;在承台混凝土初凝阶段及时进行内部温控,可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设置的5层、间距1.0m冷却水管,能较好地保证温控效果。承台现场温度监测成果和理论分析结果规律一致,表明理论分析科学、温控技术有效。本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泥混凝土浇筑时的混凝土温度、模板温度、大气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等对混凝土的浇筑、振实、饰面及长期使用性能影响较大.低温条件对早期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不可忽视.在总结低温条件对混凝土质量影响的基础上,认为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浇筑后数日的养护温度对混凝土的长期性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如何控制大体积泵送混凝土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指出在水泥中加入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控制基体中微裂缝的形成和发展,结合某工程混凝土抗裂安全度计算,提出采用掺入杜拉纤维方法来防止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截面尺寸较大、水泥水化热量大而且聚集在内部不易散发,浇筑初期混凝土内部温升比较快,而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而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混凝土内部逐渐散热冷却产生收缩时,便也会产生裂缝,甚至贯穿整个混凝土断面,由此带来严重危害,影响工程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因此,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问题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如何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多用于工业建筑中的设备基础、高层建筑中厚大的桩基承台或基础底板、水利发电站的堤坝、水库等。其特点是长度、宽度、厚度尺寸均较大,混凝土浇筑面和浇筑量大,整体性要求高,往往不允许留施工缝。因此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特别在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量大且聚集在构件内部。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一般可高达50-55度,甚至更高,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裂缝等。因此在施工各个环节均要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60×40×4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整体一次性浇筑方案为基础,以一维差分法计算了混凝土的温度场,并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拉应力计算公式计算了最大拉应力,结果显示一次整体浇筑方案有产生贯穿性裂缝的风险,没有达到安全系数k=1.15的要求,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温升产生的拉应力。因此,在降低混凝土水泥用量的基础上,采用了外径为1.25cm钢管、水平间距为1.70m、铅直间距为1.60m(两层)的方案,通过循环水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凝结过程中水化热产生的温升,并提出温度应力监控措施,以便及时采取温控措施,实现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10.
何淼 《华章》2012,(36)
在北方混凝土浇筑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裂缝的现象,通过对此现象的研究分析,针对由温度及湿度引起的裂缝,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正确、合理的使用材料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地下侧墙采用优化后的剑麻纤维-ECC 作为浇筑材料的抗裂效果,利用经实际工程验证过准确性的普通地下侧墙ANSYS 有限元建模方法,分析在温度荷载作用下剑麻纤维-ECC 地下侧墙的温度场与应力场变化规律,并与建立的普通混凝土地下侧墙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剑麻纤维-ECC 地下侧墙温度峰值较普通混凝土地下侧墙的温度峰值高,且出现温度峰值的时间较普通混凝土侧墙滞后;将剑麻纤维-ECC 材料用于地下侧墙结构时,能够减小地下侧墙的开裂风险;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可通过降低入模温度的施工优化方法来减小地下侧墙的裂风险。  相似文献   

12.
结合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实例,模拟薄层浇筑时大坝的温度场变化,通过成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一维温度场计算对比分析,得出对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有益的建议,即可用有限单元法模拟成层浇筑混凝土温度场,与理论解差分解相结合,更好地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的仿真计算中去。  相似文献   

13.
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针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从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浇筑温度、养护、温度监测等方面对裂缝预防措施进行了阐述,为其他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Super absorbent polymers (SAPs) are gradually being applied in concrete production as internal curing agents.SAP can effectively reduce early age autogenous shrinkage of concrete,alleviate the hazards caused by concrete cracking and improve its freeze–thaw resistance.However,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AP dosage,SAP particle size and the water–cement ratio of concrete have certain influence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AP-incorporated concrete.In this study,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water–cement ratio of concrete,the SAP dosage and SAP particle size.The significant factors influencing concrete strength are determined and equations are proposed for predicting the strength of SAP-incorporated concrete at 3,7 and 28 days.The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such as the SAP dosage should not be larger than 0.2%,are expected to form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SAP as an additive to concrete.  相似文献   

15.
大量实践表明,用横向敲击动测法检验桩身质量,灵敏度高,准确度也较大,本文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断裂深度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温度应力导致混凝土产生的裂缝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一项重要的因素.结合大连造船厂新建30万吨船坞工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机理,并针对船坞结构复杂、工程质量要求高(不裂、不渗)等特点,介绍了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防裂技术措施及取得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缝的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使用了不同种类的减水剂.采用平板法和温度应力试验法,研究了2种不同分子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和1种缓凝型萘系减水剂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萘系相比,聚羧酸减水剂并非一定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这与聚羧酸的分子结构有关.早期塑性抗拉强度和动弹性模量较高,将有利于抗裂,在此前提下,较低的水化热也有利于避免裂缝的产生.温度应力试验法与平板法结合可综合反映混凝土的干缩应力和水化热温度应力随时间的演化.  相似文献   

19.
沉管灌注桩施工中桩径的控制是保证其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沉管内砼体的受力分析,并用2个工程实例,探讨了管内砼柱面的相对高度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充盈系数的影响,认为不仅提管时间和机械原因能影响灌注桩桩径(即充盈系数)的大小,而且选用不同的加灰频率、严格控制管内砼柱面的相对高度,也明显地影响充盈系数的大小,其对保证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1 Introduction Reinforcing steel corrosion, freezing-thawing damage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 are often encountered inmelting snow and deicing for concrete structures suchas highways, airfield runways, bridge decks, etc. inwinter [1]. In North America chemical methods areusually used for deicing and anti-icing. Howeverchemical treatment has caused damage to concrete andcorrosion of reinforcing steel, and resulted in heavyeconomic losses. Therefore, research on new functionaconcrete materials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