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路径依赖和城市经验模式阻碍着人们对乡村教育的解读,二者的合力导致对乡村教育文化空间的认知缺席。所谓乡村教育空间是指以广义的乡村教育环境、设施、活动为基础,兼具物理性、精神性和社会性三重属性的特殊社会文化空间。基于“文化空间”的理论内涵,本文认为在乡村教育文化空间中存在四个相互包含、相互转化、共融共生的文化空间层级。根据相应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教育逻辑、社会逻辑,它们分别被定义为以乡土记忆为母体的涵养空间,以耕种劳作为手段的实践空间,以传道授业为目标的教学空间,以互融共生为表征的内蕴空间。人们对乡村教育文化空间的认知缺席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涵养空间母体属性认知不足,实践空间劳动实践价值低估,教学空间文化育人意识薄弱,内蕴空间协同育人共识淡漠。为了有效建构乡村教育文化空间,应开启历史对话,阐释与再生涵养空间;重塑参与主体,强化体认,完善实践空间;凸显文化意识,实现教学空间的文化功能的外化与浸染;激活协作精神,唤醒与共构内蕴空间。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并不是为了让年轻人走进古典中国,而是涵养自己、增进教育的手段和契机。相对而言,研读经典、探讨传统语文教育,是在当代纷纭的世界中闹中取静、涵养自己、增进智慧的最好办法。主要探讨了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物质需求日益遮蔽了精神需求的现代社会,大学精神被日渐膨胀的社会要求所消解,MOOCs作为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迫使大学重新审视自身的问题,为大学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的理性变革带来了机遇,驱使大学逐步走出"功利化"困境,真正实践教育使命,回归到追求真理、涵养精神、塑造人格、发展知识的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冲击。伴随着科学教育与涵养人文逐步走向融合,语文课程也需要整合,课程实施也必须摆脱原有模式的局限,开拓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冲击.伴随着科学教育与涵养人文逐步走向融合,语文课程也需要整合,课程实施也必须摆脱原有模式的局限,开拓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体系是涵养人文精神、心灵疏导、知行统一、提升人性境界和文化内涵的大工程。而中学思想道德教学的人文教育就是对学生的培养从适应社会发展入手,树立贡献国家、回报社会、善待自然的观念,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形势与政策是一门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课程。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形势与政策课程超越学科限制,契合了大学教学的传承知识、培养能力、涵养品性、助长发展的四位一体的功能,坚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导向、思想保证、育人开发三者并重的教学功能。无论从默会知识维度上的知识建构型教学认识论的视角,还是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学原则和方法论视角,形势与政策课程都应该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补融通。在形势与政策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师生互动的合作、体验、探究,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链接,突出教学模式设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以多方参与、优势为本原则创建教学管理机制与考核评价运行机制,最终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功能上的互补融通。  相似文献   

8.
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笔者与课题组成员围绕“人文情怀涵养下的人工智能教学”这一主题,从课程构建、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本文从设境、启智、创新和培德等方面阐述如何在初中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渗透人文情怀涵养教育。  相似文献   

9.
人文与科学在知识层面是分离的,但两者所蕴含的精神是一致的,即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具体教学表现上是不同的,但两者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应该统一于人文精神的涵养,摒弃功利性。教育的对象是人,在于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格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个学生一生都会受用且在日常生活中会随时随地地彰显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结果。在当前这个社会,学生经常会因为考学的压力和提高成绩的原则,而存有思想品德层面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就必须要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文化涵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小学教师应当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美术作为小学义务教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涵养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对在小学美术中培育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探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古诗教学如何渗透思想教育黄晓红叶圣陶先生对中小学生语文教学的论述可以说是浩如烟海,然而对中小学诗歌教学的单独、全面地论述极少见到。叶老认为:“性情的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重要的项目,尤其在小学教育阶段,涵养的培植必须有所凭借,而最好的凭借便是...  相似文献   

13.
人格代表的是人的品格。如今,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朝鲜语文教育应该将人格涵养放在首位。在激烈的竞争社会中,站在民族基础教育最前线的师范生的人格涵养教育是朝鲜语文教育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人格涵养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形成的,而是要通过较长的时间慢慢持续培养的。即便如此,如果要指出培养学生人格涵养的捷径,那就是人格教育和文化教育接轨。  相似文献   

14.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是大学教育学生的中心工作环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社会时代在不断发展,新的时代对大学生们在个人素质涵养方面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规范。因此,当代的大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思想政治信仰、理想信仰、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处在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07,(27)
人应该有涵养!但是,万一职业对有没有涵养并不苛求呢?假如一个人没有机会受教育,社会环境不具备那种条件,还能要求他奢谈涵养吗?要是周围的人不允许他成为有涵养的人呢?如果涵养使得他在同事、朋友和亲人之间变成了一只"白乌鸦",从而妨碍他跟  相似文献   

16.
由于社会历史条件不同,人们的审美观也必然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审美化语文教学法是在不断反思中产生的具有全新意义的概念,是一种崭新的教育境界。审美化语文教学既是一种教育理想,它致力于追求教育的完美境界,又是一种教育的审美规范。我认为整个语文教学活动是内在逻辑美与教学外在形式美和谐一致,静态和动态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通过教师学生共同创造语文教学美和美的语文教学,综合高效地完成语文教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涵养个性等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为什么让人痛苦?方向错了!在当前的部分高中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眼中只有学生、考生,却看不到"人"。教师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却忘了最该用心做好的地方——人文精神的涵养。要让教育回到正确方向上来,学科教学中必须从情感的涵养、情感的凝练、情感的表达三个方面来培养有大爱丰情的人。一、情感的涵养:了解社会人性高三的复习课怎么上?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复习的本质是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这是否意味着在高三的复习课上,只应有知识点  相似文献   

18.
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令人诟病,主要原因是缺乏耻德教育。耻德在《论语》中有经典的论述,涵盖了无德之耻、无才之耻和无羞之耻。高校中开展耻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净化社会风气;有利于大学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激励大学生在治学中开拓创新,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大学生播洒廉洁自律的"种子",奠定"三清"社会基础。高校开展耻德教育涵养大学生羞耻心的对策:一是教育大学生深入领会耻德内涵,涵养他们的羞耻心;二是教育大学生深刻把握荣与辱的价值判断标准,涵养他们的羞耻心;三是全力营造知耻文化氛围,涵养大学生的羞耻心;四是创设耻感体验环境,涵养大学生的耻德情感。  相似文献   

19.
一、生命教育与高效课堂 2006年,由我主持研究的省级教科研成果——构建“五步探究教学”模式,明确提出了构建“生命课堂”的课堂目标。之所以今天再次提出,是因为我认为:教师、学生是学校中鲜活的生命个体,呵护自然生命、完善社会生命、涵养精神生命是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实现“教师幸福、学生自信”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标,为了生命的完善与美好应是教育最大最持久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学生工作实践 ,阐述了在当代大学生中特别是师范生中 ,重塑人文精神、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涵养良知、涵养责任感、涵养爱心和涵养个性四个方面 ,具体探讨了利用第二课堂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