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孤独意识作为一种情绪体验,在文学领域是永远值得探讨的母题。凯特·肖班及其笔下的女性人物有着浓郁的孤独意识,她们在成长过程中创伤性的经历是其孤独意识的起源,被禁锢在家庭樊笼中是她们恒常的生存境遇,而女性主体意识的萌发使她们毅然抛弃传统的社会道德风尚,执着地追求爱情和自由。然而,她们的行为得不到父权制社会的认可,被孤立于社会生活之外,进行着最艰苦的斗争。孤独带给她们痛苦和疏离感,但同时也是她们建构女性主体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2.
蒲松龄笔下的<黄英>不仅注入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同时将人性中的善与美赋予其身,将其做为完美的化身,予以了高度的赞颂.小说体现了女性要求人格平等、备受尊重的一种渴望,可以说是女性意识从爱欲层面的追求上升到了人的生存层面,要求平等的追求的演进.她们向往一种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人格,在她们身上已经开始了女性作为几千年被礼教压迫下不为人、只为玩物的人的觉醒,她们聪慧、具诗情、懂人情,在品性上也显示出了比男性的相对高洁,不为世俗所浸染的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与王安忆都有着鲜明的女性意识。她们立足于中国女性自身的生存体验,从女性的生存状态、情感层面对上海女性加以观照。她们描摹了中国女性由女奴向女人的回归,对男性的态度也有彻底否定与妥协宽容的区别。真正的女性意识必须从男女两性的对立转变为性别的整合,应具备"双性和谐"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封建礼教和理学对宋代妇女的捆索,不仅使她们在心理特质上对愁更敏感,同时也使她们情感意识开始苏醒;在元蒙南下、国难当头的社会大动乱之际,这些女性更表现出高扬的民族气节;即使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青楼歌妓,渴望身心自由的民主意识也比前代更为强烈。不同的女性将她们的思想意识借助"词"这一特殊载体表现出来,其词作中浓厚的感伤情绪是他们心灵痛苦的倾诉和与命运抗争的见证。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的成立,使得中国的妇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她们几乎是全方位地渗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们女性意识觉醒了,从传统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纷纷从幕后走向台前,与男性一争高下,从十七年的爱情叙事作品对女性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女性全新的精神面貌。但由于对女性地位颠覆式的强调、由于女性对社会、政治活动等的过分参与,由于主流舆论的强势宣传,建国之初的人们正试图抹掉一切女性与男性的界线。从十七年爱情叙事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行事与思维方式来考察,我们会发现,女性在觉醒的同时,女性意识又被极大地消解与弱化,女性的女性特质正在丧失,女人正在男性化或已经演变为非女人。  相似文献   

6.
奥兹小说中始终贯穿着女性爱情婚姻悲剧主题,“不能承受之重”使她们或歇斯底里或自杀或私奔或离异。究其原因,逼仄的物质生活环境扼杀了女性的罗曼蒂克情结,使其生命力枯萎;家庭、社会中的失语地位与鲜明的个性意识激烈冲突。造成女性精神世界的分裂与崩溃。通过对女性不幸爱情婚姻的探讨。奥兹着力表现犹太各散存文化单元间的冲突和传统犹太文化与欧洲文化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在《聊斋志异》(以下简称〈聊斋〉)中,蒲松龄为我们塑造了众多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较之以往文学作品有很大的突破,甚至可以说在对女性的肯定与张扬方面达到了前人从未企及的高度,作者笔下的她们是美丽的,贤惠的,并且富有反抗精神。在欣赏她们美的同时,我们也在思索她们的美丽贤惠是为了什么?她们在男权意识强烈的社会中真正获得了幸福吗?由这些女性形象折射出的前卫女性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8.
十七年女性文学与五四时期和新时期女性文学相比具有特异性和复杂性。女性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行为使她们获得了普遍的认可,同时也带来了性别意识的萎缩和消解。这种现象体现出新的伦理道德在女性问题上的矛盾性及与历史难以割舍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9.
男权重压下的"完美"女性--浅析紫姬与宝钗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几千年的男权社会中,女性一直是苦难的负荷者、牺牲者,她们没有自主意识,更没有生命的觉醒,女人的任何一种举动和价值都不 会是自我给予的,包括她们的坠落与升腾、生与死,她们的悲喜剧都出自作为男权象征的历史之手。《源氏物语》中紫姬和《红楼梦》中宝钗这两个 男权社会中“最完美女性”的悲剧告诉我们:在男权社会下,她们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最终成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0.
《逃离》是著名女作家艾莉丝·门罗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其同名小说集《逃离》之内的一个短篇小说。在这一作品之内,艾莉丝门罗塑造了卡拉这一人物形象,以其逃离—回归为线索,她以一个女性作家的敏感,揭示了现代女性在当前这一社会之内的生存状态,通过对"逃离"这一行为的诠释,探寻了以卡拉为代表的女性的生存意义,她们通过逃离来表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逃离之后所得到的精神的净化,通过回归的动作代表她们对理想的坚持与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现代湖南女性文学的崛起与发展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上一种很有底蕴的文化现象,将湖南女性文学的发展与中国女性文化建设对接起来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认为,湖南女性文学创作和文化建设要注重创新、强化本土意识、凸显女性文化特色和体现中国红色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2.
本用对比的方式,首先从横向上展示了有着相似成长背景的张欣对王朔在都市学创作中的超越,显示了现代女性对都市生活的把握;接着从纵向上分析了性别意识在女性创作历史上的发展,指出张欣的学创作表明性别意识在女性学中开始复苏;由此,都市生活背景和女性性别体验在创作中的融汇成为张欣学作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从两方面讨论梅娘小说,以此重新评说沦陷区的女性写作:首先,梅娘小说从书写女性自身经历和个人情感进入女性写作。其次,梅娘小说充满强烈的女性意识。因此,表明中国女性写作并没有因为抗战而成为空白,而梅娘小说延续着中国新文学女性写作传统,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宋代的儒学复兴,传统的儒家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获得勃勃生机,成为宋代上层妇女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鼓励妇女受教育,培养其主体意识,表现为宋代妇女在文学和艺术上都有独创精神,在政治和社会事务上参与意识增强。另一方面教育不能脱离世俗社会,要为社会利益服务,有贵族教育的特色,表现为妇女在满足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将个人价值与家族发展结合起来,用自己的文化知识为家族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赵玫“盛唐女性系列”的人物关系的书写走向中表现出独特的女性意识 ,在文化层面上意味着某种突破某种超越。  相似文献   

16.
老舍的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因此 ,在老舍的作品里 ,日益深入的社会批判、政治批判乃至题旨鲜明的“反侵略”叙事中常常伴随着一种不断深化的文化反思 ,表达着作家对民族命运的关注与忧思。如《骆驼祥子》对乡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文明病的反思 ,《四世同堂》在“亡城”的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等等。老舍的小说从内容上看 ,无论是“文明批判”还是“文化反思” ,都同时显示出一种现代意识 ,如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女权意识等。他的作品使现代与传统 ,世界性与民族性 ,得到了较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20世纪女性文学的误区入手,通过与男作家笔下的乡村女性作比较,论述了新世纪以来王安忆、方方、迟子建三位女作家描写乡村女性的作品。她们同时对当代底层妇女“苦难”命运进行书写,表现了乡村女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性格、心灵及命运的嬗变。王安忆从存在主义的哲学层次,表现乡村女性对自我命运选择的自觉;方方从身体伦理学的角度,反映出乡村女性反抗的自觉;而迟子建则从审美伦理学的角度,提升底层人民的精神生活,表现出底层妇女审美的自觉。由此论述这些作品对女性文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经历了"从压抑到觉醒、从模糊到明确、从抽象到具体"的曲折历程。在女性价值的抗争中,它迈出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印;并在反思中重塑了自我表征,彰显了边缘叙事之特质,同时,在消解性别二元对立的探索中,通过切身体验获得了理论思考与创作经验的渐趋成熟。  相似文献   

19.
(女性怎样才能在爱情、婚姻和社会上取得与男子平等的地位?这是众多作家一直苦苦探索的重大社会问题。)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三位具有强烈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的女性正是在各自不同的爱情追寻中,展现了女性解放意识的发展历程,为妇女解放运动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的作品是不是女性文学,这些年她本人与研究者总是各说各话.本文认为拂去表面化的东西,王安忆的小说中表达得仍然是非常强烈的女性意识与立场.这种意识与立场反映了当代语境下新时期女性对于生存、家庭、情感的认识,只是因为她的作品追求一种温柔的坚强与优雅的孤独,所以在更现代性、时代感与现实性的同时还显示出鲜明的女性化气质,与其他女性文学相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