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2018年3月29日—30日,"首届全国道德与法治品位课堂观摩及研讨会"在扬州市美琪学校隆重举行。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钟管学校王卫华、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许冬红和山东省临沂实验中学王有鹏三位特级教师,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法治教育专册)"公平正义的守护"为题,采取借班上课、同课异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6年秋季开学起,思想品德课统一改名为道德与法治课。发生改变的不仅仅是课程名称,更重要的是其中法治教育内容大为增加、教学要求有所提高。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反映法治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把握。2018年3月,在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举办的"首届全国道德与法治品位课堂观摩及研讨会"上,来自浙江的王卫华、江苏的许冬红、山东的王有鹏三位特级教师,以同题异构方式,开设了八年级"公平正  相似文献   

3.
黄晓祥 《学苑教育》2021,(11):25-26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放性较强,与时事热点存在紧密的联系。初中生好奇心强烈,对周围发生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将新闻搬入课堂,将时事热点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其思考并能引以为戒,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塑造学生良好的"三观"。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例,首先阐释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整合时事热点内容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选择时事热点的策略,最后提出了如何将时事热点有效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具体方法,以期能赋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满满的时代气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创建优质课堂。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国庆前夕,我来到海滨之城厦门,参加第三届全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活动。短短两天时间里,我有幸聆听了两位专家的报告和六位教师的课。第一天"同课异构"由李若宁、梅慧民、陈骞三位老师共同演绎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增强生命的韧性";第二天"同课异构"由李兆云、程波、刘夏丹三位老师共同演绎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课"关爱他人"。我用心聆听,感受颇多,收获满满。  相似文献   

5.
<正>"烟花三月扬州,风景这边独好。"2018年3月28日,全国26个省市600多名道德与法治学科专家学者、大咖同仁,齐聚扬州市美琪学校,参加了由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主办的"首届全国道德与法治品位课堂观摩及研讨会"。29日上午第一节课由浙江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王卫华老师讲授,学生的座位是目前大部分班级的正常布置,学生面向黑板,同向而座。下午两节课分别由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许冬红和山东  相似文献   

6.
<正>又是一年花开时,我来到了古城扬州。"首届全国道德与法治品位课堂观摩及研讨会"在此召开。专家讲座智慧高远,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我聆听,我观察,我思索……三位特级教师以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为题展开同课异构。三位特级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或"出发细微,沿波讨源",或"分割内容,收拢板块",或"一线贯通,课堂生辉",见"树木"亦见"森林"。诚如  相似文献   

7.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是当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研究热点。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法治板块为基点,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运用党史素材创设情境、展开学习,培养学生法治思维,需要广挖深究,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法治课堂准备素材;"三用"党史素材,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和法治课堂有机融合;"三步走"让党史素材融入法治课堂。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8):127-128
"微时政"课堂是教师将时事热点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将鲜活的时政资源恰当运用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普及的大背景下,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构建道德与法治微时政课堂,实现时政热点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激活课堂活力,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正>道德与法治课应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植根中国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以深刻的学习体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2019年9月,本人参加由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组织的"第三届全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聆听了"增强生命的韧性"同课异构。这几节课通过选取恰当的课堂素材、走心的课堂引导和浓厚的经典文化,向与会者呈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鲜味、情味和文化味。  相似文献   

10.
<正>听完三位特级教师对"公平正义的守护"的同课异构,结合自己对《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实践与思考,试着理一理道德与法治课的"应有之味"。活动"妙趣"之味开展课内外活动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重要特色,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是培育、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精心设计、饶有趣味、贴近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课堂活动,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激活学生思维,使课堂熠熠生辉。王有鹏老师通过自己打山东快板、教学生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体验,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所学、内化并付诸于实践,是每位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真平等""真备课""真上课"三个维度出发,通过营造平等的课堂环境、做好课前准备、有效教学等环节,真正建构"求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相似文献   

12.
<正>用好用活热点,是丰富教学内容的需要,也是点燃课堂激情的需要。道德与法治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师要善于在特定环节用好热点、用活热点。学科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增强课程的时代性,要促成课程内容、课堂教学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同步,教师要善于整合并运用社会热点资  相似文献   

13.
<正>在特别合适的时间,来到了特别美丽的学校,遇到了一群特别的教师,享受了三节特别的品位课堂。一、特有素养意识王卫华、许冬红、王有鹏三位特级教师在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中,很好地落实了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许冬红和王有鹏两位老师都选择了"电梯劝阻吸烟猝死案"材料。此后,层层设问:1.假如由你当一审法官,你会怎样审判这个案件?2.请你对一审判决结果是否公正发表看法。3.假如由你当二审法官,你会怎样审判这  相似文献   

14.
资讯     
<正>2019年9月29日~30日,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在福建厦门第三中学举办了"第三届全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这是本刊继扬州和杭州之后的又一次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盛会。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0多名教师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邀请来自广东、山东、浙江、福建、江苏5省的6位教学名师开设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和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关爱他人"同课异构展示,并邀请全国数位知名专家开设了两场高水准的沙龙点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缄默知识的教学误区:学生"先入为主"认知的偏见,学科知识客体化的失联,课堂教学同理心的缺失等,本文从儿童生活、实践智慧、学习时空等三个方面予以剖析并提出改进策略,在低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构建"隐显"统一的认知体系和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6.
时事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培育初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结合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时事新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分析时事新闻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意义、应遵循的原则,并探索相应的策略,即利用时事新闻进行新课导入和充实课堂内容,以及组织学生针对时事新闻热点展开评论,以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初中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与内容,以生为本,巧用时政热点,以激发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力,促进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相似文献   

18.
郑利 《成才之路》2020,(7):30-31
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认识差异、思维差异、课堂生成差异,这不仅是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也是解决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的需要。文章以"关心国家发展"教学为例,探讨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教学聚焦差异的依据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能否在课堂上渗透核心价值观,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很多学生看来,道德与法治课往往是枯燥而空洞的,这导致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能动性和效率大大降低,使得渗透核心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游离在课堂教学之外,难以得到落实。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从"分析案例""关注热点""参与实践""家校联动"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时事政治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文章以时代为背景来探究时事资源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文章作者结合课堂教学,探究时事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策略,灵活地引入时政资源,借助时事资源开展活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丰富课堂活动。结果表明:在教学中融入时事资源,不仅有利于增添道德与法治课的时代特色,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