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的这首诗,最精彩的是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赏析文章说,"比喻很巧妙",巧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相似文献   

3.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相似文献   

4.
巧用文字     
有些同学认为写好文章要有“好词”,其实不然。唐代诗人贺知章有句脍炙人口的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它能裁  相似文献   

5.
图画中的春天生机勃勃,歌曲里的春天光彩夺目,那么诗人眼里的春天又是怎样的呢?贺知章的一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出了春风的灵巧,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吟出了春  相似文献   

6.
垂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留下的千古绝句,写的正是初春时节的柳树。  相似文献   

7.
垂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留下的千古绝句,写的正是初春时节的柳树。  相似文献   

8.
"剪"这一普通的字眼,在高明的诗人笔下,却散发出万般的诗情,令人着迷。广为人知的当属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咏柳》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景象:春风恰如剪刀  相似文献   

9.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华夏这个诗的国度里,柳树是诗人的爱物,而杨花柳絮,自然也常牵动骚人墨客的心肠.  相似文献   

10.
春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吟诵着这首美妙的诗,眼前便呈现出贺知章诗中赞美早春时节的景象。寒冬默默无声地走远了,春天随之悄悄地来了。当柔柔  相似文献   

11.
柳之美     
7月12日晴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贺知章的《咏柳》使我第一次注意到柳这种美丽的植物。  相似文献   

1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在贺知章的《咏柳》中,简直是一把神奇的剪刀,那细叶、绿丝,碧树,以至人间春色,仿佛都是这神剪裁成的。这“剪刀”看不见,摸不着,尽在不知不觉中,真是“神”啊!  相似文献   

13.
古诗浅释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相似文献   

14.
生命的落差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吟咏的柳树,在早春发出嫩绿的新芽,好比一位婀娜多姿的美人,是二月的春风为她裁剪了绿色的裙带,让她变得风姿绰约。同是柳树,因为生长环境的  相似文献   

15.
柳条飘飘     
外婆家三面都是水塘。柳树就生长在塘边碧草如茵的小道上。春风染绿了柳条,柳条在风中更显得柔情。古人有诗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见柳给  相似文献   

16.
诗,是唐朝的一株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佳句在风中摇荡;诗,是宋朝的一尾鱼,似莺啭上林,鱼游春水般游弋于清澈碧波;诗,是清朝的浣纱女,在河边唱着绝代的歌……  相似文献   

17.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清新通俗,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又编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其中“碧玉”一词,有的书作了这样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王立宪 《学语文》2006,(3):38-38
读贺知章《咏柳》中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不知”这两个字很典型地体现了诗歌的婉曲特色。细叶很美,“不知”却并非真不知,而是把一种神秘感带给读者,让人感到大自然变化中的美丽。我们由“二月春风似剪刀”可看出此句的含蓄效果,这是对前一句诗意的承接,但这种承接似有一种猜想,让人知道细叶和春风的联系。如果直接说出细叶是春风裁剪出的,那就诗意全无,可见“不知”对增强诗意,调动读者的想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只字未提柳却字字皆含“柳”,而诗中所描写的柳的婀娜多姿、千娇百媚、生机勃勃也注定了“柳”这个意象不只是春意盎然,也离不开离愁别绪、惜春伤怀……  相似文献   

20.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写的《咏柳》,大家都已耳熟能详。全诗四句,句句都是描绘“柳”,而又全然不露一个“柳”字,真是别具韵味,耐人嚼咀。像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