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安慰语是指当事人遭受不幸,失败,挫折而处于忧伤,气愤,痛苦,沉闷等消极状态时,说话人为改变其消极情绪所实施的一种言语行为。在安慰言语行为中,采取合适的策略,是达到安慰他人,完成交际目的的重要途径。安慰语是语用范筹,它的实现必须依赖特定的背景。它在人际关系的协调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人们必须熟知和掌握的一种言语行为。本文用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对安慰语进行阐述,并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分析安慰语是如何达到安慰效果的。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调查问卷的方法在参照Burleson对安慰语策略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成人对儿童所使用的安慰语策略。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人们对安慰语这一言语行为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根据英国哲学家J.Austi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言语行为理论及Seade制定的言语行为的四条规则对安慰言语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对安慰言语行为进行定义,分析了相应的安慰策略并探讨了安慰策略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期正确使用这一言语行为,完善语言交际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54):190-191
日语中的安慰表达是日常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不如意之事,那么安慰他人这种语言行为就会经常发生。本文以四部日剧为调查资料,选取其中324例的安慰表达,分析男性和女性在采用安慰语策略方面的特征,进而对比分析两者的异同点,以期更好地了解安慰语的语用功能,为中日的交流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5.
李娟 《双语学习》2007,(9M):151-152,154
日常生活中,当朋友遇到麻烦或挫折时,不予理睬是不礼貌和不合情理的,那么就常常需要给与遭遇烦扰的对方以鼓励和安慰。安慰是一种常见行为,然而安慰的内容却不尽相同。当然,安慰的表达方式、用语、内容也是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或实施安慰者的认识等因素而有所差别的。更进一步来探讨思考的话,不同国度文化背景下的安慰语表达应该也是有区别的。中日语当中常用安慰语的表现内容是不同的。即使内容相同,使用频率也不尽相同。本文试以汉语和日语为中心,在特定范围及场合下对中日两语言中的安慰语的异同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中,当朋友遇到麻烦或挫折时,不予理睬是不礼貌和不合情理的,那么就常常需要给与遭遇烦扰的对方以鼓励和安慰。安慰是一种常见行为,然而安慰的内容却不尽相同。当然,安慰的表达方式、用语、内容也是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或实施安慰者的认识等因素而有所差别的。更进一步来探讨思考的话,不同国度文化背景下的安慰语表达应该也是有区别的。中日语当中常用安慰语的表现内容是不同的。即使内容相同,使用频率也不尽相同。本文试以汉语和日语为中心,在特定范围及场合下对中日两语言中的安慰语的异同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安慰是一种言语行为,通过以言行事而达到以言成事,安慰是安慰者对被安慰者进行情感协调与沟通的过程。安慰的构成性准则是安慰得以成立的根本,其策略性准则的根本则是消极悲观情绪的不断协调勾通,最终趋向积极乐观。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量例证从新的角度重新探讨什么是委婉语及其社会作用。委婉语就是间接的、好听的、美化后的语言。在英语中应用委婉语能起到安慰、宽容、欺骗、建设、讽刺、嘲弄等多方面的功效,从而可以更好地增强这一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9.
芥菜籽     
一对老年夫妇住在村头的一间农舍里.他们的婚姻幸福美满,人人称羡。两人从不拌嘴.一直相亲相爱、相敬如宾。他们这样幸福地生活了34年.令人悲伤的事情发生了.丈夫一病不起,离开人世。 妻子悲痛欲绝.孩子们去安慰她也不管用,邻居去安慰也同样不行。日子一天天地消磨着,老妇人依然沉浸在痛苦中,从早到晚以泪洗面。  相似文献   

10.
安慰是幼儿亲社会行为之一,对幼儿个体的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家长和教师应如何促进幼儿安慰行为的发展:为幼儿创造温馨的生活环境,树立良好的行为学习榜样,对幼儿的安慰行为保持敏感并给予引导和强化.  相似文献   

11.
木兰秋狝在清代众多围猎活动中最具声势和政治特色,富有成效地实施了对蒙古部落的抚绥政策,整训了军队,巩固了边防,促进了当地经济开发,对当世和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曾莉莉 《宜春学院学报》2013,(11):76-80,135
本文拟对宜春方言中的十六个常用语气词进行考察,主要分析了它们的语音及功能,发现宜春方言语气词自成系统,且功能复杂,区别细微,有部分语气词在表达语气的同时还带有一定的情态.  相似文献   

13.
谈谈康熙后期诗歌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熙的诗歌创作 ,可分为三个时期。康熙四十七年 (170 8)以后的后期诗歌 ,有其不同于前两个时期的内容特点 :既积极向上 ,老而弥壮 ,又自慰自叹 ,悲愁自怜。艺术上的特点是真和朴 ,诗人的自我形象也很鲜明 ,而且富有个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入手,从语气和情态两大系统分析了人际功能在希拉里的两篇政治演讲中的体现并做出比较。这两篇演讲分别是希拉里在佛罗里达州的总统候选人竞选演讲和她退出总统竞选的告别演讲。本文旨在分析语言模式在这两篇目的截然不同的政治演讲中的选择,以及它们和其所要表达的意义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出演讲者在不同情况下做出的演讲是如何通过语言来和听众建立有效的联系,以达到其不同的演说目的的。  相似文献   

15.
语气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的一个次类,本试图把它从整个副词系统中独立出来,并对其范围,分布,表达功能等方面作一考察,以期揭示出该小类副词的本质特征,从而能在语言活动中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它。  相似文献   

16.
补偿型习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交际双方为了修补交际中的面子威胁行为使用的套话。人们容易把补偿型习语和安慰语混淆。文章在区分这两种语言现象及总结补偿型习语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补偿型习语的运行规则和语用功能,最后指出了过度应用该类习语的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语言美与语法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中,某些语法手段与词汇一样,能起到构造语言美的作用。独词句醒目却意义深远,勾起人们无限联想。紧缩句结构简洁明快,然内容却很丰富。词的重叠可以加强语气,有的可以表示亲昵。词类的活用是应语言审美需要而生,它在语言运用上将会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体育报刊英语是一种独特文体,人们在接触英语体育报刊时常常感到不知所云,困难重重。本文从词汇、句型、语气和修辞入手,就英语体育报刊的语言特点进行研究。体育报道的词汇并非陈词滥调,其独到之处表现在:缩写词、术语、俚语、新词和模糊语;省略句、祈使句、陈述句、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使得英语体育报刊的句型丰富多彩,生动活泼;音韵、比喻、双关、夸张和对比等修辞手段在体育报刊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报刊的语言值得深入研究,笔者希望本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朝鲜文学家李植在散文创作上深受韩愈影响,其《送权生尚远序》与韩愈《送董邵南序》有诸多相似之处,即都以宽慰友人、抒发怀抱为主要内容;两序都有巧设铺陈、错落有致、微言大义、语短情长的艺术特征。但两序思想旨归有所不同,前者意在"警",后者意在"留";语言风格各异,前者坦诚、直率,褒勉鲜明,后者含蓄委婉,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20.
虚词中助词和语气词并立是一种进步,比较符合现代汉语虚词的实际情况。助词和语气词不但应并立,而且对助词再分类时,还应该让语气助词和语气词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