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后"已成为风靡全国的名词,80后作家、80后歌手、80后影星等等风起云涌,其中,利用互联网出名的精英也不在少数,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大学里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我们"是谁?在80后小说家手指的《寻找建新》中,"我们"也是一群来自乡村却打算在城市生存下去的80后年轻人。在小说的叙事时间二零零四年,城市对于"我们"尚是十分陌生的"他者"——城市里最普遍的出租车、电梯、抽水马桶都会使"我们"感到手足无措,更不用说装修豪华的大商场、名牌专卖店、麦当  相似文献   

3.
从小事做起     
王子昂被称为"文明小使者",不仅是因为每当乘车时看到有老人或者抱孩子的阿姨,他都会主动给他们让座;每当看到小区里有垃圾、纸屑时,他就和同学一起去打扫干净;每当在学校发现同学遇到困难,他都会毫不犹豫伸出援手;更因为他把讲文明、乐助人、爱社区当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责任。  相似文献   

4.
著作者心语:爹娘一天天变老,我舍不得爹娘走,我要用照相机把爹娘留住。留住他们的生活瞬间,也就留住了活生生的爹娘。——焦波  相似文献   

5.
"每当我看见队员们充满渴望的眼睛、天真无邪的笑脸时,心中的那种幸福感都会油然而生……"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桂花树小学大队辅导员何琪瑶在工作日志中这样写道。虽然是80后,但何琪瑶已和红领巾事业结下了5年的情意。5年里,她用自己甜美的笑容和无限的爱心赢得了队员们的喜爱,并被他们亲切地唤作"知心姐姐"。  相似文献   

6.
"妈——快做饭,我都快饿死啦!""好啦,好啦!唉,我说你能不能小声点儿,整个小区都听到了啦!""喂,你们俩别吵了,女儿快去帮爷爷奶奶,他们在菜园里,快去!"每到傍晚,我们这一家的高分贝声音就会环绕在小区里。不错,这就是我的一家,有"糊涂虫"妈妈;"大懒虫"爸爸;"老黄牛"爷爷奶奶;当然,还有"马大哈"的我。我的妈妈是个标准的糊涂虫。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刚踏进家门,就闻到了一阵难闻的烧焦  相似文献   

7.
万凡 《湖南教育》2015,(4):56-57
"作为1980年代出生的这拨人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因为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不幸的是我们不得不为巨变的社会承担太多无奈。"80后作家余春晖,用感性笔调和理性思维,为他的新书《暗香初袭人》奠定了"80后的精神成长传记"的基调。社会转型的环境冲击、社会价值系统的改变以及新时代对自由的呼唤,使得在时代裂缝里成长起来的1980年代这一拨人,思想独立与困惑并存。他们的命运与社会碰撞,发出一道尖锐的撕裂声。"我们确实是迷茫过、彷徨过,我们想选择生活,生活却在选择我们。"作为在乡村长大又漂泊异乡的"80后  相似文献   

8.
"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批人。不知从何时起,"80后"作为一个符号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他们的所作所为总是被放大并呈现在大众的视线里,对他们的讨论似乎也一直没停过。他们一出生就遇上了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了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了互联网。  相似文献   

9.
<正>说起娱乐,"00后"思维里的娱乐世界是青春的,也是清新的。我们不会执着于娱乐圈中明星之间的绯闻,不会刻意抨击艺人背后那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对于那些明星或艺人,不论我们是路人粉,还是忠实粉,都会真实地去传达对"小鲜肉们"和"老鲜肉们"的喜爱之情。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有英俊或美丽的面孔,更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他们背后青春的活力和认真的付出。对于那些我们常常谈论起的综艺节目,不论是传播文化  相似文献   

10.
停电之后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妈妈正在书房里津(jin)津有味地看着书,忽然一下灯灭了,把我和妈妈吓了一跳。妈妈说:"可能是我们家跳闸(zha)了吧。"可是我们往窗外一看,小区里到处都是一片漆(qi)黑,妈妈说:"原来是全小区都停电了。"  相似文献   

11.
曲昌荣 《教育》2012,(23):39
他们是平煤神马集团六矿大学生采煤班,他们全部是80后。我国第一套国产自动化综采设备在他们手中运行出色;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80后的担当;他们不再是传统打眼放炮的"煤黑子",而是熟练操作现代化设备的"高知矿工"……他们有一句自信豪迈的口号:"80后,我们行!"  相似文献   

12.
5月25日     
汪小中告诉我们,星期五晚上,他们住的小区要举行晚会,有很好看的节目,还要放电影。他们住的小区,也就是我们学校所在的地方,我们的学校就在这个小区里。杜家严说,他肯定要去看。他要让他妈妈为他准备好面包和矿泉水,而且还要煮两个鸡蛋,放了学,就不回家了,等看完了晚会再回去。  相似文献   

13.
俺爹俺娘     
朋友,社会发展了,很多人都有手机,手机里或许有许多你的照片、你孩子的照片,或者是你朋友的照片. 但是我想问问你,你手机里有多少张你爹娘的照片呢?你心里有多少个你爹娘的故事呢? 俺爹俺娘已经走了10年,今年是他们诞生100周年.我想借这个机会,给大家讲一讲俺爹俺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小小设计师     
文文 《幼儿教育》2008,(9):22-23
<正>中间的那张图是我们居住的小区。现在这里什么也没有,让我们当回小小设计师怎么样?给两侧的图案涂上好看的颜色,然后剪下来贴在"小区"里,将我们的小区变得更漂亮!  相似文献   

15.
来信六则     
正欢迎来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赣江南大道2888号江西教育发展大厦1306室《初中生之友》编辑部伊妹收邮编:330038E-mail:yimeijiejie@sina.com伊妹姐姐:我们班上有"四大金刚",每天在课堂上他们都会捣乱,老师都没法讲课了。以前我们班在整个年级里成绩是最好的,现在却成了"班渣",真是郁闷啊。帮我想想怎么才能把他们赶出我们班呢?  相似文献   

16.
冯正阳居住的小区里有一个很大的篮球场。每每经过篮球场的时候,我都会看到几个赤膊的男生在打篮球。他们飞奔着、跳跃着,丰沛的汗水在他们的发梢起舞,在他们的脊背上跳跃。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抬头望一望楼上的公寓,我不知道嘉豪有没有听到这青春蓬勃的喊叫,有没有伫立在窗前内心复杂地看着楼下这~幕。这天.我打开门的时候.闭着眼坐在窗边竖起耳朵听窗外声音的嘉豪猛地睁开眼睛,惊慌失措地望向我们。嘉豪费力地伸出手关好窗户.窗外砰砰的篮球像泄了气的皮球般慢慢地干瘪下去。  相似文献   

17.
"80后"曾是饱受争议的一代,随着更具争议的"90后"、"00后"的出现,渐渐淡出。当"00后"开始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才发现,"80后"中一部分人已为人父母,作为孩子的家长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80后",他们普遍有着高学历,有着自己的育儿观念,他们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又会和班主任碰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目前接触到"80后"家长的还只是小学低年级段的班主任,可供参考的经验并不多,希望我们对这一群体的特别报道,能给已经或即将接触到"80后"家长的班主任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即将来临, 为人之子都会在父亲节那天为父亲祝福。在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里, 有一群特别的"动物爸爸"们, 他们担当起哺育、照顾后代的重任, 在父亲节那天, 我们是不是也要记住他们呢?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可敬的"动物爸爸"们吧!  相似文献   

19.
正对"90后"一代来说,他们正在步入自己的青春倒行时2014年9月开始,他们就不得不拱手让出自己的地盘,站在旁边看着野马般奔腾而来的"00后"们,在初中校园里散着欢地乱跳。这样的情景,"90后"们并不陌生。遥想当年,他们紧跟在"80后"的身后,又何曾不是这样,照着"80后"的屁股就是凶猛的一脚。所谓,时间是把杀猪刀,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现在,轮到"90后"们感受这种被踢的疼痛了。似乎是不知不觉间,他们,就已走到了自己的"末路青春"。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08,(10)
几个月后的一天傍晚,黄丽群在小区里散步,看到几个小学生手执着砖头,故意砸坏花圃里的水龙头,她感到痛心疾首。"对孩子的教育太重要了,我要在有生之年,教育好小区里的每一位小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