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小学教育作为人生教育学习道路上的基石,对学生各方面知识的启蒙,以及学习习惯和学习爱好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教育也开始提倡“核心素养”教学方法,寓意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也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我,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制定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达到“为学而教,师生共成长”的完美教学理想。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互教互学。  相似文献   

3.
基于大概念视角,围绕学生的学习路径设计教学,针对“弧度制”一课,尝试采用“三序融合,问题导学”的方法进行学习过程的设计,探索实现单位制构建“为学而教”的基本教学策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理解知识的心理过程,使知识序、认知序自然融合为学生的学习序,更有利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地位.为学生提供应用实践的机会和自由发展的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做到因学而教、为学而教,彻底摒弃只要求学生“眼看老师手、耳听老师口、思想跟着老师走”的传统做法.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  相似文献   

5.
一、教师教育观的转变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以学科为本”,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唤起人的主体精神。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意味着在教学中人人参与,师生平等对话,教师将由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转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课堂上的角色应当是: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6.
于少萍 《广东教育》2006,(10):57-58
传统的教育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播,忽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育教学方式单一,“满堂灌”“满堂问”的模式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所学课程兴趣的开发。这些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由于缺乏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不浓。教师为了完成教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教育实践与探索中,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点,形成了"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即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而教,为学校的发展、师生的共同发展而教.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教师专业素养与学生综合素质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高文娟 《考试周刊》2012,(78):91-91
“为学而教”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节教学顺序,并做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它强调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的规范”。采用“为学而教”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依照教师提供的框架,调节自己的学习进度、内容,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方法来学习,并进行适当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课程,要求教师观念要更新,角色要转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支配学生、先教后学的思想做法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的课堂”日益成为教育主流思想.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涯中,笔者始终践行“为学而教”的宗旨,努力构建生本课堂,让学生成为教学课堂的主体,彰显生本理念,努力实现教师让学、学生乐学、师生共学、教学相长的高效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作为教师,必须正确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教”是为学而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人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实践中运用了“四步导读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导读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阅读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里“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而读”,在读中掌握知识和方法,在读中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这种教师“教路”学生“学路”师生双边活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一、导初读、了解文意。识字解词读懂课文是理解内容的基础。学生学习文言文最大的障碍无疑是文言词语和方言句式,帮助学生解决字、词、句难点使学生…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合作·发展”的共同体。本文倡导的课堂教学是不单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更是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学习、协同合作、共同谋求发展,实现各自人生价值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与学生的合作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使自身的教学生涯更加完美.努力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与学习的可持续性。学生在充分得到尊重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教师配合尝试成功,使学生在认可与成功中成长。  相似文献   

14.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由此可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是“传道受业解惑” ,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 ,学生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 ,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 ,也不再是老师导学生演 ,而是师生互学互动、合作平等交流。所以 ,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 ,更新知识 ,不断适应新形势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学活动中要…  相似文献   

15.
刘维中 《湖南教育》2002,(24):42-43
探究性教学的理论支撑学生终生发展观念。教师教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某一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为了明天,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学生的终生受用。教师的“教”不仅展示结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展示产生这一结果的过程,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终生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平等的师生双主体观。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两个互相平等的主体,教师的导是为学生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满民主与自由的氛围,学生才会放开手脚问想问的问题,说想说的话,表达内心深处的观点,教师也才会在这种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传统教学论所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论。还是现代教学论所形成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论。都不利于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智慧。“完成教学转化”需要自己的方法和途径,“教学做合一”思想为之提供的思路是:为事而学、为学而教、学以致事。“为事而学”意味着为做事而学习,意味着学习做事,意味着做法决定学法。“为学而教”意味着为满足学生学习做事的需要而教,意味着教学生学做事,意味着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以致事”意味着用所学去改造外在世界,意味着用所学来助长自身生命。  相似文献   

17.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复杂现象。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开展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是为了学,这是理解和践行新课程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涅“为学习设计教学”这句话,道出了“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一章的主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数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重灌输式讲授,轻探究式教学”;重有限知识的“学会”.轻无限知识的“会学”:教师习惯通过大量练习来让学生学习数学,这显然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也就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认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新课改带来的挑战,化学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自身角色。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教师也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同时,化学学科特别强调学习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化学教师还要承担学生的探究同伴、学习过程的帮助者和支持者的角色。正是教师自身的这种角色的转变,才使化学课堂上的生成变成可能。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都不应该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生生、师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围绕教学目标共同教与学的活动”。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主体参与”。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主体参与,就是在品德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使学生在亲自体验、主动探究自己中充分发表意见,生生互动、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