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在中国尽管已登陆 2 0多年 ,但它究竟意味着什么 ,许多读者不胜了了。这一方面是由于中西在文化心态和审美习惯上有着巨大差异 ,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尚缺乏对具体作品细致的揣摩 ,设身处地的感受 ,进入艺术境界的领悟 ,即缺乏微观方面的研究。本文从评析四位美国后现代派代表作家的被视为“现代经典”的四篇后现代派小说出发 ,探讨了美国后现代派文学进行小说写作技巧及语体创新的种种因素 ,认为其发端和发展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和传统的依托 ,它并不是对传统文学的全面颠覆 ,而是传统文学的延续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在果戈理的一些作品中,有不少与魔幻现实主义相仿佛的东西,如:融合民间神话传说、宗教故事,打破人、鬼界限,运用夸张、隐喻、象征、梦幻、预言等手法。这种相似,为研究现代派、后现代派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提供了佐证──现代派、后现代派文学仍植根于传统文学的土壤,其独特、新颖的表现手法是传统文学中已有因素的某种夸张、变奏或绝对化。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学发展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创作上出现了"后现代派"。后现代派作家极其热衷于把玩和嘲弄,似乎认为只有凭借这种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而近30年来不断成熟壮大的美国华裔英语文学也顺应这一潮流,给读者带来了别样的阅读感受。在后现代文化逻辑影响下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4.
如今的手机短信文学反映出生活化、去中心、无深度、消解崇高、解构经典的后现代审美倾向,这是现代人处于文化速食时代并患上孤独焦虑症的必然选择.它有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以俗文化为其本质内涵,但也不缺乏传统文学的主要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拓宽了人类对文学的审美设定.  相似文献   

5.
西方文学发展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创作上出现了"后现代派".后现代派作家极其热衷于把玩和嘲弄,似乎认为只有凭借这种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6.
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但是大战的经历却给美国人的生活、思想以及行为等方面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发生的两件事——希特勒大肆屠杀犹太人;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对人们的思想震动很大,促使人们对现实的社会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从而促进了一系列新思潮在美国诞生。就美国文坛上来说,继二、三十年代出现的现代派之后新出现了一种反传统、反文学主流的“现代派”,即活跃在五、六十年代被许多评论家称作是“后现代派”的文学。如同现代派小说主要采用“意识流”形式和技巧一样,所谓“后现代派”  相似文献   

7.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西方后现代文学的审美观念呈现出与传统审美观念明显不同的价值取向,即反审美倾向。以黑色幽默小说为例来论述后现代文学的审美特性,即反理想、反英雄和反叙事,在对传统文学与后现代文学的比较中阐释这种反审美。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感觉派作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往往被作为外来文学流派、文学潮流影响中国文学的典型个案来研究。本文试图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将目光聚集于中国新感觉派的传统文化品质,在作品审美原则和作品、作家自身的传统文化心理两方面分析该流派对传统的回归,并最终得出新感觉派“中国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徐訏被认为是一位现代主义作家,但是与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不同的是,徐訏的创作思想和创作背景更具民族特性。他更多地关注了人生的审美关系,探索人性意义的空间,寻找人的生命标准,其目的依然是建立一个和谐理性的世界。通过把西方哲学的外在超越和东方哲学的内在超越结合起来,徐訏创造了一系列“中国化”的现代主义作品,为现当代文学提供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现代性体验文学范本。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叙事迷宫受益于欧美后现代小说尤其是博尔赫斯小说,呈现的方式有空缺、暴露叙事行为和互文性文本等。叙事迷宫是后现代哲学语境的产物,同时又是先锋作家与中国当代语境对话的一种方式,其中意味深长,值得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1.
12.
21世纪伊始,后现代主义思想开始在比较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后现代话语体系日益成为比较教育研究文献的重要构成。后现代理论家及其思想术语的引用以及后现代方法论的运用,意味着比较教育的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已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13.
一种后现代:语言寓言--兼论东西的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是三种重要的文学形态。现实主义关注的是人的社会状态,表现社会的共同性;现代主义关注的是人的内心状态,表现人的共同性;后现代关注的是人的文化状态,表现文化的差异性。陌生化的语言既是后现代文学的形式,也是后现代文学的内涵,东西的小说由于具有对后现代精神深刻独特的理解而被认为是后现代时代的语言寓言。  相似文献   

14.
林耀德的都市诗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之间来回切换,既有对现代主义的追问与批判,又有关于后现代社会的隐喻与戏谑。林耀德以自己的书写方式意欲建构一个所谓的"都市文学神话",并最终将都市文学推向文学话语场,形成新的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文化转向展示了一条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历史嬗变轨迹。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的迅速蔓延为后现代转向创造了有利的现实语境,而这其中电视文化的拓展更成了后现代版图扩张的重要一环。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它在技术、审美与叙事等方面都显现了其后现代的特质。然而,电视文化的后现代性也带来了符号幻象、视觉幻象与娱乐幻象,需要我们严肃而理性地去面对。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思潮已在包括文化领域在内的社会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后现代批评是从文学的视角分析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大师福柯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批评的先驱。试从后现代批评的发展史、福柯的主要观点、贡献和理论的局限性三方面入手,力求勾勒出福柯与后现代批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审美经验是审美主体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生理和心理的经验和感受。审美经验是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形成的生动、具体的感知与体验,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审美经验的当代性就是当今社会的时代性的体现。在现代性、前现代性、后现代性交织的当今社会中,许多新的现象、事物产生了许多新鲜的审美经验。文学的边缘化带来审美经验的世俗化、私人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导致审美经验的感官化、娱乐化;大众传媒多样化带来审美经验平面化、当下化。  相似文献   

18.
认知取向的现代师生现推崇"中心"、追求"同一"、倡导"理性",这些核心现念遭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强烈批判.在解构现代师生观的同时,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也试图建构审美取向的新型师生关系,即从"中心"到"平等",从"独白"到"对话",从"同一"到"多元",从"遮蔽"到"敞开",审美取向的后现代师生观为师生之间自由、和谐的交往开辟了新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9.
美国后现代小说是在打破传统的后现代文艺思潮影响下诞生的,具有反体裁、反情节、内容晦涩等特点.通过探讨其创作形式、表现手法、叙事顺序的“荒谬”性,来揭示后现代作家的真实写作目的.其旨是激发读者深刻地思考,以便更清楚地认识现实.这对正确理解美国后现代小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已经成为了“问题”,中国前现代状况的存在并不能成为后现代主义不存在的理由。作为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一种化现象。后现代主义与大众化之间存在着同质性和“互性”,大众化是历史叙述的后现代本;作为一种理论话语。后现代主义在消解了现代主义中精英化和大众化的二元对立结构后成为一种以大众化为主体的化。大众化批评的历史主要是批评大众化的历史,改写这一历史是后现代主义的学术成果之一。从哲学基础、美学倾向、艺术追求、化态度和价值立场等五个层面来考量,后现代主义无疑是一种大众化的辩护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