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等学校的高中生问,高中生怎样做志愿者?答:志愿者(有的地区叫义工)就是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但是,如果你想经常地参加志愿者活动,并能得到支持和激励,  相似文献   

2.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有着“服务社会”和“培养青年”的双重目的,青年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能力,而且在思想  相似文献   

3.
李春晖 《宁夏教育》2013,(12):65-66
志愿者一词用英文表述为Volunteer。对于这个响当当的词汇,联合国给它的定义为: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进一步解释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个人时间和行动的人。  相似文献   

4.
秦艺 《教育》2013,(11):55-5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的发展,社会在讲求竞争、效率、利益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公平、道义和爱心,于是志愿者便成为了很多社会大型活动必不可少的角色。志愿工作是指任何人愿意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志愿者为一个时代注入了新鲜的力量,为整个社会增鲜了鲜活的色彩。大学生志愿者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国际性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志愿者这一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人  相似文献   

5.
论青年志愿服务对社会进步的意义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出于自愿意志,秉承以自己的知识、技能、体能与财富等贡献社会的宗旨,不计获得报酬为目的,以提高公共事务效能和增进社会公益事业为己任,所从事的各项活动.志愿服务的基本思想是个人或组织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以促进社会和公共福利事业的发展.它表现为个人或组织为追求社会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志愿精神的感召下,自愿奉献出自己的知识、技能、体能、精力、财富,通过志愿服务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志愿服务是一个传递爱心、播种文明的过程.对志愿者而言,它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种方式;对被服务对象而言,它是感受社会关怀、获得社会认同的一次机会;对社会而言,它是提升社会文明风气、保障社会稳定的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6.
青年志愿者     
“志愿者”的英语是volunteers,中国志愿者协会给“志愿者”的定义是: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相似文献   

7.
志愿服务活动是指人们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与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本文意在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成长的规律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而提供服务的活动。在多样化发展的今天,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形式因其倡导者、参与者、参与方式和参与媒介的不同,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从而直接关系到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1)》指出,2010年我国青年志愿者超过3124万人,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网络基本形成。志愿者是自愿地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不为任何物质报酬地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志愿者管理的好坏影响着公益活动成功与否和公益组织的形象及公信力。笔者认为,公益组织要做好志愿者的管理,最有效地发挥他们的作用,须做到以下几点:招募、选拔是关键,培训是中心环节,考评、激励是保障。  相似文献   

10.
志愿者(Volunteers)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2000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决定把每年的3月5日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工作的志愿性、公益性、多样性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到志愿队伍中。高中生正处于成长过程的少年后期和青年前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倡导青年  相似文献   

11.
余蓝 《中国德育》2009,(7):23-26
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宗教性慈善服务,在现代社会泛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进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志愿服务进入中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进入一个发展高潮,主要表现为志愿服务理念为社会大众广泛认可并接受,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相关法律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但总体而言,  相似文献   

12.
肖浩 《中国德育》2009,(7):27-28
“自愿为社会公益活动、赛事、会议等服务的人”,这就是字典里对“志愿者”的解释。从汶川大地震到北京奥运会再到残疾人奥运会,我们看到了众多志愿者的身影和笑脸,志愿者精神也成为感动我们的最美的风景。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反映。不只是奥运会、抢险救灾等需要志愿者,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志愿者、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  相似文献   

13.
志愿服务几乎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一、活动背景农机家电义务维修服务队,2014年被湖北省共青团、湖北省志愿者协会授予"本禹志愿服务队"示范团队称号,隶属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它是一个成立了16年之久有着浓厚历史积淀的优秀团队、一支活跃在孝感市及周边地区的维修服务的队伍。多年来,这支队伍的所有老师、学生都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自愿贡献个人时间、精力,从事义务维修服务事业,为服务周边市区、推动社会进步而开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既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与人交往的过程,也是通过自身体验磨练自己的意志品格和升华自我的过程。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鉴此,有必要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实证调查研究,探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路径与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校内课后服务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点阶段,分析比较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十省市出台的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政策文本发现,这十个省市呼应教育部要求,在课后服务自愿原则、服务时间、服务内容、中小学校主体实施等方面已达成政策共识,但在经费筹措、是否引进社会培训机构、在职教师的报酬支付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政策取向。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深化推进需要明晰学生及家长是否要交费、可否引进社会培训机构、如何减轻在职教职工的负担等问题。为了促进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政策的有效落实,政府亟须进一步完善校内课后服务实施细则;减轻在校教职工负担的主要路径在于积极吸引志愿者进入学校,同时培育壮大公益性社会组织机构;政府财政拨款和学生家长自愿交费应成为课后服务经费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志愿服务工作的广泛需求和迅速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高校中的志愿服务,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种优势效应,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提升的一种载体。本文根据当前高校志愿者工作的发展情况,结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工作经验,分析了如何以志愿服务为载体通过“校社共建”的方式,切实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岳 《华章》2013,(32)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以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1]参与志愿服务本身所具有的志愿精神是一种优秀品质,是开启美好人生的理想信念,而高校共青团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是社会志愿服务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组成部分。它已不仅仅成为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锻炼身心素质的平台,也是当代大学生培养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人生体验,更重要的是一项着眼于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提高高校共青团社会先锋作用的巨大工程。  相似文献   

19.
志愿者是指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不为物质报酬、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如今,国内很多博物馆都已经开始对外招募志愿者。善用志愿人员,既可提升博物馆的服务品质、扩大服务层面,又能发挥关怀社会以及服务民众的特点。在当前形势下,高校中的博物馆应该如何应对志愿者工作的问题也是高校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家长志愿者是指没有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自愿、无偿地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为幼儿园提供帮助和服务的幼儿父母、(外)祖父母及其他监护人。文章从挖掘优秀家长资源、创建家长资源模式、更新家长实施策略、完善家长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助力式"家长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让家长能够客观、真实地感悟到园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和传递的教育理念,同时成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助力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