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联邦最高法院在美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的判决就象一个个路标一样,标示着美国社会发展的进程。这些判决中有很多案例涉及到教育问题,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布朗诉堪萨斯州托皮卡地方教育委员会案”。  相似文献   

2.
从2007年4月30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于Teleflex vs.KSR案作出判决已经过去7年多时间,在此期间各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创造性标准有何变化,未来世界上专利创造性标准的发展趋势如何,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对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中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创造性标准,和专利创造性标准的国际发展趋势,以及在国际协调层面上专利创造性标准的发展动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2007年4月30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于Teleflex vs.KSR案作出判决已经过去7年多时间,在此期间各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创造性标准有何变化,未来世界上专利创造性标准的发展趋势如何,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对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中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创造性标准,和专利创造性标准的国际发展趋势,以及在国际协调层面上专利创造性标准的发展动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2007年4月30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于Teleflex vs.KSR案作出判决已经过去7年多时间,在此期间各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创造性标准有何变化,未来世界上专利创造性标准的发展趋势如何,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对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中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创造性标准,和专利创造性标准的国际发展趋势,以及在国际协调层面上专利创造性标准的发展动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2007年4月30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于Teleflex vs.KSR案作出判决已经过去7年多时间,在此期间各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创造性标准有何变化,未来世界上专利创造性标准的发展趋势如何,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对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中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创造性标准,和专利创造性标准的国际发展趋势,以及在国际协调层面上专利创造性标准的发展动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KSR案判决的导向,揭示出美国当前对专利战略的真实态度,即通过专利制度的不断完善,来保持其全球利益的最大和最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本国的公共利益和整体进步。笔者在学习和借鉴美国专利政策新动向的基础上,基于我国创新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专利政策在现阶段的历史要求和国际形势,从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我国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寻求恰当的专利保护政策在我国的可行性,从而对我国专利政策的完善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从特殊群体的人权的宪法保护的问题方面进行探讨,试图论述本次修宪的不是殁对修宪的完善提出的一些浅薄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此次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是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和确立依法制国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本文着重阐明确立这两点的正确性和现实指导意义,以进一步强调修宪的重大意义,从而达到依宪治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科学政策的法律和历史基础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介绍了美国科学政策的法律基础和历史发展。文章论述了美国科学政策植根于美国宪法赋予联邦的权威,联邦和地方、联邦政府中总统和国会之间权力平衡的转变是美国科学政策演变与发展的背景。文章对科学在联邦政府中的演进做了历史的说明,特别是对“二战”以来美国科学政策的发展做了重点介绍,并对科学在当前联邦政府中的地位做了说明。文章最后指出,国际性维度对美国科学政策的发展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著名的码吉尔案的发生原因及最终判决结果,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思科诉华为案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10年6月28日,备受关注的Bilski案终于尘埃落定。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定维持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对Bilski案的判决,认定案件所涉专利运用对冲原理规避能源市场风险的方法是不可专利性主题。至此,关于此案是否为可专利性主题的长达十几年的争论以不可专利性划上了句点。鉴于美国的影响力,Bilski案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Bilski案的案情介绍,简单梳理美国法院对专利性主题的研究动态,进而总结该案对我国可专利性主题审查和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频繁发生的国际间的法律问题和摩擦中,外国判决的承认和执行越来越引起注目。本文通过对判例及法令的分析,对日本和美国就外国判决的承认和执行进行了考察,并对如何防御外国判决的承认提出了见解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美国普通法系下法院体系特点及法院判决约束力规则、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的成立历史和管辖特性;对CAFC独有的Rule 36判决规则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Rule 36判决作出时机、Rule 36判决的法律效力、如何在诉讼实务中争取或避免拿到Rule 36判决,并就CAFC的Rule 36判决规则对于我国法院审判实践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欧洲商业方法专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方法专利是现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自然产物;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用和渗透的必然结果。1998年,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通过State Street Bank一案的判决确立了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原则。次年,美国专利商标局(简称USPTO)便收到商业方法专利申请2821篇,授权1005篇。相比美国的积极态度,欧洲表现得保守而谨慎。最初,欧洲持反对态度,认为对商业方法授予专利  相似文献   

15.
李海涛 《今日科苑》2007,(21):119-120
中学生彭兵放学回家,被楼上飞来的一块玻璃砸伤眼睛,伤残七级,为此彭家花了数万元医疗费。警方介入调查却无法确认玻璃从哪家飞出。彭兵一纸诉状将该单元12户住户告上法庭。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该单元2至5楼10户住户共同赔偿彭兵伤残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10万余元,每户各承担10437元。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判决目前也趋向一致,即所有被告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这样的判决尽管也受到一些质疑,但整体上还是受到了很高的评价,甚至有了体现对弱者关怀的人文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6.
<正>德雷德·斯科特诉桑福德案是美国最高法院做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之一。该判决认为,美国宪法没有将美国公民身份扩大到非洲黑人后裔,因此他们不能享受宪法赋予美国公民的权利和特权。这个判决被广泛认为是美国最高法院历史上做出的最糟糕的判决,因其公开的种族主义、司法上过于激进和糟糕的法律推理,以及在四年后美国内战开始时扮演的关键角色而受到广泛的谴责。一、案件始末(一)案件背景19世纪10年代后期,关于1803年美国通过路易斯安那购地从法国获得的广阔领土上建立新州的问题引发了一场重大的政治争论。  相似文献   

17.
<正>(三)各级法院对本案争点二的判决比较1.地区法院的观点对在国外复制得到的软件盘是否可被认定为从美国提供的这个问题.地区法院持肯定回答。其判决主要内容如下。微软在答辩状中坚持认为在国外复制的侵权软件复制盘不能被认定是从美国提供的组成部分,因此并未触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在《世界观察》1994年5期撰文《谁来养活中国?》,指出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减弱,而对粮食的需求巨增,中国突然开始丧失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中国的粮食短缺给世界出了一道难题:谁能给中国提供粮食?谁来养活中国? 对于布朗难题,中国政府的回答是: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中国都应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宪法第四个修正案已于2004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高票通过,与1988年以来的前三个修正案相比,这次修宪涉及面广,修正案达14条。其中有5条内容涉及公民具体权益,表现为:加大了对私有财产保护的力度;非公有制经济地位获得提高;“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宪;增加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规定征地须依法给予补偿。将上述内容纳入宪法中,体现了此次修宪凸显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相似文献   

20.
美国布朗大学的斯沃茨和她的同事们正在花费几周的时间来款待一些蝙蝠,耐心地训练它们在一个风道中飞行。对于蝙蝠来说,飞行是它本能,它们早已经知道如何飞行了,为何还要训练它们飞行呢?这是因为科学家们要将蝙蝠放到一个小风道中,在有风吹向它们时,要求它们准确无误地通过风道,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通过训练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